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有力量丨湖南航天醫院:全員上“防線”打通“雲問診”

防“疫”有力量丨湖南航天醫院:全員上“防線”打通“雲問診”

湖南航天醫院醫務人員採集咽拭子標本。

紅網時刻通訊員 石微 記者 黎鑫 長沙報道

“脫下所有防護用具之後,我最想做的事兒就是趕緊去上個洗手間。”3月14日,湖南航天醫院隔離病房,已經連續奮戰了13天的值班護士小吳尷尬地說。

作為長沙市發熱門診定點監測單位,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航天醫院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的崗位為病人和市民築起生命防線。

“儘管我們不是定點救治醫院,但定點檢測也容不得絲毫馬虎。”湖南航天醫院黨委書記黃嬋娟說,為積極、高效應對疫情,他們始終堅持把預檢分診和救治準備工作,作為打好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兩個重要抓手。其中,該院臨時組建的疫情防控應急隊,先後有上百名醫務人員按下紅手印後,以梯隊的形式輪番上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疫”線崗位,成為該院最美的“逆行風景”。

防“疫”有力量丨湖南航天医院:全员上“防线”打通“云问诊”

奮鬥“疫”線的醫務人員。

100餘名醫護人員分梯次上“疫”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志願加入我院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和堅不可摧的意志,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為奪取防疫戰爭勝利貢獻力量,捍衛人民健康。”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南航天醫院發出組建疫情防控應急隊的號召,先後有400餘名醫護人員在請願書上簽名並留下紅手印。

黃嬋娟介紹,這些申請上“疫”線的醫務人員以梯隊上陣的形式參與防“疫”工作,每個梯隊每輪的工作時間為14天,換崗後在院隔離14天。截至3月14日,該院已經組織了4梯隊100餘名醫護人員參與疫情應急防控,第五梯隊也將於3月15日正式“接棒”。

防“疫”有力量丨湖南航天医院:全员上“防线”打通“云问诊”

湖南航天醫院的醫護人員在請願書上簽名並留下紅手印。

“既然沒有辦法前往最前線,我就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所以我就報名了咱們醫院的第三梯隊。”湖南航天醫院關節骨科主任龍雄武說,他在發熱門診上了近10天的“大夜班”,每天與病人打交道他並不緊張,“我們是醫生,如果我們都緊張,那拿什麼給病人信心?”

“穿了隔離衣之後,沒辦法趴著,沒地方躺著,一個晚上下來,我坐都坐不穩了,我們以前兒科的晚夜班忙起來是‘仰臥起坐’,現在的晚夜班就是‘定海神針’。”兒科醫生谷豔龍打趣道。1月28日,大年初四,聽聞發熱門診的白班醫生生病後,谷豔龍第一時間報名頂班,“和上次一樣,這次報名參加第三梯隊的工作,家裡人都非常支持,希望在我們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中,疫情能夠早點結束。”

同時,2月25日,湖南航天醫院還選派急診科醫生陳金文、重症醫學科醫生劉濤,奔赴長沙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開展為期40天的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身為一名黨員,國家需要,醫院需要,患者需要,我們隨時準備上。”陳金文說。

線上問診“雲上把脈”

疫情期間,湖南航天醫院積極開展線上問診,為老人、孕產婦、兒童等人群,進行“雲上把脈”。

寶寶注射疫苗的時間到了,可是要延遲,會影響效果嗎?作為孕產婦,疫情期間產檢能推遲嗎?老人家應該怎樣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新冠肺炎……

針對一系列疑惑,湖南航天醫院積極組織信息部門利用專業信息化軟件,開展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等臨床科室在線諮詢服務,讓相關人員與醫生進行在線諮詢。同時,各科室的醫生也通過微信群、QQ群等渠道,與病友展開交流。

“線上問診都是公益免費的,特殊時期,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黃嬋娟說,疫情發生以來,醫院還通過公眾號、網站、宣傳欄、視頻、電子屏等形式,積極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在門急診、發熱區域及全員醫療區域,張貼溫馨提示,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提高就診患者和接診醫師對新冠肺炎的重視程度,正確引導群眾科學認識疫情,提高防控意識和能力,安全有序就醫。

門診全面開放 患者可安心就醫

“為保障正常的醫療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目前醫院已開放各項診療服務,同時做好了全面的預檢分診和疫情防控工作,為所有來院人員構建一個安全的就醫環境。”黃嬋娟說,疾病診治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醫院有能力有條件滿足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來院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後可以安心就醫,不要因為害怕進醫院而耽誤病情,延誤治療。

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返崗復工防疫篩查服務,切實提高防疫篩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湖南航天醫院嚴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的相關要求,對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培訓;對登記及採樣場地進行全面消毒;對參檢人員測量體溫、詢問並登記流行病學史和臨床症狀,採集咽拭子標本等。

“我們將盡職盡責開展一場保護大家健康為主題的戰‘疫’,努力遏制病毒的二次傳播。”黃嬋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