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为什么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而郑和下西洋时却没有得?

Kowloon九龙


所谓坏血病,在现代医学上的标准名称叫“维生素C缺乏症”,是因为人体维生素C缺乏或者长期摄入不足而引发的一些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出血、骨骼病变等。众所周知,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并不稀缺,而且还有众多辅助的维生素类保健品、药品存在。现而今,除了少数因为自身吸收、利用障碍引起的维生素C缺乏者,临床上已经很少见到坏血病了。即便在现在的长期航海中,因为有了冰箱以及其他贮存、保鲜手段的出现,海军士兵及海员们也可以及时得到维生素C的补充,坏血病也已然不是航海者们的噩梦了。



但是,在欧洲大航海时期,因为缺乏先进的植物贮存、保鲜手段,人们只能把新鲜肉类、蔬菜腌制成咸肉、咸菜,把新鲜水果腌制成果脯或者风干、烤干为果干,以便于长期保存。而经过腌制或风干、烤干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大量流失。在长期的航海中,古代欧洲的水手们就是依赖干面包配腌制品生存。久而久之,大面积的维生素C缺乏无可避免,坏血病也成了那个时代水手们的噩梦!多少大好男儿在海上因为患上坏血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丢掉了性命……



但是,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中国人却没有落入这样的噩梦之中。明初,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涉重洋之时,并没有遭遇坏血病的袭击。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和船队的规模以及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欧洲大航海时期,船队的规模实际上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两条船,多者也不过就是数条。而且,彼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和中国尚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其海船的尺寸也远比郑和船队小得多!郑和船队出海之时,各船的职能分工相当明确,有旗舰、有运兵船、有补给船……一应俱全。补给船上不仅贮存了足够的淡水、咸肉、咸菜,而且还饲养了许多活牲畜!更重要的是,补给船还把中国的“园艺”搬上了船,用大缸等容器种植新鲜蔬果。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彼时中国人高超的造船技术,因为有了制造庞大体量海船的工艺,才使得这一切成为了可能。相比之下,古代欧洲狭小的海船,即便想如此,也无法完成。



可是,郑和的船队太过庞大了,补给船上种植的蔬果充其量也就是满足高层的需求而已,根本不足以供给所有水手。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帮了郑和大忙!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一样菜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豆芽。什么黄豆芽、绿豆芽……甚至花生芽,直到现在都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菜品。豆芽的制作也非常简单,将干豆加水,任其发芽即可,本人年仅几岁的女儿都曾经在家中自己动手制作过豆芽。而干豆的贮藏也是相当简单,不需要任何保鲜技术辅助,只需保持干燥即可!而恰恰就是这餐桌上最常见的豆芽,让郑和船队得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蔬菜食用,从而避免了坏血病的肆虐。



除此之外,中国人的另一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饮茶。茶叶虽然也是抄制的干货,却富含维生素C,而茶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饮料之一。加之彼时的中国本就是世界上茶叶最大的外销国,郑和船队最不缺的就是茶叶!而彼时的欧洲,茶叶是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普通水手根本无力拥有!有了豆芽和茶叶这两大利器的存在,郑和船队最终得以在长期的航海中远离坏血病的袭扰。


农民工歪说历史


在欧洲人饱受坏血病折磨的时候,中国人确实没遇到过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知道坏血病主要是缺乏维C,郑和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郑和的船足够大,据说最大的一艘长度达到了可怕的150米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穿上可以容纳非常多的补给,包括米面、茶叶、肉、蔬菜等等。

还带了大量活的家禽家畜养在穿上,方便吃的时候随时宰杀。除此之外,他们还在穿上开辟了空间专门用来种菜,保证蔬菜的供应,而蔬菜是维C的最大来源。

如果仅仅靠这些的话还是不够,郑和的船队一行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两万多人,仅靠上面的手段还是不够的,这就要说到航线的问题了。

欧洲人当时走的航线一个是横跨大西洋达到美洲,一个是绕着非洲达到印度。

这两个航线上的路途都非常遥远,最关键的是补给点非常的少,当时的非洲基本没什么像样的国家,非常非常的落后,非洲人基本还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没有成熟的港口,沿途的补给非常的困难。

而郑和走的航线就不一样了,他走的是东南亚航线,而且走的是近海,这条航线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中国人已经走了几百年了,是一条非常成熟的航线,沿途的国家非常多,补给点非常多,有很多贸易港口,补给非常容易。

