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這幾天申軍良找到孩子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一個媽媽跟我說,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默默看一眼在身邊玩耍的兒子。


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她的兒子今年三歲,個性外向活潑,每次帶他出門,他總是東張西望,四處亂跑,而且可以跟任何陌生人玩得很開心,甚至曾經有跟陌生人走的記錄。

她雖然一刻都不敢放鬆的緊盯著他,一遍遍的交代兒子不能從爸爸媽媽身邊走開,但還是很擔心一不小心,他可能就被陌生人抱走。

她問我,怎麼能讓孩子提高警覺性呢?現在拐孩子的、搶孩子的這麼多,都把她嚇得不敢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了。

孩子為什麼對陌生人毫無警戒心?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這個孩子心裡沒有安定感。

要讓一個年幼的孩子心裡安定下來,的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小孩就像到處亂飛的蒼蠅一樣,在意識上沒有劃定自己的安全界線。


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有一些孩子似乎天生就完全不怕生,其實這是家庭在意識上並沒有真正接納這個孩子所造成的。

如果我們在家裡能夠做到完全接納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安定感,對於家庭有良好的歸屬感,對家庭以外的人員則有一份天然的疏離。

孩子多數是因為缺乏關注,沒有安定感,所以在外面時才會東張西望,四處亂跑,以尋求更多的關注。

有一對夫妻生了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父母因為過分緊張,對孩子保護過度,造成了孩子敏感內向。最小的孩子出生後,因為父母決定不再生育了,因此對小孩子特別疼愛與關注。

只有第二個孩子,似乎很自然的,沒有得到過太多的關注,但看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

這對夫妻發現,當他們帶著三個孩子出門時,老二似乎特別有人緣,完全不怕生,總能和陌生人玩得很高興,吸引外人的注意力。

這對夫妻感覺孩子的“外交能力”不錯,甚至覺得孩子這樣挺好的。

直到有一次,母親帶著五歲的老二去商場,她在一家店裡挑衣服,孩子和服務員玩了起來。

這位媽媽到試衣間試衣服,出來時發現孩子不見了!這下她大驚失色,忙問服務員,結果服務員說剛剛還在這裡,她接待了一個進門的顧客,一不留神,沒看見孩子往哪裡去了。

這位媽媽跑出服裝店大聲喊著孩子的名字,像沒頭蒼蠅一樣瞎轉,一會兒才看見孩子從旁邊的家居店跑了出來。

想想多可怕,如果這時候有陌生人接近孩子,把孩子帶走,這位媽媽將會悔恨終生。

有的家長把孩子的不怕陌生人理解為“人緣好”,尤其當陌生人稱讚他們的孩子活潑開朗,是個社交高手時,他們還會因此感到驕傲。

這些父母其實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孩子親近陌生人可能是為了尋求更多的關注,而不是天生的熱衷於“社交”。


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人緣好和不怕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人緣好是基於熟悉的圈子裡孩子的社交能力,完全不怕生則意味孩子對於外界的危險沒有絲毫的警惕性。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警戒心?

一、告戒孩子,要先告訴父母才可以和陌生人講話。

父母的警戒心是預防孩子受到陌生人傷害的唯一保障。有的孩子為了尋求更多關注而喜歡親近陌生人,有些孩子則天生就是交際高手。

不論是哪種原因,由於幼兒對潛在危險毫無知覺,因此父母的警戒心是他唯一的保障。要求孩子懂得對陌生人有所防範,在孩子三四歲時可能還比較早,但對於奠定孩子未來的行為安全基礎一點兒都不顯早。

外出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離開我們的視線,當孩子正要迎向一個微笑的陌生人時,我們必須告訴他,“你想和別人打招呼時要先告訴爸爸媽媽”。雖然孩子一次兩次還無法牢記我們的叮嚀,但只要我們不斷的重複告誡他,他遲早會牢記的。


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告訴孩子,和陌生人說話前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不過在告誡孩子時千萬不要恐嚇他說“陌生人都很危險”,“陌生人都是壞人”,“陌生人會把你帶走賣掉”。

這些恐嚇的說法會讓孩子完全無法信任家人以外的人,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孩子成人後的社交恐懼症。

我們只要告訴孩子,無論如何不要跟陌生人離開。不認識、沒見過的人給他東西,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才行。

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學會有辨別力的謹慎,而不是毫無理由的恐懼。

二、告誡孩子,外出時,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絕對不可以離開爸爸媽媽身邊。

對許多父母而言,如果孩子不怕生,又喜歡到處亂跑,一出家門可能就要開始一場追逐大戰,尤其是行人很多的街道上,更常常逼得父母火冒三丈。

恨不得能夠拿一條繩子把他綁起來,生怕一個不注意孩子就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混到人群裡,然後被陌生人抱走,從此再也不見了蹤影。

我們必須堅定且明明白白的告誡孩子,在外面的時候不可以離開爸爸媽媽身邊,也不可以跑到爸爸媽媽前面和走在後面,一定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

孩子對陌生人沒有防範,該如何提高他的警戒性?

外出時,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緊緊拉著孩子的手。

同時向孩子解釋,如果他到處亂跑,爸爸媽媽可能會找不到他,那他就沒辦法回家了。

但不必嚇他說“如果你不乖乖的跟在媽媽身邊,就會有陌生人把你偷走,你就變成別人的小孩了。”

更不要對孩子說“你再這樣跑來跑去,警察叔叔就會把你抓去關起來”。

如果經過多次告誡,孩子還是要到處跑,那就僅僅握著孩子的手不要鬆開,直到返回家裡。

外出時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是我們做父母的第一要務,而提高孩子的警覺性是必要且必須的工作,我們必須教會孩子對陌生人保持應有的警惕心,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我是 ,熱衷研究育兒知識,推崇科學育兒,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和你一起做有力量的媽媽!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