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大多好傳誦三貞九烈,卻鮮少有人稱讚風塵女子。而蘇小小,南朝齊時的錢塘第一詩伎,卻引得無數才子競折腰。

有人說,她是唯美版中國“茶花女“的存在,雖然23歲就在無比浪漫的西子湖畔香消玉殞、華美離世,但這或許也是,上天對她最好的成全。

1 父母雙亡,淪落風塵

蘇小小原本是南朝齊時,錢塘一戶殷實的商人之女,也曾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自幼年起飽讀詩書。

然而好景不長,在她年少年時,父母親便相繼離世,無常的命運讓她淪為歌妓。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雖為歌妓,蘇小小卻極愛詩詞歌賦,於是常與文人雅士來往,以詩會友。相貌美豔,再加上氣度風雅,蘇小小一時間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久而久之,便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伎。

那時的西湖,景色秀美,山路曲折迂迴,她便請人制作了一輛精巧的油壁香車。行走在西湖邊,時常引來無數旁觀者,蘇小小旁若無人,一路吟誦:

燕引鶯招柳夾途,章臺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女子,慕名而來的男子自然絡繹不絕,但蘇小小都不為所動。

據說當時的富豪錢萬才,望著她嬉皮笑臉地說,

蘇小小,只要你嫁給我了,從此能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他一邊說還一邊從衣兜裡掏出一個首飾,準備給其戴上,沒曾想蘇小小手指定格在琴絃上,鼓著腮幫,雙眼瞪著對方的鼻子,說,


滾開!本小姐沒興趣!

錢萬才這被罵,站了起來,從另一個衣兜裡摸出了一把銀子,“嘩啦”一聲放在桌上,轉身就走。剛出門,後邊的銀子被丟了出來。

老鴇賈姨媽勸她:“不妨尋個富貴人家,終身也有了依靠”,蘇小小回到: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豈在財貌?更何況我愛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豈不從此坐井觀天!

蘇小小,雖為女子,卻也有著男子所不及的才華與瀟灑,不屑物質重感情,這樣的女子,就算現在也是不多見的。

2 偶遇夢中的情人阮鬱

一天正午,蘇小小在西湖邊上游玩,無意間發現自己的倒影旁,一張英俊的面孔晃了一下。她扭頭一看,沒人,以為是自己的幻覺。

突然,一雙手矇住了她的雙眼,她轉過身本想給對方一個耳光,對方笑著說,我是阮鬱,你不認識我,我早就聽過你的芳名,能交個朋友嗎?蘇小小嫵媚一笑,點了點頭。

蘇小小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遇到心愛之人,自然不會錯過。當天,阮鬱到蘇小小處拜訪,便受到美人的禮遇。

蘇小小從此與阮鬱形影不離,每日共同遊山玩水,觀花賞月,便有了那句: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

隨後由賈姨媽作主,選了黃道吉日,兩人辦了婚事。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收到阮鬱成婚的書信,父親阮道氣得直拍桌子,“堂堂宰相之子娶了歌妓,豈不丟人現眼”,於是謊稱自己生病,藉機召回阮鬱並將其軟禁起來。

有情郎一去不返,不知內情的蘇小小想思成疾,她只能吟詩以解愁悶:“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但終未得見,最後病倒。

正如《紅樓夢》裡的那句: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誰不想嫁個家境好的正經人家,可天不遂人願,最終卻還是淪為了風月女子。

雖然對阮鬱的思念從未斷過,但幸好蘇小小不是愛鑽牛角尖的人,隨著時間流逝,她很快解開心結,活回自己。

3 機智化解孟浪刁難

雖然淪落為風塵女子,蘇小小卻自知自愛,即使達官貴人前來,蘇小小也不卑不亢。

據說,上江觀察使孟浪到錢塘時,因久聞蘇小小盛名,便差人前請蘇小小來見。誰知蘇小小生性高傲,委婉拒絕。但哪知孟浪數次相邀,蘇小小無法推脫,才不耐其煩的動身前去。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此時的孟浪,早已有些惱火,堂堂觀察使,竟被區區一個詩伎戲耍。於是他打算當場為難一下蘇小小,於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一首。

蘇小小淡定自若,微微啟唇應道:

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

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短短几句,便展現了自己的膽識與才情,孟浪發現這女子果然名不虛傳,此後便對其又多了幾分欣賞。

蘇小小敢作敢為,不慕權貴,遵從內心,活得肆意灑脫。

4 資助窮書生鮑仁

蘇小小雖是一介女流,卻也是仗義之士。

那年秋天,蘇小小正在湖畔邊散步,看到一位少年神情沮喪的男子,身形很像阮鬱。得知他因盤纏不夠而無法進京趕考,蘇小小就自掏腰包,幫他達成心願。

而當年的窮書生鮑仁不負所望,終於金榜題名,被封為滑州刺史。赴任途中,經過錢塘縣,想著去看望昔日恩人,誰成想,趕上的卻是恩人的葬禮。

原來,就在鮑仁離開的第二年,蘇小小突感風寒,又因積鬱成疾,年僅二十三歲,就魂飄九霄了。

臨終前,蘇小小對乳孃交待:我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負一生愛好山水。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鮑仁顧不得顏面,撫棺慟哭,感覺恩情無以為報,於是遵照小小的遺願,將她葬到西湖西冷橋畔。

自古紅顏多薄命。原來,小小是個至情至性的女子,阮鬱的辜負成了她心裡過不去的坎。久而久之根深蒂固、病入膏肓。一次小小的風寒,就讓她魂斷西冷橋。

4 此情可待成追憶

蘇小小從萬千痴男怨女的情世裡脫身,活出一抹自己的顏色。

從不少事例中可以看出,蘇小小不是那種隨叫隨到的煙花女子。她多才仗義,不卑不亢;不傾慕錢財,重情重義,對於愛情至死不渝。

佳人雖逝,但數百年來,眾名人雅士對她念念不忘。

詩人李賀曾懷念蘇小小,寫過《蘇小小墓》詩篇。在李賀心目中,蘇小小如同《山鬼》中的神女一般,是集了山水風物之靈氣為一體的女子。

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一抔黃土埋,卻留香如故

溫庭筠有《蘇小小歌》雲: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酒裡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

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白居易更有詩云: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清代詩人袁枚亦是其中的一位,收藏有私章一枚,上刻“錢塘蘇小是鄉親”。

餘秋雨在其《西湖夢》中的論述:

與這種黯淡相對照,野潑潑的,另一種人格結構也調皮地擠在西湖岸邊湊熱鬧。首屈一指者,當然是名妓蘇小小。

嬉笑怒罵狂放一生的李敖,來到杭州,也曾說過:若要定居於此,便想死後在蘇小小墓碑旁,給自己留個地兒。

或許蘇小小更是文人墨客的一個夢,在他們失意時,都幻想著有位像蘇小小般的姑娘出現,不嫌棄自己卑微、貧窮,反而解囊相助,激勵、欣賞自己。

如果說,現實是冷酷無情的,那麼蘇小小就是一個令人感到溫暖的夢。

作者簡介:林之眉,皓然成長、推麼推文化傳媒簽約作者。 獨行的詩人,痴迷的語者。寫貼近靈魂的文字,給你力量,為你療傷。

首發:推麼推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