而且郑和是带着政治任务去的,没到一个地方都会上岸,一方面去宣扬大明的天威,一方面进行补给。

郑和的船队的饮食是欧洲人不能比的,欧洲人整天除了啃跟石头一样硬的肉干和发霉的饼干基本没别的食物,而中国人的食物就丰富多了,郑和的船队经常能吃到新鲜蔬菜,所以不会得坏血病。


漂浮菌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的航海完全没有可比性。

郑和没有开拓新的航路,主要是利用阿拉伯人已开辟的航线,所以能及时补给,而欧洲航船面对的是未知的海域,其艰难程度是郑和难以相提并论的。

首先科普一下坏血病(scurvy)的由来。

坏血病,是长期缺乏维C所引起的疾病。在欧洲大航海的时代,这是一种能让人丧命的病,很多欧洲海员都命丧于此。

例如,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洋,当时船上的160名水手中有近100人因坏血病而亡。

再比如,1519-1522年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环球航海时,船队原有的200多人亦因坏血病而只剩下18人。

罹患坏血病的原因是——缺乏水源和新鲜的蔬菜食物。

对于进行远航的欧洲船队而言,他们所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海域,无法及时补给水源和新鲜的蔬菜,这就是多发坏血病的原因。

与欧洲人相比,郑和就没有面对过缺乏蔬菜的局面。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不仅船只内部带有大量食物,而且沿途中经过很多东南亚的国家以及港口。

换言之,郑和进行的是短途、阶段性的航行,而且航线都参考了阿拉伯商人开辟的已有成果,这就使得郑和能够及时补给。 例如,《西洋番国志》中提到

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汉,汲取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艚,以备用度。

郑和船上不缺水,而且还能在东南亚的市场上购买新鲜的水果蔬菜,当然不会患坏血病。

总而言之,郑和不得坏血病,不是因为他牛逼,而是阿拉伯人牛逼。


HuiNanHistory


我是中国营养学会首批注册营养师于仁文,这个问题我有靠谱的回答!在14~15世纪世界航海大发现的年代里,坏血酸病几乎毁掉了欧洲航海,但为什么没有对中国航海家造成影响呢?这主要是因为饮食的原因,饮食决定健康甚至生命!

1️⃣中外航海大发现

中国明代的三宝太监郑和是享誉世界的著名航海家,同样在14~15世纪期间欧洲最著名的世界级航海家是哥伦布和麦哲伦,他们创造了世界航海大发现的时代。


郑和 1371年 - 1433年 中国明代航海家,主要成就是7次下西洋
斐迪南·麦哲伦1480年-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主要成就:所率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50-1506年 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殖民者、主要成就是发现新大陆

2️⃣航海饮食与营养缺乏的问题

常年航海的饮食比较单调,除了谷物就是肉干、咸肉、腌菜、酒类,而导致坏血酸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来自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严重不足。

欧洲航海家主要的目标是探险,航线多较远,甚至横穿大洋,所以新鲜食物的补给严重不足;而郑和下西洋则基本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经常停靠港口进行友好访问和商品的交易,当然也会补给新鲜食品,但尽管如此也不是隔三差五就能靠岸登陆的,只是聪明的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解决了新鲜蔬菜甚至是充足维生素C补给的问题!

3️⃣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维生素C的补充

明代时世界上还不知道有维生素C这种物质,但大航海时代因为严重缺乏维生素C而常导致大批海员莫名其妙的丧命,麦哲伦船队曾经因为几个月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而几乎全军覆没,后来还是因为在大洋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水果,食用后大量患有坏血酸病的海员莫名其妙的病情痊愈,这种水果就是——柠檬 !

中国船队靠什么解决了坏血酸病呢?这主要与我们的船队和平使命有关系,郑和的主要任务是外交与贸易,所以携带了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船行大洋之中经常遇到大风大浪,瓷器非常容易磕碰碎裂,于是船员将携带的豆子塞到瓷器之间的缝隙里面以减震,殊不知潮湿闷热的船舱环境让豆子发芽,不仅严严实实的保护了瓷器,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新鲜蔬菜。

干豆子中是没有什么维生素C的,但是经过发芽之后不仅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而且还含有大量的钙以及水分(超过93%的水分),这些都是航海中最珍贵的营养来源!

