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三体》中的哪个人物?

用户5631950110


在我心中,章北海与韦德不相上下。

指望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不可能的事。

1.章北海

只因一句话,爱你一万年:

没关系的,都一样。

这句话越细想越觉得,章政委真的伟大。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丝毫不担心自己的死,而是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我很欣慰,死而无憾。

太空人类终于理解了生存的黑暗,所以他欣慰。

太空人类终于不被人类的道德、感情所羁绊,所以他欣慰。

孩子长大了,成熟了,会理性思考问题并做出决定了,以后的道路有没有他这个“父亲”都一样:他会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做该做的事的。

在生存面前,人类终于学会了永远保持理智。

2.韦德

理智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生存面前,没有道德。

韦德看的非常透彻,而且非常自信,理想信念之坚定无人能及。

他本身就是一个抛弃一切无意义的思想道德束缚的人。

他做任何事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然而他不在乎。

活了200多年,他从来没有变过。

因为暗杀程心而被打断手臂,被关在监狱,被全世界所不容,出监狱之后面临被三体灭亡的危机,无论何时,他始终是他自己。怎样的逆境都不能打败他,除了他自己的诺言。

可惜造化弄人,阶梯计划的成功,没人感谢他。

刺杀程心,没人理解他。

为了获得程心的公司,不得已给了程心一个承诺,最终导致光速飞船计划功亏一篑,黑域没有建立起来,太阳系被二向箔打击。

人类杀死了他,也因杀了他而走向灭亡。

假如刺杀程心成功,韦德当选执剑人,那么韦德必定不会像罗辑那样面壁几十年,他的一切想法、抱负都有了平台可以实施。他可以为人类做很多事。

假如韦德早点知道了曲率引擎就是黑域的关键,那么联合国不会限制他的光速飞船计划。

假如韦德没有履行诺言,不理会程心,甚至干脆不让程心醒来,直接以反物质子弹为威胁与联合国谈判,继续推进曲率引擎开发,那么很可能为人类赢得宝贵的三十五年,而不是像罗辑那样,在二向箔打击中以目光审问程心:“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可惜没有假如。

3.说说人气最高的罗辑。

罗辑并没有看清这一点,或者说,他看清了,但是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效措施去避免人类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是他本身的善良造成的。

然而,他本可以做到的。

罗辑作为面壁人,后来的执剑人,权利是巨大的。面壁人期间罗辑的所作所为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成功瞒过了质子,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威慑纪元。

关键在于执剑人期间。程心这种人怎么会被选中?章政委如果知道了程心是如何被选中的,肯定会像得知黑暗战役消息时一样点评:“由民众选举是一个重大失误”。罗辑明明知道执剑人担负的是怎样的责任,这是一个无声的战场,是与另一个世界战争的最前线。然而对于他的接任者-程心,他没有质疑过。程心即代表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幻想,而指望一个心中充满爱与希望的人,来到前线与另一个世界进行生死对抗,是不合理的。人民总是愚昧而盲从的,罗辑在自己的接班人这件事上是有发言权的,可是他什么都没做。

罗辑另一个失误就在于,他只担负起执剑人的责任,却丝毫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内心里,他还是一个为了人类无私奉献的人。可是,人类就好像一个孩子,罗辑是这些人的父亲,父亲对于孩子不仅仅是守护者,更应该是指导者,孩子不听话了、做错事了,父亲应该指引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置之不理。罗辑如果利用执剑人的权利,强硬一些,要求人类做出多线准备,引力波天线全放在太空里,或者要求“万有引力”号无论任何情况都绝对不能离开通信范围,出现意外可以随时做出反应,那么三体人想短时间内破坏所有引力波发射装置是不可能的。也可以要求人类加快太空时代的进程,地球人这么多,总有那些想去外面看看的吧,把这些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去太空流浪就完事了,所需的成本虽然很高-需要恒星级太空飞船,多造几艘也无非是经济问题,钱的问题在执剑人这里就不算问题。人类迟早是要探索太空的,封关锁国要么就锁死,谁也进不来;要么就走出去。

所以客观来说,罗辑本有机会做很多事的,却没有。

真要给罗辑找个理由的话,或许如书中所描述的,作为执剑人,每时每刻都要以眼神盯住另一个世界,告诉他们:“别轻举妄动”,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精神上丝毫都不能放松,吃饭睡觉的时候都要保持警惕,没有任何精力去关注其他的事。

对于“没有任何精力去关注其他的事”这一点,存疑。威胁并不依靠于罗辑的行为,而是依靠罗辑本身。

4.最后说说程心

大家都在骂程心“圣母婊”

你骂程心就是在骂自己。

程心所代表的即你我这样脆弱的普通人。

给你一个控制全世界核弹的按钮,现在你的国家即将被打败,被打败以后可能会像日本侵占南京那样杀很多人,但是也有人能苟活下去,你敢按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么?

