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我國摘得第1個國際奧賽化學金牌,沒上北大清華,讓人敬佩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世界上最具影響的中學生化學學科賽事之一,我國選手最初展現實力是從1987年開始的。

1987年7月,第19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在匈牙利舉行。中國化學會由王夔等教授領隊,組織和選拔了四名中學生前往參加,全部獲獎,創造了1金2銀1銅的歷史佳績,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四人中,來自福建省龍海第一中學(另一說:壠海中學)的蘇朝暉獲得金牌、王忠和潘煒獲得銀牌,賴熱獲得銅牌。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際奧賽化學金牌得主,蘇朝暉由此推開了化學研究的科學大門。

他為我國摘得第1個國際奧賽化學金牌,沒上北大清華,讓人敬佩

拿到國際化學奧賽金牌後,這位來自閩東南的小夥堅定地走上了化學學習的道路。

從高中畢業後,1987年9月,他不是進北大、清華深造,而是進入本省最著名的大學——廈門大學化學系學習。

四年後,那年7月,他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學業,獲得理學學士。

隨後在1992年1月,他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去了美國攻讀研究生。

在麻省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他勤奮學習,用了將近五年半時間後,在1997年6月獲得了理學博士學位。

接下來,他去了企業工作,從博士畢業後他在GE Plastics擔任Polymer Scientist,做了近6年的研發工作。

2003年7月,30歲出頭的他就依然捨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了,在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他為我國摘得第1個國際奧賽化學金牌,沒上北大清華,讓人敬佩


2004年,他獲得了吉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在2007年5月-7月兩個月期間,他去了日本做合作研究,在九州大學先導材料化學研究所擔任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2011年,因為培養研究生方面的突出成績,他獲得了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他培養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也屢屢獲得各種優秀榮譽。

2013年12月-2014年3月期間,他再度赴美,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作訪問教授進行合作研究工作。2014年也是收穫之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2017年3月-7月,他又去日本產業綜合研究所做了四個月的高級訪問學者。

自2003年回國後,除了三次短暫的出國訪問研究經歷外,蘇朝暉博士一直堅守在國內,奮力在基礎化學研究領域。

這些年來,他在聚合物微結構與相轉變的光譜學研究方面有較高造詣,主要致力於高分子表面科學、高分子納米結構、自組裝薄膜、生物大分子和納米顆粒的自組裝、振動光譜方法研究高分子的微結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如今,他繼續耕耘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科研一線,任高分子表面科學研究組組長、薄膜與微結構研究組組長,還兼任著《應用化學》副主編。

他為我國摘得第1個國際奧賽化學金牌,沒上北大清華,讓人敬佩



1、從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看化學人才的培養--王夔 嚴宣申--《化學教育》 1988年02期

2、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課題組長-主頁>課題組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