综上所述,拯救了郑和船队远离坏血酸病的两个重要原因:

① 近海航行,可以有更多靠岸补给淡水和食物的便利。

② 豆芽为海员们补充了大量新鲜蔬菜和维生素C。

维生素C对健康的重要性:①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酸病、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  

② 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③ 促进类固醇羟化,降低胆固醇。  
④ 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缓解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⑤ 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
⑥ 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辅助药物。
⑦ 促进食物中的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后发挥作用,故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的悟空问答,您有营养或饮食的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1. 中国营养学会全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9.3”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老兵方队专职营养师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家庭膳食营养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委员

    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公众健康推广专家

    中国首届孕期膳食营养与月子餐大赛一等奖和特等奖获得者


营养师于仁文


道理很简单的——中国人会做豆腐。

坏血病的病因是维生素缺乏,欧洲大航海时期的船队,出海前不可能携带大量蔬菜水果,而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和食用蔬菜种类又比亚洲人落后太多,所以欧洲船队才会频发坏血病。

而郑和的船队虽然也不能带大量蔬菜水果,但可以带大量的黄豆,干黄豆几乎可以无限期的保存,还很省地方。

而黄豆恰恰是富含维生素的,有了黄豆,无论是做豆腐还是喝豆浆,郑和的船员就不会被坏血病而困扰了。

~~~~~~~~~~~~~~~~~~~~~~~~~~~~~~~~~~~~~~~~~~~~~~~~~~~~~~~~~

多说一句,西式饮食及生活习惯里,现在还能看到大量的使用柠檬做配菜,饮料都喜欢加柠檬汁,食谱里也大量包含橄榄、橙子等,这些都是大航海时代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

因为柠檬是相对更容易长期保存、又富含维生素的,所以携带大量柠檬并经常吃船队船员才能多的活下来回到欧洲,而他们又是带回大量新大陆财富的人,生活方式必然会被当地人效仿,所以经常吃柠檬、喝柠檬水、有机会就吃橙子等习惯也就成为当地习俗传承下来了。

但对于中餐来说,柠檬属于味道特殊的调味品,使用频率就非常的低了。

而对于我们自己现代吃喝时,知道为啥西餐那么多用柠檬的原因,也就更容易在自己改造西餐做法时游刃有余了。


理得心安


坏血病是一种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 C导致的病症,症状一般为呕吐、腹泻,甚至皮下粘膜下出血,严重时会致命。

所谓的“困扰欧洲船队”一般是指大航海时期的远洋船队,这样的船队与郑和下西洋的规模相比,实在是提不上台面。进行远洋航海的探索船队是一群地地道道的穷屌丝,而郑和却是典型的,呃,富二代他爹。我们先来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

以完成最远秔程——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为例,出发时麦哲伦组织了5艘船,共270人,平均每船54人。这,不得不佩服麦大爷对远洋航行的狂热。

而郑和的船队则要豪华得多了:其中一次远洋,郑和船队有200多艘船只,其中包括粮船、货船和战船,包括军队以及随员共27000人,平均每船135人,而船队中的宝船载重可达800吨,可容纳上千人。船大船多自然装载的物资便多,粮食,水果甚至蔬菜都毫无缺乏之虞。

无论从船只质量,船队规模来讲,郑和舰队都胜欧洲船队甚矣。

第二点,欧洲船队走的航母是典型的远洋航线,即有很长时间是航行于大洋之中,远离陆地,无法补给。

麦哲伦的环球航线

而郑和船队的航线则绝大部分是近洋航线,除横跨阿拉伯海的一小段航线外,其他全部是沿大陆架航行,一旦出现物资缺乏很方便便可以靠岸补给。尤其重要的是,郑和航线的大部分是在中国南海周边的群岛附近,从纬度处于热带区域,陆地上水果丰富啊,可以很轻松获得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补充。因此从航行中的补给方面也胜于欧洲船队甚矣。

郑和航线

仅这两方面,欧洲船队和郑和船队所面对的困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坏血病也仅仅是欧洲船队所要面对的无数麻烦之一。因此我们无法不对欧洲大航海的雄壮感慨,也无法不对大明的强盛国力赞叹。


