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被田文镜解雇后,邬先生的离开哪里是什么慌忙离开?那是开开心心的带着如月赶紧离开,只要离开田文镜邬先生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邬思道当年向雍正半隐的承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半隐哪里有全隐自由?凭借邬先生的智谋手段哪里会饿死,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松弄点养老钱。之所以赶紧离开是邬先生知道雍正快到了,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是否走的时候带着如月不清楚,如果带着如月是邬思道习惯留的后手。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邬思道半隐的由来

邬思道作为雍亲王胤禛夺嫡团队的核心人物几乎所有的谋略都出自他的手笔:揣测圣心,让胤禛一步步进入康熙的视野;打击八爷党,让对手苦不堪言;在康熙驾崩的晚上一旦没有传位四王爷,甚至谋划武力政变协助胤禛登基的策略。可以说雍正走向帝王之路背后的阴谋诡计,邬思道是一样没有拉下。所以在高福被高毋庸鸩杀后,邬思道就防着将来兔死狗烹的事发生。这些情况邬思道在十三爷与他送行的时候都说过,但是老十三当时还不服。


所以当雍正登基晚上回府的时候邬思道就立马改了称呼,称雍正为皇上。除了拍马屁以外还有就是为自己即将谋划半隐的事打下基础。雍正回府后一进门就问邬先生在哪儿,这让邬思道心中警铃大作。所以一定要在雍正下决定(处理邬思道)之前改变雍正的主意。于是求生欲极强的邬先生先用自己是三不可用来表示自己不会当官;然后剃刀自己安排十三爷带领五路互不统属的军队,警示雍正不要轻举妄动;最后动之以情,通过回忆君臣十五年的相处来恳求雍正自己“半隐”。所谓半隐就是把自己置于雍正的视野范围内,还可以通过充当雍正心腹官员的幕僚赚一些养老钱。所以邬思道才会在李卫和田文镜这几个雍正心腹身边谋差,主要是让雍正放心。PS:但是这事田文镜并不知情。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邬思道以八千两幕酬为由逼迫田文镜

离开京城后,邬思道首选的半隐的目的地是李卫处。之所以选李卫,这里面大有文章。第一、李卫是雍正的绝对心腹,既然承诺了半隐那么在李卫身边雍正绝对放心。况且身边还有哟工作派来的密探如月姑娘。其次、雍正与李卫交情深厚:爷俩也曾经在高福死后交过心,确认过李卫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邬思道在李卫这身份超然,宛如家人一般非常逍遥快活。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但是邬思道心里清楚,光这半隐也不是自己的目的怕也不安全。所以邬思道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还是要全隐,彻底离开雍正的视线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有些手腕在李卫碍着私交不好施展,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在奉旨查办诺敏案的田文镜的身上。此时的田文镜正在苦恼,虽然知道诺敏捣鬼但是无从下手。就在这个时候邬思道让李卫带自己来到田文镜身边替他解决了诺敏案的迷局。让田文镜看到自己能力的同时提出如果田文镜升任督抚,邬思道需要八千两银子的幕酬可充当田文镜的幕僚。对于田文镜来说邬思道确实是大才,而且那八千两确实还是升任二品总督或者巡抚后才付款当然愿意了。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其实这都是邬思道的套路,说白了就是同八千两幕酬套住田文镜。他知道田文镜是个清官,也知道即便升任督抚后田文镜即使加上养廉银年收入也不足两万两。要八千两就是逼着田文镜辞掉自己,以为巡抚衙门那么多人剔除8000两根本不够开销。


田文镜果然升任河南巡抚,被邬思道逼着讨债一怒之下开除了邬思道

当时答应邬思道时田文镜还不是河南巡抚,所以敢答应先过儿诺敏案的坎儿再说呗。但是升任巡抚后发现每年几千两银子的俸禄加上一万五千两的养廉银养活一个衙门的人后根本没有8000两银子给邬思道。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当田文镜给邬思道诉说自己巡抚衙门人多没钱时,邬思道可真能拉下脸要钱。反正你不给我不行言外之意就是逼着田文镜开除自己。

“那我管不着,你没有那么大的塘就不要养这么多鱼嘛。总之,我的钱你得给”

这话逼得二品巡抚田文镜无可奈何,只得给钱然后打发他走人。

“罢了你这条鱼太大,我养不活了。来人从昨天的五千两银子中拿四千两然后打发他走人”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小结:

邬思道终于逼着田文镜辞掉了自己,还不忘挖苦对方“这可是你让我走的啊”。言外之意就是雍正知道了也没事,毕竟不是我主动要走的。至此,邬思道的布局实现了从半隐到全隐的过程。随后雍正圣驾到田文镜要去追,雍正也只能无奈的说算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