你我都是普通人。





宏观评论师贺兰


我最喜欢章北海。

虽然罗辑算得上是一个强硬人物,但罗辑先天不足,是后来不断进取的结果。有一点赶鸭子上架,属于到那个时代,上了那个平台的,最终成为英雄。如果缺少积压和激励,他就会随之逐渐变弱。

但章北海不一样。章北海是刘慈欣科幻作品《三体》中人物,在小说中担任中国太空军政治部(架空)政委一职。从知道三体那一天起,就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他完全不相信人类,不相信人类会成功!打一开始就把人类看透了。这与罗辑对人类有一丝希望,一丝幻想不同。所以最后他成功了,人类因他而被挽救了,并从此走向太空时代。

时势造英雄—罗辑。

英雄造时势—章北海。




斗天斗地斗自己


看我ID,必须是章北海呀!我认为他的身上,集中了一个成大事者所有的优秀特质。冷静、理智,为了最高层次的目标去争取、去隐忍,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杀戮。为了整体利益他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末日战役的结果,章北海早就料到了。在智子封锁的条件下,在科技代差的前提下,人类根本无法抵御三体的入侵。一旦抵抗失败,人类这一物种的存亡,就只能寄托于敌人的仁慈了。但从已掌握的资料看,三体对自己人都如此冷血,这个文明有可能对人类仁慈吗?



当全人类沉浸在纸糊的强大中迷醉不醒之时,章北海敏锐地意识到了双方基础科学水平的巨大差距,由此在父亲的病床前得出了人类必败的结论。救所有人已经不可能了,没几个人会相信他,他的权力也无法改变什么。他只能想办法给人类留一个火种,劫船逃亡则是唯一的可行方案。所以章北海没有“叛”,只有“逃”。

为了这个跨世纪的逃亡计划,他首先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然后牺牲了自己的战友和几位没有交集的科学家。冷酷吧?但夺舰出逃成功后,他表现得更像一个智慧的长者,一个“只身教而少言传”的父亲。



在绝望蔓延,黑暗酝酿的时期,作为星舰人类的精神领袖,章北海虽然身在“自然选择号”上,但他的内心是完全中立的。他考虑的是如何能让星舰人类自己悟出黑暗森林法则,自己明白求得生存的残酷途径,自己成熟起来成为合格的宇宙人类。温室中成长的人类是无法适应宇宙中的生存的,几千年时间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人性标准非常适用于甜腻安逸的地球环境,但在“他人即地狱”的宇宙中却必然杀死所有人。


“终极规律”号的舰长自杀后,章北海可能也想过自己动手,以便使自己、东方延绪及“自然选择”号上的两千船员成为最后的幸存者。但这样“暗箱操作”选出的幸存者是不合格的幸存者,注定将在漫长艰辛的旅途中被残酷的宇宙和圣母心的自己淘汰掉,随之,人类文明甚至人这个物种最后的希望也将落空。在自己的生存与人类的希望之间,章北海选择了后者。最后的那句“没关系的,都一样”说明了一切。
如果《三体》是一部三流小说,章北海肯定会第一时间发动攻击,然后在“自然选择”号两千船员的强烈质疑下说出“黑暗森林”的真谛,获得大家谅解,成为人类英雄,迎娶美女舰长,走上人生巅峰……但《三体》没有这样写,这也是整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之一,这样的安排也将章北海真正推上了神坛。


纯野生科学家


说到三体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三年来看过最好的一本书。里面不仅有硬科学,而且有好多脑洞大开的情节,可谓是引人入胜……更难能可贵的是里面讲的更多的是人性!



回到主题,最喜欢的人物。我有两个!

第一个是贯穿整部小说的叶文洁

叶文洁,担任过大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家、ETO统帅。叶文洁是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贯穿了全篇。她使人类第一次进行Ⅱ型文明能级的发射,,并与三体文明初次接触。虽然她背叛了全人类,但也为人类留下了一线生机。 叶文洁历经劫难,一生坎坷,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目睹父亲惨死,多次被人陷害和设计。悲剧的前半生使叶文洁厌恶人类,这种观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缓解,但她始终相信人类无法自救,必须借助人类之外的力量才能拯救人类。

确实很有搞笑,三体人是她带过来的,但是毁掉三体的人也是她。

因为她向逻辑提出了宇宙学两大公理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所以如果没有她向罗辑这个花花花花哥。可能他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吧……

第二个,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清洁工,歌者


不是因为它的二向箔……

而是一首歌词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我飞到她的身边   

我捧出给她的礼物   

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   

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

她把时间涂满全身   

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边缘   

这是灵态的飞行   

我们眼中的星星像幽灵   

星星眼中的我们也像幽灵


兰寿小白


必须是维德

城府极深,冷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富有远见,对于人类的未来有清醒的认识,制定了正确的方案,一刻不停的秘密试验超光速航行所必须的曲率发动机。直至最后一刻,哪怕是完全违背他本人的意愿,他也信守承诺,缴械投降,被圣母婊拖累,可悲可叹!

史强其实也不错,有他在,你会感到非常安心!