史话海说


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总结下来这一句话:“中国人聪明,并把聪明发挥到极致;欧洲人蠢,并把蠢发挥到了极致。”

败血症是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造成的,因为人体内的维生素最长时间只存在4个小时,4小时后,维生素将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所以必须及时补充。而蔬菜,水果中又存在大量的维生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经常吃水果和蔬菜的原因。

古代文献中就记载过当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在东夷的军队发动叛乱失败后联合人方,虎方等方国渡海逃亡寻找箕子;春秋战国时期齐王的君王就曾经常出海;秦始皇派徐福两次出海寻仙药;东吴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一万多人的船队出海来到当时的台湾岛等等。这说明古代中国航海的历史很早很长,而且船只众多。

在长期的航海实贱中,中国人面对航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系统的航海理论及实践知识,到了明朝时,这些知识已经趋于完善。正好,明成祖命郑和建立船队出海,扬威大明。这些航海的系统理论知识在郑和的船队中再一次发扬光大。首先,郑和在航‘海时要采购大量的蔬菜水果,而且每到一地休整时,也要在当地采购蔬菜,供船员兵卒食用。同时也用木桶在船上种植一些蔬菜,保证供应。由于在海上长时间航行蔬菜吃不完,也会腐烂。这时,郑和会命船员在海中捞取一些海产品食用,如海带,可食用的海藻,这些都含有维生素。当在深海航行时无法捞取海产品,船上携带的黄豆又派上了用场,黄豆本身不含维生素,但泡发成黄豆芽后,就产生了大量的维生素。同时郑和又携带大量的中药材及多名医官,一旦有船员兵卒生病立即治疗。实在因病无法远航的船员,郑和将他们送往航线上的一些国家请人照顾,并留给他们留一些盘缠和一张地图,地图标明了回大明的路线及下次船队回来的停靠点,让他们病好后回国。靠着这些措施和办法,郑和率领的船队闯过一次次难关,给世界各国带去和平和作的希望。同时船队中也没有发生大批船员因败血症死亡的案例,船队死亡的船员都是在讨伐海盗海匪及藐视大明的小国(如锡兰国)的战斗中阵亡的,这么庞大的船队能做到这些也是非常不简单了。

而郑和航海百年后,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线,出现几个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当这些航海家出海后,败血症便如影随行,原因是海上蔬菜无法保质,所以他们只带上面包和肉。后果可想而知,当达伽马回国时随带了大批香料和抢来的财宝,但三艘船上的船员大部份因败血症死亡。而麦哲伦的五艘船组成的船队跑的跑,翻的翻,只剩两艘船回到西班牙,而麦哲伦本人和一些船员死在与菲律宾岛土人战斗中,其余船员除回到西班牙的18人外,大部分都死于败血症。而哥伦布也好不了多少,除了一部分船员死于败血症外,他自己南辕北辙的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美洲大陆,而他到死都一直以为是印度。自从欧洲开辟新航线后,败血症就如魔鬼一样跟随着他们的船队,使他们不敢带太多的船员和船只,而出海的船员也生活在恐惧之中,很多船队都想出了现在看来很蠢很奇葩的方法对付败血症,败血症发病时,人浑身无力,有的船长就让他们统一到甲板上晒太阳,最后很多人晒的脱水而死。还有人认为只有让那些得病的人不停的干活,就能治愈败血症,结果很多船员累死了病无没治好,甚至还有人让得病的船员吃老鼠,因为老鼠不会得败血症,结果又造成了鼠疫流行,更多的船员死于非命,有的干脆把得病的船员放到一个岛上任其自生自灭。只到一个叫库克的船长在经过一些研究后在出海的船上采购了大量腌干菜和柠檬汁供船员食用,当船员实在难以吃下腌干菜时,就给他们喝柠檬汁。结果使一船的人平安回归,未死一人。后来人们从柠檬中提炼发明了口服维生素,供船员们食用,口服维生素由此诞生,也开始了欧洲的殖民时代。从欧洲开辟新航线到口服维生素发明并开始了殖民时代,这一百年间有上万命欧洲船员死于败血症,但客观上又使欧洲殖民时期推迟了百年。


车骑校尉


这个问题很无知,实际郑和的船队应该也发生过败血病,但是由于郑和不是远洋航行,是近海航行,而且航行的区域都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蔬菜和水果很容易补充,从随行船员记录看,船队经常靠岸上岸的,所以败血病没有欧洲船队那么严重,欧洲船队是远洋航行,所以发生败血病的概率高。郑和的航海记录是不完整的,甚至没有航海记录的概念,所以即使发生了败血病也没有得到记录,但是从后来明朝大臣上表要求停止航海的言语看,船员的死伤也很严重,应该有很多船员无厘头的死亡,当然这个原因很复杂,也可能是热带传染病,不排除是败血病!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印度和阿拉伯船队从唐朝的时候已经从波斯湾一带大规模航行到中国了,郑和有足够的经验借鉴的,中国人老是怪郑公公没有烧杀抢劫,只是一种历史错误认知,哈哈,郑和根本不是什么航海家,线路都是别人玩的熟的不能再熟了,连合格的旅行者都算不上,哈哈!

什么郑和吃豆芽避免败血病都是现代中国人编的,郑公公大脑应该没有那个概念的!比郑和更加早的阿拉伯和印度还有许多中国私人航海者,也没有发生过败血病,至少没有大规模发生过,所以郑和的船队如果没有大规模出现败血病也是正常的!


