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裡的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生存有什麼好處?為什麼?

心中199081440


表面上看,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幾乎每一種食草動物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天敵,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瞪羚的天敵就有獵豹、鬣狗、非洲野犬、獅子、花豹等超過5種。而且食草動物的多寡直接會影響到食肉動物的數量。

那麼,作為捕獵者,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作用一:控制數量

眾所周知,在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呈遞減狀態,也就是說,在食物鏈的上下級關係中,低級的動物獲取能量的方式比較的簡單,比如牛吃草,只需要低頭,而食肉動物作為食物鏈上級的動物對能量的獲取相對比較的難。因此,在自然界中同一區域內,食草動物的數量是要遠大於食肉動物的數量的。

而且一般情況下,食肉動物的繁殖能力以及成活率大都比較的低,比如獅子平均3年生育一次(包含妊娠期的3-4個月、哺乳期的6個月以及撫養幼崽到2歲左右,在這期間,雌獅是沒有發情期的,這也是為什麼“獅王”更替時,新獅王要殺死老獅王幼崽的原因),而它一次僅可以剩下2-4只幼崽,除去天生有缺陷的,這些健康的小獅子能長大的幾率也不足50%(野生狀態下),因為小雄獅在2歲後會被驅逐出獅群獨自生活,在捕獵時,容易受傷死亡,而小雌獅在2歲後也要練習捕獵,其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受傷幾率。

而食草動物則不同,雖然大多數食草動物的繁殖能力不算強,比如非洲水牛僅僅是妊娠期就長達11.5個月,但是,食草動物的數量基數比較的大,因此,它們的數量其實是呈上漲趨勢的。

此時,食肉動物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食肉動物在捕獵時,很少會選擇壯年的食草動物來捕殺,通常它們會選擇食草動物的幼崽或者老弱病殘來捕殺,這樣能夠大大的降低自己受傷的幾率。而食肉動物捕殺食草動物幼崽的行為是最常見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草動物的數量。

而限制區域內食草動物的數量更能夠維持生態的平衡,因為過多的食草動物會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壞,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的平衡。

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好處二:保持食草動物基因的優越性

任何地區的食草動物都有天敵,它們是形色各異的食肉動物,而正是因為天敵的存在,讓食草動物必須要時刻的警惕,比如羚羊,正是因為食肉動物的覬覦,所以它們要不斷的奔跑,以保持自己的高速奔跑能力。

加入區域內食肉動物因為某些因素消失或者數量急劇減少的話,食草動物就會失去活力,它們不需要時刻警惕,也不需要奔跑來保命,那麼時間長了,這些食草動物的能力必然下降。這就使得食草動物的基因越來越差,最後,即使沒有其他動物的捕殺,它們最終也會被大自然淘汰。

總結

雖然從表面上看,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威脅很大,但是,食草動物的生存同樣也離不開食肉動物,正是因為食肉動物的存在,它們的各項能力才得以進化,而且食肉動物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減少了食草動物對植被的過度消費。

因此,總的來說,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利還是大於弊的。


獵奇動物社


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是共生關係,缺一不可,沒了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也活不久。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捕殺,不僅能控制食草動物種群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提高了食草動物的質量。一旦沒有食肉動物控制數量,隨著食草動物數量的增加,食物必然會產生不足,沒有食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條件,另外食肉動物捕食對象一般為老弱病殘,沒有食肉動物剔除病患,病患只會越傳越多,所以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生存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Mr騷狐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處在一個“營養級聯”的上下級關係中。

在這種關係中,因為捕食者的存在,使得該區域內食草動物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即潛在危險與生命隨時都可能遭遇威脅的不確定性。它們在進食或者飲水的時候,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那般悠閒與慵懶,而是變得小心翼翼、緊張兮兮,從而迫使得它們的活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捕食者所能夠捕到的獵物,通常都是食草動物群體中的老弱病殘,這樣的話,那些最強健的基因就可以得到延續,從而使得整個種群處於良性循環的發展狀態。

頂級捕食者對於整個生態環境的平衡與重塑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裡狼與鹿的關係。

19世紀初,黃石公園鄰近的農民們因為擔心自己的牲畜會被公園內的狼群捕殺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擔憂。當時在各種壓力之下,公園的護林員們開始組織大規模的滅狼行動。至20年代末,公園裡的最後一群狼被消滅了。

