成县城关镇:开对方子“摘穷帽”找准路子“拔穷根”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刘敏 费霏)成县城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听起来似乎与贫穷挂不上钩,但贫困面广、村社分布零散、贫富差距明显,多年来仍是困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南山村、柳垭村作为全镇仅有的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发展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单一,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过去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城关镇面对脱贫攻坚中一系列难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到户,开对方子“摘穷帽,找准路子“拔穷根”,蜿蜒流淌的东河、南河水养育着全镇8万余人,也见证着这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成县城关镇:开对方子“摘穷帽”找准路子“拔穷根”

图为如今的城关镇村庄新貌

党建助脱贫 精准拔穷根

柳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魏志珍原本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产业及农闲时打零工养活全家5口人,手头经常紧紧巴巴,自发展养蜂产业以来,靠着自己的勤劳苦干,不仅家庭收入大幅提高,整个人精气神也更足了。他逢人便说:“还是党的政策好,自从我发展中蜂养殖以来,人过的充实了,钱袋子也慢慢鼓了,小康生活有盼头了”。

城关镇辖24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9601户37505人,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柳垭村,距县城22公里,地处成县高峰水库水资源保护区,风景宜人、物产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闭塞,多年来,该村村级发展较为落后,优越的自然条件未得到有效开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柳垭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带领下,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统揽,以群众增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将省拨补交党费扶持资金20万元中的115800元按照参股联合型模式(即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养殖户+一般户)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剩余84200元注入柳垭村扶贫互助协会。

改善人居环境 助力脱贫攻坚

走进如今的城关镇社区,随处可见整洁干净的马路、规划统一的门店和崭新的房屋。在此之前,城区村环境卫生差、门店前乱堆乱放,城郊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现象随处可见,不仅群众反映强烈,也直接影响着全县的对外形象。

“连最基本的环境卫生都搞不好,何谈脱贫奔小康、何谈乡村振兴”,这是城关镇党委书记闫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居环境改善作为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总抓手,开展了全域无垃圾城关在行动、巾帼在行动、人大代表在行动和社区在行动、城市环境卫生百日整治等系列集中活动20余次,定于每周五组织镇村社干部及广大群众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以新农村居住点、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为整治重点,围绕“视线内无垃圾”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实施“五清”(清扫垃圾、清楚柴垛、清除粪堆、清除杂草、清除路障),整治“六乱”(乱堆乱放、乱修乱建、乱停乱放、乱涂乱画、乱扔乱倒、乱拉乱挂),做到了“五无”(无卫生死角、无粪土堆、无柴草堆、无垃圾堆、无积水污泥)。

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整治主巷道、小巷道60余公里,受益人群达4万余人,使城区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镇共拆除危旧房285户853间,残垣断壁263.5米,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产业发展提质 群众收益倍增

2013年,城关镇南山村村民汝社平通过村级民主评议,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汝社平家中两口人,母亲已年过70,无劳动能力,汝社平本人肢体残疾,不能干太重的体力活,只能靠一亩三分地为生,家庭生活极为困难。

成县城关镇:开对方子“摘穷帽”找准路子“拔穷根”

图为村民养殖增收

2016年,汝社平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购买了猪仔,猪仔有了,但养殖场地有成了难题,得知这一难题,南山村党支部书记焦永刚自愿借给汝社平1万元,用于新建圈舍。通过一年的悉心喂养,先期养殖的几十头猪全部出栏,由于喂养周期长、肉质好,他的猪全卖了个高价钱。

赚了钱的汝社平,养猪致富的劲头越足了。今年翻新扩大了圈舍,养了26头猪,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如今,汝社平已经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穷帽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建档立卡贫困村南山村位于城关镇以南,据县城5公里,借着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东风”,南山村积极发展集观光旅游、鲜果采摘、农家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目前,以“高投资、高规划、高品位”为建设根本的南山村文化广场即将建成,发展了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农家乐5家,尤其是引进建成了投资1600万元的锦绣云轩旅游度假村,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0余人,有效增加了困难群众的收入。

扶贫+扶志+扶智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勤劳能致富,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扶志”,帮助贫困户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致富路子是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成县城关镇:开对方子“摘穷帽”找准路子“拔穷根”

图为村庄里的各类扶贫标语

城关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用“造血”功能巩固“输血”成果,彻底拔出穷根、消除贫困。同时制作“贫困户享受政策一览表”,让贫困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享受到的优先优惠政策一目了然。

通过在各村村内主干道、人员密集场所布置以精神扶贫为主题的各种宣传画,逐步扭转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与我无关”的思想,唤醒贫困群众对党的感恩之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争取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我能脱贫”的志气,持续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