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中狐狸為何能騙來烏鴉嘴裡的肉?是狐狸狡猾還是烏鴉太笨?

劉詩任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文化領域的創作者,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寓言故事《烏鴉與狐狸》中狐狸能騙到烏鴉嘴裡的肉,既跟狡猾的狐狸能抓住烏鴉人性中的弱點有關,也跟愚蠢的烏鴉沒有清楚地認識自己,沒有戰勝自己人性中的弱點有關。


我們先來看一下《伊索寓言》中《烏鴉與狐狸》的原文:

有一隻烏鴉偷到一塊肉,銜著站在大樹上。路過此地的狐狸看到後,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它便站在樹下,大肆誇獎烏鴉的身體魁梧、羽毛美麗,還說它應該成為鳥類之王,若能發出聲音,那就更當之無愧了。烏鴉為了要顯示它能發出聲音,便張嘴放聲大叫,而那塊肉掉到了樹下。狐狸跑上去,搶到了那塊肉,並嘲笑說:“喂,烏鴉,你若有頭腦,真的可以當鳥類之王。”這故事適用於愚蠢的人。

寓言這種文學體裁,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並且給人以啟示的。

所以文中的狐狸和烏鴉就相當於我們人類,我們姑且把它們當成兩個人來看待。

一、狐狸的狡猾:狐狸抓住了烏鴉人性中的弱點。狐狸知道每個人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並且喜歡聽奉承話、好聽話,所以就投其所好,大唱讚歌,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二、烏鴉的愚蠢:烏鴉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喜歡聽奉承、吹捧的話,而且沒有看透別人真正的目的,得意忘形,所以上當受騙。


我們主要來談談這篇寓言對我們的啟示。

一、人啊,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有一句哲學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認識我們自己。

我們每個人聽到這則寓言,都會一眼看穿狐狸的詭計,嘲笑烏鴉的愚蠢,可是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犯過類似的錯誤呢?

在街上,不管長得美與醜,我們都想聽別人喊自己“美女”或“帥哥”,其實你自己是美是醜你自己心裡還沒有點數?

我同事坐公交車有小朋友管她叫奶奶,她回來後難過、抱怨了半天。其實自己多大年紀了自己最清楚,自己不就是當奶奶的人了嗎?

有人明明知道遇到的是一個龐氏騙局,可是卻相信自己不會是那個接最後一棒的人,依然冒險投錢進去;

每個股民沒入股市以前,都知道要逃頂抄底。可是真等到自己一頭扎進股市,要麼被勝利衝錯了頭腦,覺得還能掙得更多;要麼被恐懼嚇破了膽,不是去抄底,而是去忙於割肉止損。

所在,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知道自己也有很多弱點,知道自己也喜歡聽好聽的,知道自己有時也不願意面對真相,知道自己會過於自信,知道自己也會有貪婪和恐懼。

我們不僅要認識全人類的人性中的弱點,更要看清自己性格中的弱點。

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那些經濟騙子忽悠得為了高收益而冒險投資,女人也就不會因為幾句甜言蜜語而被人欺騙了感情。

人得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深多淺,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當“鳥類之王”。

二、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你認識了你自己,你知道自己的身體並不魁梧,你知道自己的羽毛並不漂亮,也知道自己並沒有美麗的歌喉,可是,別人還是對你大唱讚歌,這是為什麼呢?

中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鄒忌諷楚王納諫》,裡面的鄒忌修對楚王說:我一直以為自己很美,當我見到了城北的徐公,知道自己跟他差遠了,可是我的妻子、小妾、客人為什麼卻說我比徐公漂亮呢?因為我的妻子愛我,我的小妾怕我,而我的客人有求於我,所以都說了違心的話。

所以,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切讚美、批評、關懷、套近乎、語重心長的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什麼樣的利益?

跟自己素昧平生的狐狸為什麼對自己大唱讚歌?

證券公司為什麼不停地給客戶發送研報?

賣房的小哥為什麼對你哥長姐短?

公司的推銷員為什麼對你殷勤備至?

