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網課“罵老師”,自詡客戶。教育豈能當成花錢買知識?

3月12 日,一則學生罵老師的視頻,在網絡中傳播。視頻中,學生自認為老師侮辱了自己,在視頻的幾分鐘裡,學生用方言辱罵教師!據相關媒體報道,今日,該學生已被暫停網課!

學生網課“罵老師”,自詡客戶。教育豈能當成花錢買知識?


聚焦事件:

起因:山東某高三學生因上網課遲到、多次提醒仍不提交作業。遭到新東方老師的批評,該學生認為是侮辱自己!從而開始8分鐘的辱罵老師。在辱罵過程中,該學生多次用方言爆粗口,一副顧客就是上帝的神態,事件被爆網絡後,學生及家長已向老師道歉!

學生網課“罵老師”,自詡客戶。教育豈能當成花錢買知識?


事件分析:

學生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上課遲到、不交作業、最嚴重的是:公然辱罵教師!而出現事件的學生心理上,無非是認為此老師非學校的班主任,是自己輔導班的老師!其次,學生網課時間旁邊沒有其他人,自認為不是公開領域,只有同學都看著自己,面子上認為過不去!從而發展成辱罵教師這一嚴重問題!

家長在此事件中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養不教、父之過!孩子問題的本身,可能還源於家長的日常教育,孩子去輔導,當著孩子面來抱怨學費貴、花錢多情況在很多家長身上都有體現,家長對教育的不尊重感,從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認為:去輔導班就是花錢買知識的心理!


學生網課“罵老師”,自詡客戶。教育豈能當成花錢買知識?


而反觀輔導機構:多年來良莠不齊,因為怕失去生源,所以對孩子的問題多數選擇聽之、任之,多數實行捧愛教育!沒有嚴格的學習要求,最大的恐嚇就是告訴你所在的班主任!所以也從一定程度上助長學生的氣焰!

如何轉變:

事件的發生不僅給學生和家長提了個醒,要明確師生關係,要把尊重師長的傳統文化概念引入平時的學習教育中,要確定知識是無價的,這一根本認知!

而輔導機構,也應該從新審視問題所在,為了生源無可厚非,但保證生源的同時,如何保證質量才是根本!因為口碑才是生源的關鍵,沒有一個家長送孩子輔導是為了讓孩子頤指氣使的,而是操心他的學業!只有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受到更多家長的歡迎!

【本文由豫青在線原創,獨家觀點,禁止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