接下來的幾年,人們慢慢開始發現,由於狼群的滅絕,食草動物的數量開始急劇增加,公園內的好幾處草場被啃得光禿禿的,河流與水源區岸邊的空曠地帶更為嚴重,鮮嫩的青草消失了,新生的樹苗也難逃被啃的命運。土地開始變得慢慢貧瘠,鳥類的種群數量也隨之下降。河狸也受到了生存的威脅,因為它們最喜愛的沿岸的柳樹與楊樹的枝芽,早已被因為數量爆發而變得飢腸轆轆的食草動物們啃食殆盡。

由於缺乏植被的保護,再加上大水頻發,河岸開始變得疏鬆,土壤迅速被流水沖刷侵蝕,河床開始被洪水急流衝得彎彎曲曲,從而發生了河流改道的現象。而在下游的平原田野,河流改道的現象變得更加頻繁。

從最初的狼群滅絕,及至後來的自然地貌的明顯改變,這種因為“營養級聯”效應所造成的聯動效應,對應了另一個生物學名詞:“營養崩塌”。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黃石公園重新引入狼群,食草動物的數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種群的基因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最終黃石公園的森林又慢慢恢復了曾經的荒野氣質與生命活力。

這種“營養級聯”的鏈級關係,一旦發生了斷裂或者失衡,大自然便會以極端的方式去“懲罰”和“報復”曾經造成這種損傷的幕後主使(其實就是人類)。

這也是我們必須要保護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的一個重要原因。

結論

因此說,在整個宏觀自然的視角下,食肉動物不但優化了食草動物的遺傳基因,還起到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


郊野的瓦爾登


食肉動物屬於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與生產者即綠色植物和食草動物構成了食物鏈,加上分解者,為生態系統提供了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單看食肉動物,它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防止食草動物食用過多的草和樹葉,造成生產者減少,從而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食肉動物的存在對提高食草動物種群質量也有一定意義,食肉動物捕食的多是幼崽和年老的動物,或者生病的動物,這樣能提高種群質量也有幫助。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凱巴伯森林的居民曾為了保護鹿而大肆獵殺狼,導致的結果是鹿群暫時數量上升,之後由於食物不足而又減少,森林也被破壞,吃不飽的鹿抵抗力下降,瘟疫也隨之爆發,最後倖存的鹿比原先的數量還要少。可見,食肉動物也是生態系統中缺一不可的要點。


風華君


涉及到食物鏈維繫出來的生物生態平衡問題。

草——>食草動物——>食肉動物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為維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動,必須以其他生物為食物的這種由食物聯結起來的鏈鎖關係,實際上是太陽能從一種生物轉到另一種生物的關係,也即物質能量通過食物鏈的方式流動和轉換。

一個食物鏈一般包括3—5個環節:一個植物, 一個以植物為食料的動物和一個或更多的肉食動物。食物鏈不同環節的生物其數量相對恆定,以保持自然平衡。


鳥言夷面


肉食動物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控制了草食動物的數量、對於總體的態環境有好處


菠蘿蜜TT


兩者缺一不可,既然大自然這麼個選擇,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食草的,食肉的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一方面控制種群的數量以及生態的平衡。

當兩者中缺少一方時,就會出現嚴重的生態平衡斷裂,兩者是大自然的共生關係,互相有對方的作用!


我願化作那道光


好處很多,食肉動物的糞便是草原的天然肥料,能使植物生長繁茂,食草動能吃到滿口而肥美的植物草料,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動物死後屍體腐爛,由微生物分解後更是天然的肥料,食草動物吃了肥美的植物,有利於食草動物的生長生存。倘若沒有食肉動物,就沒有食草動物,這就是自然規律,平衡的生態。自然界動物和植物一旦失去平衡,就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別隻看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其實就是在平衡自然界。


孫立6500828881


如果沒有食肉動物,盡是食草動物,那地球上早就沒有草了


183585225


生理上讓它們更強壯。

生態上控制她們數量。

心態上讓她們有危機感。

最後,如果沒有食肉動物,當兩群羊為了爭一塊草地打起來的時候,必然會有一群變成食肉的。一是把草讓出來,二是處理掉羊的屍體。

所以,你看看,第一個食肉動物也是被逼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