其實想明白了,背後都有利益的影子。

我們需要一雙慧眼,辯明真偽,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

三、優秀的人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懂得自律。

我們吃過幾次虧,往往就會知道自己的弱點。

像我,知道自己有衝動購物的毛病,我也知道那些營銷現場到處都是假象和陷阱,可是有時還是忍不住落進了人家的圈套,那就是因為我缺乏一個最寶貴的特點——“自律”。

我們要根據自己弱點,給自己定下一些規則,並且要不折不扣的執行。

比如:永遠不跟傻瓜爭論。

寓言裡面的烏鴉,為了證明自己能發出聲音,大聲叫喊,結果上了狐狸的當。

這正如名言所說:思想就像內褲,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證明你有。

哈哈,話糙理不糙!你能管住自己嗎?


所以,狐狸在最後說得很對:”喂,烏鴉,你若有頭腦,真的可以當鳥類之王。“

人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點,正確認識自己,看清事情的真相,能夠做到自律,那麼何嘗不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又何嘗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優秀的人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眉畫張敞


烏鴉和狐狸的故事出自於伊索寓言,它以犀利的筆觸反映了人性卑鄙淺陋的一面,同時又讓我們瞭解這個社會需要“圓滑”與“智慧”來分析複雜的問題,否則很容易吃虧。我們不需要用花言巧語騙別人,但是也要學會理智地分析問題,避開陷阱,最起碼要保護好自己!

狐狸想從烏鴉嘴裡騙到那塊肉,於是就與烏鴉套近乎,還誇它漂亮,歌唱得好,本意就是想讓烏鴉張嘴說話。顯然,烏鴉上當了,肉被狐狸騙走了。

一方面是由於狐狸的狡猾,為了達到目的想盡一切辦法。另一方面是由於烏鴉自大,它輕易相信了狐狸說的話,沒有動腦思考,喜歡聽奉承話和別人的稱讚,失去了理智,很容易上當受騙。

生活中,也存在狐狸和烏鴉一樣的人。有的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會想盡辦法阿諛奉承或者討好別人,也有人專門吃這一套。故在聽到溢美之詞時要善於分辨,學會謙虛和冷靜思考分析。

然而用在商場上又可以是另一種詮釋:商場如戰場,只要合理合法,什麼手段都是無可厚非的,在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中,你能說狐狸手段不道德,烏鴉性格忠厚老實嗎?


琲琲


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狐狸和烏鴉是鄰居,一個住樹上,一個住樹下。有天烏鴉找到一塊肉正準備叼回家吃,飛累了,在樹上休息,狐狸路過樹下,想著各種辦法讓烏鴉開口,結果烏鴉受不住誘惑開口了,肉掉了,狐狸抓著肉就吃了,烏鴉才知道受騙了。

狐狸為啥能騙來烏鴉嘴裡的肉呢?

狐狸分三步,一步一步瓦解掉烏鴉的心房,烏鴉一步一步進坑。

第一步:烏鴉,你還好嗎?

對於住在上下“鋪”的鄰居,一句簡單的問候,好正常。“你還好嗎?”潛臺詞,你去哪裡了,看起來很累的樣子。看,作為鄰居我多關心你。

烏鴉第一反應肯定是他問候我,沒有目的,多真誠呀,我點點頭表示答謝就好了,於是他用點頭回答了她。

一句問候拉進了烏鴉與狐狸的關係

第二步:烏鴉,你孩子還好嗎?

作為人類,別人問你孩子,你第一反應是孺慕之情,會回憶著孩子一顰一笑,想著自己孩子的美好。

動物也一樣,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會多一些關注,別人關注自己的孩子,對烏鴉來說,比關注它本身更讓它開心。

再一次問候,讓烏鴉想到了孩子,他與狐狸之間又多了話題,又親近了一點點。

關心他的孩子,是不是意味著她在關心他的家人呢,朋友不是都這樣慢慢聊天瞭解的。

烏鴉又點了點頭。

用孩子,狐狸找到了烏鴉的柔軟,走到烏鴉的心裡。

第三步:烏鴉,烏鴉,你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你來差遠了。你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你唱歌,你就唱幾句吧。

突然畫風一轉,狐狸誇起了烏鴉。從問候到問孩子,烏鴉正在想孩子的事情,突然又聽到說自己漂亮,竟然還比麻雀漂亮,真的嘛?不僅會反問自己。

人都愛美,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稱讚和欣賞。聽到狐狸的誇獎,烏鴉越來越忘記自己的目地,不能開口帶著肉回家。

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狐狸下狠招了。烏鴉你唱歌真好聽,唱幾句把,誰都愛聽,我也愛聽。

烏鴉沉浸在狐狸的誇獎中無法自拔,我不僅羽毛好看,唱歌也好聽。有人誇我。還讓我唱歌,要不我唱一首吧。

烏鴉已經完全被狐狸忽悠的找不到北了,完完全全忘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一張口,肉掉了,狐狸抓住肉跑進了洞裡。

烏鴉傻眼了,這…我這是上當了呀!我這是受騙了嗎?