蛋挞猪蹄


章北海,《三体》里最让人着迷的人物。

似乎一出场就是奔着“完美”去的:正值不惑的黄金年龄,II级战斗机飞行员的资格,中国太空军政治部政委,亚洲舰队“自然选择”号执行舰长,星舰地球精神领袖……

包裹着这些硬实力的,是他那“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的模样,沉稳又坚强的性格。如果有机会成为《三体》中一个能和他面对面站着的人物……嗯,那你可惨了:不管有多高的读心能力,他在你眼里永远都是磨砂的——但你在他眼里一直是透明的。

如果用智商和情商来衡量一个人的资质,章北海绝对是接近满分的成绩了。但是,这就是我们迷恋“章政委”的原因吗?

在知道三体文明入侵,人类终将失败之后,章北海去见了见病入膏肓的父亲,像个孩子一样,问自己该怎么办。

这或许是他心态崩塌的时刻:高情商与高智商的人中龙凤,一瞬间被发达的三体文明贬成了虫子。而身为科学家和政治家的父亲只回答了三个字:

“要多想。”

“想了之后呢?”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在那以前要多想。”

巴顿将军说: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在于站立顶峰时的高度,而在于跌入谷底时的反弹力。后来我们知道,章北海真的“想了很多”:为了防范智子的监视,他先是对所有人伪装出了必胜的信念,然后检举自己的战友,刺杀科学家,提出冬眠计划,劫持舰船保留人类火种,最终和“自然选择”号全员同归于尽,化作宇宙中的尘埃。

如果吊儿郎当的罗辑博士是被失去爱人的痛苦逼迫着思考出了宇宙的真谛,那么作为军人的章北海,是在最绝望的时刻,主动承担了人类的未来。

有人说他为了人类延续不惜策划谋杀案,是个十足的混蛋;有人说他抛妻弃女,独自忍受灵魂的折磨,是个残忍的变态。但他缜密的心思,超人的勇气,对保护人类的忠诚,已无限接近于《孙子兵法》所给出的形容:顺,不妄喜;逆,不惶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这,不正是我们迷恋章北海的原因吗?

人生最大的不幸,在于从未遭遇不幸。经历逆境的人恨逆境,走出逆境的人多数会感激曾经的逆境,因为逆境的确是让我们读懂自己、看清人生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有过和“章北海们”一样,在逆境中隐忍面对挫折,清醒突破自我的经历,那么你是幸运的。

因为这种感觉,就是逆商

逆境不应该被看作失败,恰恰相反,逆境可以成为看清自己的镜子,摆正自我的参照系,还有最重要的——人生力量的源泉。很多人智商很高,情商也不低,却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当智商和情商已不足以判断一个人的资质时,逆商或许会给你更好的答案


小先生王三斤



罗辑具有极强的想象力,曾爱上自己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一次,他从叶文洁那儿了解到了宇宙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并提出科研选题申请。他原本只想哗众取宠,却引来了地球三体组织(ETO)的暗杀。也因这次暗杀结识史强并被选为第四位面壁者--只因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三体文明直接命令杀死的地球人类--被寄予拯救世界的厚望。成为面壁者的罗辑一开始并没有想拯救世界,而是利用面壁者的特权享受生活。


我个人认为《三体》中罗辑的人物性格跟我们常人更为相像,更为丰满。从玩世不恭利用手中权利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到与三体文明的对峙背负拯救地球使命,最后在死神永生中扮演者老斗士为地球文明保留火种。


落花晴天


其实我都喜欢。只能挑一个的话,那我喜欢罗辑,因为他是个混蛋,哈哈。混蛋的意思就是,老子爽,老子过的开心就行,管你丫的什么世界末日。《三体》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世界是混蛋拯救的,而让全世界都倒霉的,却是充满了爱心的"圣母"。这种设定太有意思了。这里面讲出了一个真理,即世界是"科学的",而不是"道德的"。


黄健64


褚岩上校,他是星舰人类的领袖,蓝色空间号成为真空,证明他也已经知道了黑暗森林状态,顶住压力不返航,为人类就留下了种子,广播三体坐标,为人类争取到了百年的时间(虽然被圣母耽误了)可以说,没有章北海他也会逃亡(他是唯一主动追击的)在决胜时刻,用最好的政策打败了水滴,控制了万有引力,还保护了引力波发射装置,是人类的拯救者。


道统——杨涟


史强警官。

史强是三体里刻画得最栩栩如生的人物之一,

同时也是许多人最喜爱的人物之一。

他最有帅气、有男人味;

他聪明、干练、狡猾、世故;

他见微知著而有勇有谋;

他亦正亦邪却不失本色。

史强要是生在治世,永远是个小人物;

但在这有史以来最大的乱世,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

没有他就没有古筝行动,

人类就无法截获三体世界发给ETO的28G重要情报信息,

那之后也不需要什么罗辑、章北海了,人类只是待宰羔羊;

用高强度纳米材料将审判日号切割,

并且保证杀死船上所有人且硬盘数据不被破坏,

这是何等的创造性思维,

普通人早就迷失在社会强加的思维定势中,

只有坚持自我的人才会有如此创造力。

在和罗辑同时被唤醒后,

史强又凭借他骨子里的危机意识与随机应变,

救了罗辑无数次,

虽然他那时不知道罗辑是唯一能拯救人类的人,

但历史就是历史,不需要事先知道,也不可能事先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