血山飞虫


两个原因,一是不靠岸航行时间短,补给容易,人体也耐得住;二是中国人会种菜,乐于在船上装蔬菜。


中国船员是碰上了好运气,因为中国人的天赋技能是种菜,特别是种豆芽。


欧洲的传统食谱里面其实很少有蔬菜,他们获取维生素C的主要方式就是依靠水果和一部分肉类食物。对肉食里面其实是含有维生素C的,当然是指牛羊肉这样的哺乳动物的肉。这些肉类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低,世界上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哺乳动物没几种,人就是悲催的动物之一。主要还是因为人类祖先的食物中本身有很多植物性食物,所以不需要自己合成也过的很好。


所以吃三成熟这样牛排的时候,实际上是可以补充维生素C。当然,在航海的船上,要保存新鲜肉类显然是不现实的,能多装点咸肉就不错了。还是面包。当然,这些食物里面并没有维生素C。


好了,那肉类不可以了,是不是可以带植物性食物的。其实只要是片菜叶子,里面的维生素C含量就挺丰富的,比如100克大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达到43毫克。每天吃上一两片,就不怕缺乏维C了。但是有个问题,菜叶子装到船上不行啊,别说两三个月,在热带区域两三天就完了。


至于说果子,也保存不了多长时间。其实欧洲人最初是带过柠檬汁的,只是为了方便长期存放要先煮开了。😓同时,还是用铜壶来煮,铜壶中的铜离子把橘子汁中的维生素C都破坏了。直到后来发现了既可以提供维生素C,又可以长时间存放的青柠檬(注意,是来檬,不是柠檬)。这才搞定了坏血病。


好了,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中国人会种菜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一片空地,中国人都能把它们变成菜园子。实际上,中国的远洋航行并不多,郑和的船队中的宝船,完全可以在船的空间里种植的一些速生蔬菜。这个确实也被记载中国的商船上有用木桶种植的蔬菜。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即便没有土壤,也能得到像绿豆芽这样的的食物。绿豆对大多说中国人来说都是熟悉的食物,这豆子携带方便,并且这种东西可以变身成绿豆芽。绿豆芽中就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有10毫克左右的维生素C,这个是可以满足海员的需求。


之前有文章曾经说,种豆芽获取维生素C这种行为不可行,因为成人每天要100毫克的维生素C,而豆芽提供的太低了。要想获得足够营养必须吃下几斤豆芽菜,这显然是乱玩数字游戏的行为。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推荐食用量不是最低食用量,二是即便脱离了维生素C,也不是马上就得坏血病。


先说推荐食用量,一定是完全保证不出问题的食用量,那是不是少吃一点就会出问题呢,显然不一定,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人为100mg/日。这RNI是啥概念呢,“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如果低于这个量,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出现缺乏症状。


再说,不同国家给的标准的真的不一样,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就是45毫克/日,或者300毫克/周,这个比中国的标准低多了。对,维生素C的热数量按周来算也是可以的。


因为人体中有很多部位其实都蓄积了大量的维生素C来执行一些生理功能,比如肾上腺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达到血浆含量的100倍,包括脑、脾、肺、睾丸、淋巴结、肝、甲状腺、小肠黏膜、白细胞、胰脏、肾脏、唾液腺等器官组织内的维生素C的含量也高于血浆中的维生素C 10至50倍。这些储备是有可能被机体用来应急的。


关于人类能忍受多长时间不摄入维生素C,其实也有过实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做过这样的实验,发现在吃无维生素C 饮食6-8周后会出现坏血病症状。在1960年代的美国,衣阿华州监狱的志愿者,能够忍受至少4周完全无维C的饮食。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只要有少量的维生素C供给,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在上述的两项实验中发现,每天吃10毫克的被试,与吃70毫克的被试在临床指征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只不过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稍低而已。也就是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每天补充10毫克的维生素C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看来,只要每人每天吃二两绿豆芽就基本满足需要了。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人类是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的维生素C缺乏的。更不用说郑和的线路并没有脱离陆地太远。这个时间,加上一些芽苗菜的供给,显然足以让郑和的船队再靠岸补给新鲜的食物了。