真的是欲哭無淚。

這坑人鄰居,你給我等著…

等著就等著…下次還得被騙。

狐狸用她三言兩語瓦解了烏鴉的心房,終於,烏鴉再也忍不住了,開口了。

是狐狸狡猾還是烏鴉太笨?

從一步緊扣一步設局誘騙烏鴉進坑來看,狐狸是真的狡猾。

但是烏鴉笨嘛?

我覺得不見得被騙就說明烏鴉太笨。

題外話:你被人騙了錢你笨嗎?

老人在家被騙了半生積蓄,她笨嗎?

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

只能說明,敵方太強大,我方太弱,防不勝防。

敵方用攻城的計謀來打開我方心房,嚴防死守都守不住,只能繳械投降。

烏鴉其實不笨的,他只是不夠設防。

烏鴉其實不笨的就是弱點太明顯。

作為鄰居的狐狸,那麼聰明狡猾的狐狸,天天看著烏鴉,早已經掌握了烏鴉的弱點。

人都有弱點,何況烏鴉呢?誰能例外,人無完人呀!!

孩子,愛美,虛榮是他的弱點,抓住了他的弱點,他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這就是狐狸的高明之處。打蛇七寸,抓人抓弱點,狐狸用的是爐火純青,烏鴉是完全被動挨打。

從這個故事學做人的道理

第一

、學狐狸用計謀抓人弱點,瓦解人心房。在生活中,在職場上,學會利用人弱點去解決問題。

古時候有三十六計,計計精妙,我方用的好我方贏,敵方用的好我方輸,這就是計謀決定成敗。現代也一樣,學會方法,找到計策,在職場上,在生活中游刃有餘。

第二、狐狸告訴我們,要達到目的,就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

狐狸用三步,一步一步,不慌不忙的去達到自己的目地,耐心十足。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目標,比如像在頭條過四個優質答案,申請黃V,很久都沒過,不要焦急,不要衝動,要有耐心,找到方法,多去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等你足夠優秀,平臺不會虧待你的。

每次成功都需要努力,耐心,堅持不懈才能達到。

第三、要引以為戒

烏鴉因為愛美,虛榮而被騙。

人都愛美,但是要看場合。

人都喜歡被稱讚,要看對方是不是有目地。

虛榮心可以有,但是需要警惕被人利用,隨時有一顆清醒的腦袋,不要出門忘了帶。

每個人都有弱點,一定要隨時警惕,不要一不小心就被人抓住。

特別是對於親近的人,相互瞭解的人,要特別警惕,他了解你的弱點,他要攻擊你的弱點輕而易舉。所以越是親近的同事朋友,遇上了競爭越要守住自己的弱點,隨時保持警惕。

職場中,特別是銷售,鬥智鬥勇中顯真功夫。如果你剛好被對手抓住弱點,你可能就會一敗塗地。

總結:

