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人們在公共場合最害怕遇見的就是熊孩子,他們不顧自身安危,還會為他人帶來困擾,甚至還會妨礙公共安全。

熊孩子的腦回路讓常人很難理解,當人們為熊孩子的舉動皺起了眉時,熊孩子們反而會樂在其中。

當人們希望熊孩子背後的家長能夠管管孩子的言行時,卻發現熊孩子的背後站著一群熊家長。

他們眼神麻木地看著孩子作鬧,亦或是給孩子鼓勁兒,眼睛裡絲毫沒有公共規則。

案例:

小區裡出了這樣一件熊孩子“作妖”的事兒。當天小區門口開了一家甜品店,因為是新開業,所以做了很多優惠活動。

沒多久,小區裡的人們便排起了長隊。雖然人多,因為排隊的關係顯得也井然有序。

沒多一會兒,一位母子倆過來了。孩子嚷嚷著讓媽媽給自己買蛋糕吃,媽媽看了眼價格覺得很便宜,於是便帶著孩子排隊起來。

“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排了沒多一會兒,孩子便覺得有些煩躁了,無處發洩的熊孩子居然用力地推了一下前面排隊的孕婦,孕婦一晃神兒便被推倒了。

好在旁邊有扶手欄杆,孕婦的肚子沒有著地。但是被推這一下也把孕婦嚇得不輕。

陪同孕婦一起排隊的孕婦的老公見狀,非常氣憤,質問小男孩兒為什麼推人?

沒想到孩子笑嘻嘻的說,因為好玩兒。孕婦的老公聽後非常氣惱,便作勢要教訓一下小男孩。

全程沒有阻攔的孩子媽媽說話了,“你一個大人和小孩子叫什麼勁?再說看起來你老婆也並沒有什麼大礙。小孩子推一下能有多大的勁兒?

懷孕了就在家好好待著,沒事兒出來瞎逛什麼?”連珠炮似的回嗆卻惹惱了排隊的其他路人。

“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於是有圍觀群眾說,“孩子犯錯了,大人就得管。現在縱容溺愛,長大了有苦果子吃。

萬一這位孕婦身體出了問題,你們大人和孩子都吃不了兜著走。

小男孩兒的媽媽聽到大家紛紛指責自己自知理虧,便拉著孩子趕緊離開了。臨走時還不忘衝著人群大罵了一通,樣子像極了潑婦。

“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分析:

怎樣避免養出熊孩子?

(1)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這其中的規則分兩個方面,一方面孩子要懂得約束行為規則,比如說遠離一些危險的隱患,遵守社會規則等等。

另一方面,孩子要懂得約束人際交往中的規則,比如說保有分寸感,與人相處時能夠有行為界限。

(2)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當孩子能夠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是孩子就很少能夠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在孩子的成長中共情心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當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時,就很容易做出自私冷漠的舉動。

“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3)讓孩子為犯錯承擔責任

任何一種行為背後都有相應需要承擔的責任,當孩子意識到做錯事需要為其付出代價時,孩子在行為方式上就會有所收斂。

隨心所欲的行為表達,終究會惹出連父母也收拾不了的爛攤子。當孩子發現犯錯後也無需為此承擔後果,自然也就忽視了錯誤行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懷孕就在家好好待著”,熊孩子推倒孕婦,家長護犢卻惹惱路人

在孩子的成長期中,言行規範是一個需要父母尤為重視的方面。在孩子是非觀念以及道德觀還沒有形成時,父母對孩子產生的約束作用,有助於正確的行為習慣養成。

不過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並沒有對此有所認識,強烈的護犢心理,讓父母們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了極高的容忍度。

縱容和包庇極大地破壞了孩子行為準則的建立。大家對於熊孩子的出現有哪些看法呢?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