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清朝作為我國封建史最後一個王朝,由於距離我們年代稍近,加之近些年一些清宮劇的播出,使我們對清朝有種特殊的喜歡。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執政的王朝,統治中國竟然長達270餘年。當然,這與清朝統治者的開明思想和觀念是分不開的。就在這浩蕩歷史長河中,離不開我們廣大漢臣兢業輔助。下面,為大家帶來為大清基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

1、範氏家族

代表人物:范文程、範承謨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范文程(1597年—1666年),清朝開國元勳之一。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聖祖四代帝王,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在計取中原、籠絡漢人、緩和民族矛盾、發展經濟上作出突出貢獻。曾任議政大臣、大學士等職,被視為文臣之首。

範承謨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範承謨(1624年-1676年),大學士范文程次子,進士出身,官至浙江巡撫。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請免賦,賑災撫民,漕米改折,深得當地民心。後升任福建總督。三藩之亂時,範承謨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終堅守臣節。康熙十五年(1676年),範承謨遇害,朝廷追贈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諡號“忠貞”。

範承勳

範承勳(1641年-1714年),范文程第三子,三藩之亂時,曾督運糧餉於湖廣、雲南,有功勞。於康熙二十三年,擢內閣學士。後歷任雲貴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八年,任兵部尚書,加授太子太保。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康熙為範承謨題字

孫輩:

  1. 範時崇,範承謨之子,康熙年間歷任福建按察使、廣東巡撫、閩浙總督、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等職。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範時崇行書七言詩

  1. 範時繹,範承勳之子,雍正五年任鑲白旗漢軍都統並署理兩江總督,後來歷任戶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
  2. 範時捷,范文程之孫、範斌子。歷任鑲白旗漢軍都統、固原提督、陝西巡撫。先後受年羹堯、從兄範時繹牽連被罷官。乾隆二年(1737)以病召還,授予散秩大臣。
  3. 範時綬,范文程之孫,乾隆年間任湖南、江西巡撫,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吏部侍郎;官至左都御史、湖北巡撫、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
  4. 範時紀,范文程之孫。乾隆年間歷任廣東按察使,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工部、戶部、禮部侍郎等。

2、張氏家族

代表人物:張英、張廷玉、張廷璐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大學士張英故居——安徽桐城六尺巷

張英(1638年—1708年),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進士。康熙十六年入值南書房,後來歷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將張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等職。

張廷玉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在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雍正帝即位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任職期間,完善了軍機處制度。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諡號“文和”,乾隆遵照先帝遺旨使其配享太廟,成為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璐

為大清基業作出貢獻的五大漢臣家族(一)

“榜眼”張廷璐書法

張廷璐(1675年-1745年),張英第三子,康熙五十七年高中會試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遷侍講學士。雍正年間,累遷河南學政、江蘇學政、禮部侍郎等職。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鄉試,後辭職還鄉,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後進楷模”。

張若溎

張若溎(1703年~1787年) ,大學士張廷玉之子,雍正八年進士,後授兵部主事。歷任員外郎中,升御史,官至刑部侍郎,後拜左都御吏、山東學政,總裁四庫全書館等職。

張若靄

張若靄(1713—1746),張廷玉之子,雍正十一年癸丑科殿試中二甲第一名進士,未散館特授編修,後乾隆帝親授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併入值南書房,官至禮部尚書,襲伯爵。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