做人不能十全十美,只能邊走邊防,邊走邊學,邊走邊提高,沒有人生來就會這麼好。

多學狐狸用腦袋想辦法解決問題,用足夠耐心等待你的獵物。

以烏鴉為戒,不要為了愛慕虛榮而丟掉了自己好不容易找來的肉。

人生一路有很多考驗,一路走一路學,總有收穫,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否定所有。

你要相信,烏鴉肯定不會再次上當的。


花家名趣屋


謝謝悟空問答,我有靠譜回答。寓言故事講道:一隻飢餓難忍狐狸出來尋找食物。偶然遇到一隻叼著肥肉烏鴉。狐狸怎樣才能吃到被烏鴉叼著這塊肉呢?狐狸想想,只能智取,不能莽撞。然後非常熱情說到:″烏鴉太太您的羽毛太漂亮?"狐狸說得違心的話,烏鴉羽毛能漂亮嗎?黑黑的,鳥中就數烏鴉長得害磣,無論是羽毛還是叫聲。人們聽後沒有--一個不說晦氣的。可看鳥中之醜就是烏鴉,狐狸所說是試探,狡猾的傢伙它深知道,高帽一戴,看你反應如何?烏鴉它也深深知道,自己丑陋不堪,從來人類也都討厭我,說我叫聲不吉祥也不悅耳。今天,聽了狐狸這麼一說,自尊心上來,啊,我原來是如此之美呀!這時,心裡有點衝動,再看看狡猾的狐狸,趕緊穩住自已的情緒。目視一切、準備展翅飛走。狐狸呢?看看樹上烏鴉不為所動,趕緊轉移話題。狐狸柔聲道:″親愛烏鴉太太,聽說你的歌聲甜美潤滑、無人能比,我早以就想聽′你唱歌。實在沒有機會,今天想遇那你唱一首吧。″啊! ”我的歌如此美妙,從來、還沒有人發現過。今天,這位狐狸先生居然婉留我,讓我高歌一曲,難得,難得。烏鴉這時一點防備意識沒有,多美的頌揚。不唱,更待何時,頭一揚“哇啦一聲。嚇得樹上樹下覓食各種鳥類飛的飛,跑得跑。一塊肥肉掉了下來,狐狸一張叼著肉就跑回洞裡去。而烏鴉還想繼續唱下去。忽′然,覺得嘴裡少了什麼,往樹一看,肉被狐狸叼走了。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呢?人自卑的地方,就是騙子掌握住這薄弱地方。騙子雖然被人們恨之入骨,但確往往有那麼多聰明人,掉進陷阱,傾家蕩產。這裡可以看出狐狸手段太高明,掌握住烏鴉的軟肋使烏鴉失去收穫。如果,烏鴉知道自已內在不是,怎麼可能上當呢?這也讓我們深思:騙子是利用我們想出人頭第,把自已不足認為是高明的地方。人要有自知知明,才能防範各種詐騙,花言巧語那是美麗罌粟。


布丁姥爺姥爺


寓言故事中狐狸騙來烏鴉嘴裡的肉,說明狐狸狡猾,烏鴉也不笨,裡面包含了許多道理。

烏鴉與狐狸(網絡圖片)

一是狐狸利用了烏鴉虛榮心騙取了烏鴉嘴裡的那塊肉。

例如,狐狸虛偽地讚揚烏鴉唱歌好聽,目的是為了烏鴉嘴中所含的肉。結果虛榮心重的烏鴉展開歌喉唱歌,把肉掉進狐狸嘴中,方知自己上當受騙。這事說明狐狸太狡猾,烏鴉虛榮心太強所致,並不能說明烏鴉太笨。這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人,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吹捧話,奉承話,不能光聽好聽的話。即便得到他人的誇獎或讚揚也應該謙虛,否則會失去自我,容易上當受騙,後悔莫及。

二是狐狸利用了烏鴉的情緒化騙取了烏鴉嘴裡的那塊肉。

例如,狐狸又看到烏鴉嘴中叼著一塊肉,又想把烏鴉嘴中的肉騙到自己嘴中。可是,狐狸再怎麼說好話,烏鴉就是不聽。後來狐狸大罵烏鴉,說烏鴉是世界上最可惡的傢伙,是一切災禍的傳播者。烏鴉一聽火了,怒吼著狐狸閉嘴,剛張口,肉就掉到狐狸嘴中了。烏鴉又上當了,不是烏鴉笨而是狐狸太狡猾,用激將法把肉騙到嘴裡。這是又說明了一個道理:人,不能情緒化地對待他人,要學會冷靜,遇到問題多動腦,否則就會被欺騙,自己上當吃虧。

烏鴉叼肉(網絡圖片)

三是烏鴉利用狐狸的傲氣與大意,反而使狐狸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例如烏鴉多次被狐狸騙了以後,心裡耿耿於懷,總想報復狐狸。而狐狸卻認為烏鴉太笨很容易被騙,自己經常沾沾自喜,不以為然。可是這次狐狸吃了大虧。狐狸又看到烏鴉嘴含著一塊肉站在樹枝上,又開口讚揚,沒管用後,又開始謾罵,還是不管用。後來,狐狸腦子一轉,給烏鴉的孩子唱起了讚歌。這次烏鴉高興了,張開了嘴,肉又掉進了狐狸嘴中。沒想到狐狸卻一個勁地喊嗓子痛。原來這是烏鴉有意報復狐狸所設計的一場苦肉計,也想讓狐狸知道被騙的那種痛苦的滋味。這事說明烏鴉並不笨,同時,給我們講明瞭一個道理:騙子再狡猾也有失誤的時候。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

