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全是套路!聽業內人講買房遇到的套路

年少錯入泥瓦行,

奔波勞碌蓋樓房。

今日閒來捫心問,

為誰辛苦為誰忙?


書接上回,關於買房,咱們之前已經說了在哪買,什麼時候買,今天就該說說怎麼買的問題,具體來講是怎麼買才能避免被套路的問題。


現代社會,買房是大多數人都要經歷的事情,這裡面都有那些套路呢?寫這篇之前老劉也去網上看了看,內容還真不少。包括售樓處的佈置、房價的設定、樣板間的格局、銷售的話術等等。


今天咱們挑最常見的幾點來說,這也是我自己經歷過的,結合之前在某地產公司的工作,老劉現身說法。目的就是為了給大家提個醒,畢竟買房不像是在菜市場裡買白菜,慎重一點還是有好處的。當然,如果是土豪那就無所謂了。


首先,買房肯定要去售樓處,咱們先從售樓處說起。


對於房地產來說,銷售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銷售為王"一直是各個房產商奉行的基本準則,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各個開發項目在動工初期就先建造售樓處,甚至項目還沒開工,售樓處都已經提前佈置好了。


總之,要在第一時間開門納客,一來宣傳造勢吸引人氣,二來摟草打兔子收點誠意金,能賺一分是一分。


售樓處的裝修因樓盤風格的不同而不同,有現代的,有後現代的,有古典的,還有新古典的,等等,雖然形式不同,但給咱老百姓的直觀感受都是一樣的——"貴"!


硬件豪華不算什麼,裡面的感受也非同凡響。大廳裡環境舒適,音樂悠揚,圓桌上檸檬茶酸甜爽口,冷熱適中,還有人不時的過來續杯,再加上身邊銷售顧問的噓寒問暖,熱情洋溢……我的天,絕對是上帝的感覺!

套路!全是套路!聽業內人講買房遇到的套路

這一通招呼下來,你都覺得不買點東西還真對不住人家。說到這,老劉強烈建議地產商在售樓處裡開個超市!


總之,這樣一來雙方隔閡消除了,距離拉近了,警惕心也就放下了。


當然,服務行業這樣做也是理所應當的,算不上真正的套路,只能算是套路的鋪墊,下面要進入正題了,這也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咱們重點說說。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不管市場低迷還是火爆,每次售樓處開盤的時候都是人頭攢動,難道他們的房子真的那麼搶手嗎?當然不是,那麼這些人都是哪來的呢?


早些年的時候,開發商會在開盤的時候會僱一些人來增加人氣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托兒。但後來這招就不靈了,因為找來的托兒,有些是公司員工的親友,很多都是當地人。所以沒過多久這招就失效了。


後來開發商解放思想,調整了思路。開盤的時候不再大量推出房源請託兒來熱場,而是多次開盤,每次只放出少量幾套房子。把原來的增加人,改成現在的減少房,營造的卻是同樣的供不應求的場面。高,實在是高!

套路!全是套路!聽業內人講買房遇到的套路

老劉就親身體驗過一次這樣的套路。話說某一個週末的下午,老劉帶著劉夫人去了某個售樓處,去之前我就跟夫人商量好,我們這次去的目的就是了解一下情況,僅此而已。


到那兒之後,果然是人頭攢動,大廳裡有好幾桌在談。我們坐定後銷售顧問馬上過來招呼,買賣雙方在略帶嘈雜的環境中親切友好的交談。下面是老劉根據回憶整理的談話的記錄:


"哥,你想看什麼樣的戶型呢,我們上週剛推出一批新房源。"


"有三居室的嗎?"


"有,現在二胎放開了,買三居室的人特別多,您的預算是多少呢?"


"我還沒什麼具體打算,就是先看看。"


"那哥您想要幾層呢,東戶還是西戶?"


"東戶吧,7層或8層都行。"


"哥,您真有眼光,7層、8層是最好的樓層,7層東剛開盤就被一位大哥買下了,8層東我幫您問一下啊。"


說完,銷售顧問就打起了電話,沒多大功夫,就聽他大聲問對方"什麼?8層東上午也沒了?現在東戶只剩11層了?"


隨後顧問跟我們說"哥,現在買東戶的人太多了,8層東上午也被預定了,就剩11層有東戶了,而且旁邊有一桌也看好了11層東,您要還是不要?"


這時劉夫人給我拋來一個眼神,翻譯過來就是"老頭子,咋辦?"


我淡淡的說,"如果沒有合適的就算了,我們下次再來。"


顧問一看我這邊沒戲,馬上轉移目標,對劉夫人說"嫂子,我們這樓盤一直很火,下次開盤肯定價格要漲,現在這批房源還有優惠,要買可要抓緊啊。"


聽完這話,劉夫人又給我拋來一個眼神,翻譯過來就是"老頭子,咋辦?買不買?"


我淡淡的說,"我們這次來就是先看看。"


"嫂子,現在就剩11層東了,我說的可是真的,不信拿我們內部的銷控本給您看看。"


隨後就拿來銷控本,翻開記錄給我們看,"嫂子您看,只有這套了,而且我剛聽說旁邊的大哥都準備要交錢了,您得快點做決定啊。"


聽完這話,劉夫人神色焦急,又給我拋來一個眼神,翻譯過來就是"死老頭子,到底咋辦?再不買就沒了!"


見我沒做聲,顧問接著說,"嫂子,要不這樣,您先交1萬,把房子定下,優惠我也幫您申請,如果後期還有其他合適的咱再換,如果最後確實沒有合適的咱還可以退錢。"


"可我們沒帶那麼多錢啊。"劉夫人按耐不住,開口說話了。


"67千也行。"


"67千也沒有。"


"銀行卡帶了嗎,刷卡也行。"


……


回憶到此結束。最終結果是沒買,也沒掏錢。雖然老劉沒掏錢,但不知道旁邊那一桌的大哥掏沒掏錢。


其實這套路就是:編織一個供不應求的故事,拿出同一套房讓幾個有意向的買房人爭搶,造成一種供不應求的假象,從而吸引更多人過來,最終實現一種供不應求的效果。


這種套路還有一個升級版,咱們下回接著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