所以说呢,种菜这个天赋技能还是帮了中国人的大忙。只是,从中国出发横跨太平洋太远了,所以没有产生中国的地理大发现。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虽然有最低限度,但是不建议大家去挑战,还是按照中国的营养建议来吃够水果蔬菜哦。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Chapter 7: Vitamin C" (PDF). Vitamin and Mineral Requirements in Human Nutrition, Second Edition (PDF).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SBN 92-4-154612-3.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November 29, 2007.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7.


2.Pemberton, J. (2006). "Medical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Sheffield on conscientious objectors to military service during the 1939–45 w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35 (3): 556–558. doi:10.1093/ije/dyl020. PMID 16510534


3. Jump up to:a b Hodges, R. E.; Baker, E. M.; Hood, J.; Sauberlich, H. E.; March, S. C. (1969). "Experimental Scurvy in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2 (5): 535–548. PMID 49775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6 September 2008.


植物人史军


首先就要先明确这个医学常识:为什么人会得坏血病?

坏血病,又叫“维生素C缺乏阵”,病人通常是因为长期缺乏蔬菜水果,出现乏力贫血甚至四肢肿痛瘫痪等症状。严重时更危及生命。15世纪起的欧洲海洋航线上,蔬菜匮乏的欧洲船队,自然成了“坏血病”的重灾区。比如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船队,百分之六十的船员死于坏血病。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被坏血病折腾一路,最后只活下18人。对于当时补给有限的欧洲船队来说,“坏血病”就是无解难题。

不过,这么个无解难题,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几百年,即中国两宋年间,就已被中国船队完美解决。凭的却是中国人一项独家手艺:种菜。

劈波斩浪的航海征程上,居然可以种菜?的阿拉伯学者巴图塔的《游记》里,就生动记录了这奇景象:体魄巨大的中国海船,不但可以储存一年的粮食肉菜淡水。而且四层的甲板上,到处可见奇特的木桶,桶里除了栽培花花草草,还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几乎每天都不缺菜吃。欧洲船上谈之色变的坏血病?安心吃菜的宋朝船员表示:这真不是个事。

当然,这类种菜种船上的大场面,也多限于载重量强大的宋朝大船上。换成一支大小船只混杂,人员众多的庞大船队,“坏血病”也同样是考验。不过待到郑和下西洋时,应付这考验也毫无压力——不止靠种菜。

郑和船队的舰船载重量,比起两宋的海船,无疑是更巨大。虽说现代学者对郑和大船的体积争议颇多,但以出土文物估算,郑和大船的最保守体积,也在长61米宽13米排水量1170吨以上。当之无愧的15世纪全球海洋巨无霸。不单食物储备更充足,种菜也种的更高科技。以《流涯胜览》里记载,郑和的船队里,就有不少大船专门负责种菜,整个船上满眼都是菜。供应两万多人的伙食。

除了自己动手种外,郑和船队的咸菜腌制技术,也是大显身手。以《西洋番国志》的记载,每次郑和船队出航前,都要携带大量的盐酱,用于腌制咸菜。此外与没头苍蝇般开辟新航路的欧洲船队不同,郑和船队手中有精确的海图,沿途可以及时在港口停靠并补充给养。作为和平使者的他们,自然可以很容易买到新鲜蔬菜。而不像那些走一路抢一路的欧洲船队一样,为了抢几棵菜杀得头破血流。

如此一来,比起缺菜缺到牙出血的欧洲船员来,郑和的船队,不但可以一路轻松吃菜,而且咸菜与各国各品种新鲜蔬菜都能吃到。如此丰富的菜肴,自然可以轻松补充能量,把恐怖的坏血病,降到最低概率。而且就算不小心患上了坏血病,也难不住郑和船队强大的医疗保障——郑和船队配有医生一百多名,以《派涯胜览》记载,每一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良医,更有充足的药品储备。完全可以保障舰队以最健康状态,傲然劈波斩浪!

郑和舰队七下西洋的辉煌,同样有这“健康状态”的功劳。此情此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航海,曾经全方位领先世界的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