事實證明:狐狸聰明但被稱之狡猾,烏鴉不笨但被稱為嘲巴。一旦烏鴉不情緒化了,那麼,狐狸照樣上當,這說明烏鴉並不笨不嘲,只是沒有狐狸那麼狡猾罷了。

綜上所述:狐狸和烏鴉都不笨,都很聰明。只是在性格和處事上有所不同。狐狸聰明但狡猾,不容易情緒化;烏鴉實誠但不笨,可是容易情緒化。

狐狸和烏鴉(網絡圖片)

總之,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要老老實實做人,冷靜處事。人不能太聰明,否則,就變質了,成了狡猾,虛偽,不誠實。人不能太實在,否則,就變被成了愚笨,嘲巴,被人誤解而瞧不起。


言者青青


寓言故事烏鴉與狐狸的故事,出自著名的《伊索寓言》。伊索(約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鬥爭的讚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生活和鬥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一筆精神遺產.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故事生動,想象豐富,飽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其中《農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寓言。《烏鴉與狐狸》是其中的一篇。

 烏鴉與狐狸的故事。森林裡有棵好大好大的樹,樹上住著烏鴉。樹下有個洞,洞裡住著一隻狐狸。一天,烏鴉叼來一塊肉,站在樹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饞涎欲滴,很想從烏鴉嘴裡得到那塊肉。由於烏鴉在樹枝上嘴裡叼著肉,狐狸沒有辦法在樹下得到。對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肯輕易放棄。它眼珠一轉說:“親愛的烏鴉,您好嗎?”烏鴉沒有回答。狐狸只好賠著笑臉又說:“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狐狸一眼,還是沒有回答。狐狸搖搖尾巴,第三次說話了:“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就差遠了。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就唱幾句吧?“烏鴉聽了非常得意:說我嗓子好,愛聽我唱歌的唯獨只有你狐狸,就高興地唱了起來。剛一張嘴,肉就從嘴裡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鑽到洞裡去了,只留下烏鴉在那裡“歌唱”。

  這個故事諷刺那些虛榮心比較強,自以為是,愛炫耀的人。

  

  從烏鴉的角度思考得出: 1.遇到別人的阿諛奉承,花言巧語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思考,不要輕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吃虧上當,中別人圈套,後悔莫及。這點也印證了一句古語: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2.人往往有一個弱點,就是喜歡聽別人的稱讚。即使這種稱讚言過其實,誇大其詞,我們也照單全收,喜樂於聽。喜聽贊言無可厚非,但因此驕傲自大,自然對自己不利。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這點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如狐狸一樣。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對別人的稱讚有理性的判斷。 從狐狸的角度思考得出: 1.對人而言,若無害人之心,我們做一下狐狸未嘗不可。為討好某人,鼓勵某人或要處理好人際關係,適時多稱讚他,不僅能搏得他的歡心,又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也能贏得他的信賴。 2.甜言蜜語只是手段並無善惡本質之分,起決定作用是人心。甜言蜜語謀取他人錢財固然不可取,但若利人利己,說一下也無所謂。比如,要追女朋友,哄女孩子開心,這是必不可少的。 3.謊言說多了,總有被拆穿的時候。謊言畢竟是謊言,經不起眼前巨大利益的誘惑,在誘惑面前也就把本性暴露無遺。


王志毅


狐狸定狡猾,否則也吃不到烏鴉嘴裡的肉。烏鴉本也不笨,但是像人一樣,受不了別人戴高帽。

記得清朝時的一位名人,要去做官了,臨走之前,向自己恩師請教為官之道。恩師講,你一定懂得,要像為師一樣,任何人誇你,表揚你,你都不要飄飄然,也就是別人給你戴高帽,你都不要戴,就好了。他聽後,微微一笑,我恩師,您講的太好了,大智慧呀,聖人在世,弟子一定終生謹記教誨。恩師聽後,哈哈大笑。別人問他,你用什麼方法為官呢?他說,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今天已送一頂,給了我恩師了。

烏鴉本來非常想吃這個肉的,但是,它禁不住狐狸給他戴高帽的誘惑,竟然想唱起難聽的歌來,嘴一張,肉自然掉了,狐狸自然妙記得成。

我們眾生大多時候是聰明的,但是,碰到高帽,也會醉了。懇請世人記住呀,非是狐狸狡猾,亦非烏鴉不聰明,而是我們眾生在高帽面前,失去了自我,假裝不醒,難以自拔。警惕呀!


