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史最后一个王朝,由于距离我们年代稍近,加之近些年一些清宫剧的播出,使我们对清朝有种特殊的喜欢。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统治中国竟然长达270余年。当然,这与清朝统治者的开明思想和观念是分不开的。就在这浩荡历史长河中,离不开我们广大汉臣兢业辅助。下面,为大家带来为大清基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

1、范氏家族

代表人物:范文程、范承谟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范文程(1597年—1666年),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在计取中原、笼络汉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经济上作出突出贡献。曾任议政大臣、大学士等职,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承谟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进士出身,官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谟遇害,朝廷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贞”。

范承勋

范承勋(1641年-1714年),范文程第三子,三藩之乱时,曾督运粮饷于湖广、云南,有功劳。于康熙二十三年,擢内阁学士。后历任云贵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八年,任兵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康熙为范承谟题字

孙辈:

  1. 范时崇,范承谟之子,康熙年间历任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闽浙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范时崇行书七言诗

  1. 范时绎,范承勋之子,雍正五年任镶白旗汉军都统并署理两江总督,后来历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
  2. 范时捷,范文程之孙、范斌子。历任镶白旗汉军都统、固原提督、陕西巡抚。先后受年羹尧、从兄范时绎牵连被罢官。乾隆二年(1737)以病召还,授予散秩大臣。
  3. 范时绶,范文程之孙,乾隆年间任湖南、江西巡抚,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吏部侍郎;官至左都御史、湖北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4. 范时纪,范文程之孙。乾隆年间历任广东按察使,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工部、户部、礼部侍郎等。

2、张氏家族

代表人物:张英、张廷玉、张廷璐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大学士张英故居——安徽桐城六尺巷

张英(1638年—1708年),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康熙十六年入值南书房,后来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职。

张廷玉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在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任职期间,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乾隆遵照先帝遗旨使其配享太庙,成为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璐

为大清基业作出贡献的五大汉臣家族(一)

“榜眼”张廷璐书法

张廷璐(1675年-1745年),张英第三子,康熙五十七年高中会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年间,累迁河南学政、江苏学政、礼部侍郎等职。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乡试,后辞职还乡,被称颂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

张若溎

张若溎(1703年~1787年) ,大学士张廷玉之子,雍正八年进士,后授兵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升御史,官至刑部侍郎,后拜左都御吏、山东学政,总裁四库全书馆等职。

张若霭

张若霭(1713—1746),张廷玉之子,雍正十一年癸丑科殿试中二甲第一名进士,未散馆特授编修,后乾隆帝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并入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