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出身於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隨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瓏嬌小,就取名小小。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


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可惜好景不長,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就相繼謝世,蘇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舊院裡,睹物思人,易引起傷感的情緒,於是變賣了在城中的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在那時,錢塘市由於交通便利,市區已相當繁榮,而城西錢塘湖一帶卻是一大片荒涼的沼澤地,這裡青山環繞,碧水盈盈,雖然未經開發,風景卻十分宜人。蘇小小與賈姨在湖山深處的松柏林中築下一雅緻的小樓,開始接待名人墨客。

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後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跟隨。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裡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妓。


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慢慢更是出落得美麗動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很多人聽說她的名字之後,紛紛登門拜訪,很多達官貴人都希望可以贖小小為妾,可是蘇小小卻不為所動。此時的她也正是做夢的時間,她希望自己可能找到一位情投意合的公子,可以相伴共度一生。

緣分就這樣悄悄來臨,在一個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的時節,蘇小小乘著一輛青油車外出踏青。身名門的少年公子阮鬱也正好在西湖遊玩。小小對阮鬱一見鍾情,她不想讓自己錯過這段緣分,情急之下,脫口唸出了一首古樂府:妾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阮鬱看到貌美的小小,早就已經萬分傾心,明白小小的歌中的意思後,簡直是欣喜若狂,馬上就來求見蘇小小。剛一進門,他就發現院中已站著一個人,仔細一看,原來是蘇小小,她洗盡了鉛華,披一身素衣,站在那裡仰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滿月,兩顆晶瑩的淚珠掛在她長長的睫毛上。阮鬱一見,心中痛愛至切,悄悄上前,伸出兩臂,擁住了蘇小小小巧的身軀。阮鬱抱起蘇小小走入臥房,度過了溫馨纏綿的下半夜。阮鬱驚異地發現,這個名滿錢塘的詩妓,竟然還是一個噗玉未雕的處女呢!

自此後二人每日詩情畫意,遊山玩水,好不快活。

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好景不長,很快阮鬱的家人知道了阮鬱與蘇小小交往的事情,阮父大怒,在信中責令兒子馬上回去。在那些封建衛道士的眼裡,蘇小小隻是一個煙花女子,怎麼能高攀世家子弟呢? 所以阮鬱接到信之後,聰明的蘇小小就已經預見到以後會發生的事情,她萬分傷心,可是卻無能為力。在送別了阮鬱後,蘇小小大病了一場。

幸好她還不是愛鑽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有了與阮郎的那一段幽情,蘇小小再也無心傾情與誰了。她與客人仍然僅限於品茗清談,偶爾置酒待客,或獻上一曲清歌,絕不留宿客人。好在能在這裡登堂入室的客人也都是文雅之士,並不會有過分的要求。


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湖濱她見到一位模樣酷似阮鬱的人,卻衣著儉樸,神情沮喪,聞訊後才知此人叫鮑仁,因盤纏不夠而無法趕考。她覺得此人器宇不凡,必能高中,於是主動提出為提供錢物上的幫助。

鮑仁自然是感動不已。蘇小小變賣了一些貴重首飾,給鮑仁打點了行裝,送他上路,鮑仁頻頻叩謝,感激地說:“千秋高義,反在閨幃,芳卿之情,銘記在心!待我有成之日,必來叩謝恩人。”

觀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聽人說起蘇小小的豔名,自己礙於身份不便親往西冷橋畔拜訪,就在湖濱酒樓備下酒席,差人前往蘇家請蘇小小來見。結果蘇小小卻不去,孟浪生氣,讓人把蘇小小拿來問罪,想羞辱蘇小小,結果蘇小小說,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為愛情痴守一生的一代名妓蘇小小


一首詩讓孟浪折服,不但沒有問罪還為之讚佩不已。

就在次年春上,蘇小小受了些風寒,因調治不及,加之心境憂鬱,年僅二十四歲的她竟就這樣香消玉殞,魂飄九霄了。 這時鮑仁已在京城金榜題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錢塘,專門趕到西冷橋畔答謝蘇小小,誰料卻正趕上她的葬禮。鮑仁白衣白冠撫棺大哭,繼而遵照蘇小小對賈姨的囑託,把她安葬在離西冷橋不遠的山水極佳處,墓前立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

後來,諸多到錢塘的文人騷客都自願到蘇小小墓前憑弔,於是當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個“慕才亭”,為來弔唁的人遮蔽風雨,亭上題著一副楹聯:千載芳名留古蹟,六朝韻事著西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