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欺騙從自欺開始,教育始終是還原本真

《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唯有弄清我是誰的人功成名就,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三藏,一句“貧僧唐三藏,來自東土大唐,去往西天,拜佛取經”完美的解釋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三觀,為後代勵志奮鬥的楷模。

人貴有“自知之明”,欺騙從自欺開始,教育始終是還原本真

法門寺 大願地藏王菩薩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要弄清“我是誰”這個偉大的哲學謎題,愛生活愛學習的你應該聽過一個叫“小和尚賣石頭”故事,您信了嗎?故事的大概情節是這樣的:

一天,一個小和尚跑過來,請教禪師:“師父,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禪師說:“你到後花園搬一塊大石頭,拿到菜市場上去賣,假如有人問價,你不要講話,只伸出兩個指頭;假如他跟你還價,你不要賣,抱回來,師父告訴你,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庭主婦走了過來,問:“石頭多少錢賣呀?”和尚伸出了兩個指頭,主婦說:“2元錢?”和尚搖搖頭,家庭主婦說:“那麼是20元?好吧,好吧!我剛好拿回去壓酸菜。”

第三天早上,在古董店一個人說:“2000元就2000元吧,剛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小和尚聽到這裡,倒退了一步,非常驚訝!

第四天一早,小和尚又抱著那塊大石頭來到了博物館,有人說:“我是要給你200000元!”


人貴有“自知之明”,欺騙從自欺開始,教育始終是還原本真

螃蟹身上的繩子,可以帶水分賣出螃蟹價格,一定沒人食用

類似的雞精故事還有:稻草繩綁在什麼上就按什麼價格買掉。螃蟹身上的繩子,可以帶水分賣出螃蟹價格,一定沒人食用,最終被丟進垃圾桶。沒有自知之明的繩子,往往真的認為自己是螃蟹了,陪襯了別人埋沒了自己。

人的慾望有兩種,一種叫外慾,一種叫內欲。實際上杜撰這兩個故事的所謂“教育家”、“導師”,與佛教、國學、哲學沒有絲毫關係,為了不可言喻的目的分別激發了痴人的內慾望和外求索。外慾:貪於世事,外求貪名求利,對名利取之無度,整日奔波於名利之中,於是而生煩惱,身心疲憊。內欲:探宇進修,求索真理,自以為無所不知,總是找人爭執辯論,不虛心 不請教,以至煩惱而生。


社會有一套衡量體系,真正的價值還是本身。

玉,美石也,聖,賢人也,玉經大地洗理至美,人因見賢思齊強大。無論和尚手裡的石頭在他人的眼裡怎樣評價,成為商品的那一刻,金店銀樓的掌櫃都會取下編織成中國節的繩編,根據等級衡量,容不得摻假水分。在內行的圈子裡,矇騙不了長眼的人。

奸商因狡詐得一時之利,尖商確以坦誠鋪墊大商道。在歷史的長河中,縱覽百年基業的品牌無不以誠信為本,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信為道元功德母 , 長養一切諸善法。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切謊言最先相信的都是自己,綁螃蟹的繩子離開螃蟹的瞬間必然一無是處滿身腥臭,成為垃圾。

誠信是銘刻給自己的篤行,自欺也是從自己相信開始。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從弄清楚我是誰,我要成為誰開始?石頭和草繩的蛻變或許很難,但是人的成長簡單且任重道遠,人的成長是見賢思齊勵志篤行等我們相信的那些名言警句,貴在自律堅持。在從量變到質變的路上,或許看不到黎明前的曙光,只有登頂時刻鳥瞰八方才知堅持的意義。

人貴有“自知之明”,欺騙從自欺開始,教育始終是還原本真

鑑定自我 自律堅持 不做兩棲青蛙

我究竟是誰?我只是我要成為的社會角色。在家我是兒女是父母是兄妹;在工作中,是職員是老闆是客戶,總有一些楷模供人倡導,總有些我所敬畏的賢良,他的光環有鍍金的作用,是人從量變到質變的登頂柺杖。

我是誰?

我是去偽存真的本我,我要成為的角色。往往人因慾望迷失方向,懈怠懶惰何嘗不是一種慾望?

我是誰?我就是我要成為的那個社會角色,或者說是我成為我的過程。

我是誰?我是印證我信念在路上的登山人。山有多高,山有多美,只是一個傳說的印證過程。



正經一本每日一篇正解實用國學文化

分享國學、哲學、心理學、社會行為學正能量;

關注個人成長、團隊建設,共同探討修為之道。

歡迎添加關注,評論、分享、留言、探討、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