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臨帖有一段時間了,總感覺寫的不到位,請各位老師指正一下可以嗎?

魯刀刀


從你的字來看,基礎很好,裹鋒運筆,從容自信,筆畫乾淨,從容流暢。

(題主作品)

但與趙孟頫的《道德經》一比較,問題又很明顯。

1、用筆不精

小楷雖小,五臟俱全,一筆之內,起筆、中間走筆、收筆,一個動作不能少,缺一個馬上就會反映到字形上。

(趙孟頫原作)

以“其”下面一橫、“或”上面一橫為例,你的筆法交待不清,下筆即走,缺乏提按,對比原作可清晰地看出。

2、結體不穩

趙孟頫的《道德經》結體穩重,端莊秀美,你的字整體上都右揚過度,左低右高。

很多字臨得也不到位,比如“常”“淵”等字,筆畫或漂浮、或凝滯,字法不到位。

3、氣息不暢

趙孟頫的《道德經》雖是小楷,但輕重、粗細、濃淡等矛盾對比手法運用較好,氣息流暢,靜穆而大氣,典雅而含蓄。

你的字則顯得呆滯而凝重,少變化,字是靜態的。

(原作局部)

建議:

1、靜心。寫小楷,心先得靜下來。趙孟頫、文徵明等人的小楷精品,為什麼多出自晚年?因為此時他們已看透世事,心態平靜,如此才能創作出精品。

我們練習小楷也應如此,不可在時間緊迫、心浮氣躁的情況下臨帖與創作。

(文徵明《草堂十志》)

2、緩筆。小楷字形雖微,但用筆最要精到,起、行、收三段,一個不能忽略,故行筆要“緩”,不可信筆疾書,而應筆筆送到。

3、精臨。你的字具備較好的基礎了,缺的是精。要對照原帖,找出寫得不到位的字,重點臨習,分類突破。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趙孟頫《道德經》局部)


千年蘭亭


你臨趙孟頫小楷還是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還缺少一個精臨的階段,字裡行間還是寫得有點急躁,那怕小楷高手也需“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

我先將你寫的小楷習作截圖標示一下,指出

不足的地方你參考一下:首先是筆劃不精,圖中…“也"、“見"等字的出鉤角度偏差較大,下圖是趙孟頫的小楷,放大效果比較一下…

很明顯…出鉤應該垂直向上,而你出鉤角度是向右上45度角。

其次,筆劃稍為多一點的上下結構的字,寫得不到位、不穩。如“常"、“無"、“實”、“得"…等等結構問題。(下圖趙孟頫小楷)

對比一下,還有一定的差距。

再看“實”和“得”,趙孟頫是寫得很動感的,單字看有點站不穩,但整體平衡,趙孟頫

是在嫻熟的功底下…書寫時自然留露的天然意趣,你在還沒有理解領悟此帖神采時,還不如直接把它臨寫平正。

建議:

1.先克服筆劃問題,不要整篇幅抄寫。從單字精臨開始。先挑兩個單字重複臨習,直到臨象了再換兩個。一定要“吃”透才換臨。

2.檢查一下自已的執筆有沒有問題,小楷的執筆書寫時儘量筆桿呈垂直狀態,才便於將力傳到鋒穎,因為小楷毛筆毫尖相對尖而細。

3.一段時間練好筆劃和單字之後,就練習組合字。這是練習小楷行氣,即字與字之間的連貫性。剛開始組合字不要多,三四個為宜…逐步增加。

4.練習好組合字之後,就將練習增加到一行兩行三行,看效果增加行數。這種練習就是練章法,練行氣、練神韻。

學習書法就將書法當作一輩子的愛好,切不可急功近利。因為學習書法的過程,本身就是身心有益的收穫過程!書法也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需要找對方法循序漸進…堅持、堅持再堅持!


許悅愛書法


無他,臨精!





明中書畫院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以我拙見畫竹跟寫字是一個道理。時間是做事的重要元素,需要日夜不停的琢磨打造總結,再打造再總結……即使臨遍天下名帖臨得惟妙惟肖,也不一定能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但臨摹是基礎,需要很大的量才能出現質的變化。有時臨著臨著似乎是生了,但這卻是另一個更高的熟的境界(現在拿出你半年前的作品,一定會看出些不一祥,三年前的更為明顯。)這忽然讓我想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其實寫字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過程,從生到熟再從熟到生,不停的否定自我,以追尋心中那個階段性的完美。以上僅為本人拙見,切勿當真,奉上作品一副望與君共勉。




孤獨客頑石


繼續寫,平常多練氣!呼吸以勻緩為佳!但行正道,莫問前程![祈禱]


國學新論


你寫得已經很好了,但要從認識的提高中實現臨帖水平的提高,1,思考,帶著問題去思考 2、練習,圍繞新的書寫習慣的形成去練習 3、對比,一次一個目標地去和原帖對比 4、不要急於求成。


陶然忘機


筆畫相當於骨架,長短、疏密、大小、佈局、紙質墨質運筆速度等等,都是緊密相連的,心中有數才行,不能刻舟求劍。


用戶2859511941785


一定要堅持多寫多練,相互比較,把書本的東西化成自己的東西,定能成果!!!


好聲音河南賽區高正寬


沒有深入生活,多發現新鮮事,產生靈感,也就是想寫了,才有的寫,不能一個人在家裡鳴思苦想。


三生40250241


臨不如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