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什么七次下西洋?真的是为了找建文帝吗?

回忆我们的空城737


如果你是朱棣,你还派40艘大船,近3万人出海寻找一个废帝吗?

如果你都不会,像明成祖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怎么会?

所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根本不是去找废帝朱允炆,那是干什么呢?

有几种主流说法:一是扬我天朝国威。大明将元朝打败之后,朱棣有抢夺了侄儿的江山,但不管怎么说,明朝在当时还是世界强国,有必要炫耀一番。二是搞好海洋国家关系,实现睦邻友好关系。这都是政治上的看法,是出于政治需要,原因冠冕堂皇,尤其在明朝这个士大夫口舌厉害的国度,宣扬国威自然令人神往。

但是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这个规律才是看清问题本质的工具。我们以这个工具再来看看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1.朱棣的财政状况

在朱元璋建国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又爆发了靖难之役,战争即以为着消耗,朱棣夺取政权后,国家财政面临着十分危难的局面。再加上迁都北京,这项浩大的工程要是没有雄厚经济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而对于财政收入,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明朝,农业税是其主要来源。但是,大家知道,明朝的老朱皇帝是最疼农民的了,所以,农业税的基数定的很低,大概是三十税一。在明朝建立之初的两代,这些农业税维护庞大的帝国运转是可行的,朱棣都有力量建造40艘大船出海,这说明,农业税还能撑起一般性公共事务的开支。

但是,农业税缺乏弹性,一旦遇上灾害年度,就更加不得了,不仅税收收不上来,还要进行赈灾补贴,那国库就告急了。这还不要紧,因为国家还垄断了盐铁和矿山,从这里面,财政还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并且还不小。问题在于,朱元璋们不喜欢工商业,只爱农业,对工商业进行了打击和抵制,除了盐铁垄断,可以获取财政收入最见效的工商业却萎靡不前。这个矛盾无法解决,就意味着盐铁财政收入也是渴泽而渔。

这是朱棣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基础不厚实,他想干点啥都束手束脚。一个大北京建设就要花费万万巨的银子,如何维持这庞大帝国很多刚性的开支啊?所以,说白了,就是朱棣的国库差钱了,可是又不能明说我泱泱大国还差钱这样的话,所以,你懂的。

2.海外“马车”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项就是进出口贸易,或者叫海外贸易。不要以为只有咱现代人懂经济,古代人一点都不差,只是没有现在这样学术繁荣而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海洋里,人,尤其是掌握权力之人,必然会主动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去,自然也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朱棣不是傻瓜,为了弄到钱,也就想到了海外贸易这一块。

马三宝,也就是郑和,其实是一个阿拉伯人的后裔,姓默罕默德,会西亚地区多国语言,命运使然,让他成了个太监,但是幸亏遇上朱棣,让他的人生大写特写。朱棣任命郑和出海,当然是看中了他自身潜在的条件,君臣二人心有灵犀,于是就打着扬我国威,或者说寻找建文,不管什么旗号,反正其实就是去海外打开海外贸易路线,以换取更多银子的远航战略。

非洲,西亚,东亚等等,郑和走的路线很远,像郑和这样的船队阵势,在当时的全世界,估计没几个人见过,那一定是超级大国的范儿。很多所谓的国家,基本都还属于土著居民的部落民族,这和哥伦布出海遇到土著差不多。所以,郑和基本上一路虽有惊无险,没遇到过敌手。

现在有些西亚或东南亚的史料显示,郑和一行就是打击海外商人或者海盗对贸易路线的专断,其根本目的就是开辟海外贸易路线。

3.成果如何

这是朝廷上那些士大夫最为关心的问题,当他们手里的过年盘查是几斤从东南亚带回来的胡椒面的时候,心里那个恨啊可想而知。

郑和的远洋计划不是不可行,但是代价也很大,从七次远航结果来看,收入和支出没有成正比,支出远远大于收入。这并不是说明开辟海外贸易路线是错误的,而是说开辟海外贸易路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几代人慢慢去完成,不幸的是,中国历史上除了郑和之外再无郑和,使得这一具备雄才大略的远见卓识计划无限制搁浅。随着朱棣和郑和之死,明朝朝廷上那些士大夫立马废黜了远洋计划,朱棣及郑和时代开辟出来的贸易路线随着明朝经济政治的转向而冰封雪冻。

记住,只有傻子才会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找一个已经废了的皇帝。


青灯问史


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这只能说是附带任务,捎带着打听建文帝踪迹是有可能的,但要说寻找建文帝是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非常荒谬。


过去即历史


找建文帝?一开始可能有这想法,后来不过是个噱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