善良無罪7


狐狸能夠騙走烏鴉嘴裡的肉,這個說明狐狸吃肉的目標很明確,不拿到結果不罷休,想盡一切辦法去得到它,狐狸天性就是精明狡猾,所以有狐狸精這一說法;烏鴉就是虛榮心比較強,自以為是,比較愛炫耀,多嘴 愛嘮嘮叨叨,所以就有烏鴉嘴這一說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誘惑,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話,遇事要動腦分析,避免上當。

它提醒人們:那些自以為是,愛慕虛榮,太在乎面子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容易失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上,因自己的虛榮心而毀掉一切,因此,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能輕易被花言巧語所迷惑,要經得住考驗,明白那些拍馬屁的人往往是有所圖的。

如果只喜歡聽好話,就很容易上當受騙。遇事要動腦分析,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臨武晴嵐


這個故事諷刺那些虛榮心比較強,自以為是,愛炫耀的人。

狐狸的角度: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它的眼中只有利益,裡有各種方法去迷惑對方,讓對方放鬆警惕,然後下手得到自己想要的.

對於烏鴉;則是一種愚笨,明明知道對手是如此的狡猾,在對方的美言之下,就不知道東南西北,再高興的同時,也上當受騙了.

總之,就是遇事要冷靜的分析,尤其是對待自己不信任的人,無論何時都要保持頭腦清醒

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那些自以為是,愛虛榮,愛面子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往往失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上,被自己的虛榮心毀掉一切,因此,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迷惑,拍馬的人往往是有所圖的。

"1遇到別人的阿諛奉承,花言巧語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思考,不要輕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吃虧上當,中別人圈套,後悔莫及。這點也印證了一句古語: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川妹子劉劉


寓言是給小孩子看的,大人是理解不了的

狐狸與烏鴉

從前有一隻烏鴉,它找到了一塊新鮮的肉,叼在嘴裡高興地飛到了大樹上。 這時,一隻狐狸正巧經過這裡,看到了烏鴉嘴裡叼著的肉,心想:“這一塊肉一定很好吃吧,但是用什麼辦法才能把那塊肉弄到手呢?” 狡猾的狐狸眼珠一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是,它來到大樹下,對著樹上的烏鴉大聲說到:“親愛的烏鴉小姐,你長得真漂亮啊,想必你的歌聲也一定很美妙吧,你能唱一支動聽的歌給我聽嗎?” 烏鴉聽了狐狸的讚美,高興極了,激動地放聲歌唱,剛一張嘴肉就從嘴裡掉了下來,剛好落在狐狸的嘴裡。


這個寓言試圖告訴小孩子的道理是: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見,還要認清自己,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才不會受騙。


大人們會覺得這個故事完全不能用烏鴉太笨或狐狸太狡猾來評價,他們看得更多更復雜。

1、凡事不要炫耀。找到塊肉的烏鴉為什麼不找個沒人沒鳥沒狐狸的地方自己悄悄吃掉呢,就算飽了吃不下,也該悄悄藏起來啊。

2、別和陌生狐說話。寓言裡狐狸的人品已經人盡皆知了,這位烏鴉小姐可能沒好好聽父母的話,別和陌生人說話的道理我們人類的爸爸媽媽都會告訴小孩子的,烏鴉小姐怎麼可能沒聽過這樣的嘮叨呢。

3、眼光長遠點。烏鴉的嘴能有多大,它叼的這塊肉又能有多大。狐狸真是狐品堪憂,有為這塊小肉花心思的時間怎麼不去幹點上得了檯面的事情。為一塊肉上了寓言的恥辱柱,真是不值得。

4、對自己心裡要有數。自己美不美、嗓門怎麼樣還不清楚嗎,狐狸說你唱得好,你就信啦。怎麼那麼愛聽好話,是真是假都照單全收。這次少塊肉,下次又會少什麼呢。

5、預判能力低下。張嘴了那嘴裡的東西就會掉啊,這智商不在線的樣子真是太丟投石子喝水的親戚的臉啦。


我先想到這麼多。大家可以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