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


“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懂历史的小伙伴估计对这段话很眼熟,这是对苏武牧羊故事的记录,也是典故“鸿雁传书”的出处,鸿雁传书是古时候人们“无接触沟通”的经典示范。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尝试过很多方式,比如为了传递军情,用烽火狼烟;为了传递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用鱼传尺素;在船上为了传递指令用信号旗,甚至还有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飞鸽传书,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无接触沟通”的方式,可谓低效艰难。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从BB机,到固定电话,再到大哥大,到手机出现,再到网络社交APP里面的语音,视频,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大改变,也更加便捷,在大家眼中,“无接触沟通”成了家常便饭,也是当前职场办公的真实写照。

不过,大家在日常使用这些“无接触办公”方式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下面的场景:

“好不容易和同事连线上了,但是发现对方说话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

正在和其他分公司的同事开视频会议,忽然网络断了”

“想要给领导汇报一下工作,发个语音,对方接受,发现语音里有其他人吵吵闹闹的声音”;

“和同事连上线,刚刚说了几句,同事的画面卡顿了,一直在“喂喂喂”,到最后只能说:咋又卡了?见面聊吧!”

......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公司已经复工,但是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都选择在家远程办公,“无接触沟通”成了大家的首先,但这种沟通方式好用吗?也未必。

所以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正确使用“无接触沟通”方式,实现高效办公,本文会从以下3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1,什么是“无接触沟通”?

2,“无接触沟通”对高效工作有什么影响?

3,使用“无接触沟通”正确姿势是什么样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析问题一个一个来,各位看官往下接着看!

“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什么是“无接触沟通”?

可以理解为线上沟通,就是人们利用无线或者有线通讯的手段,通过远程不直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跨区域跨国界的沟通交流,交换信息,传递想法的一种沟通方式。

区别于有接触沟通,在有接触沟通中,人们需要面对面,见面的时候或者还需要进行一次友好的“握手礼”,然后坐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换,言语沟通,而“无接触沟通”不需要这些。

显而易见,无接触沟通相比于有接触沟通更加的方便快捷,能够达到不用见面就能够远程传递信息的目的,而且在特殊时期能够保证沟通双方的隐私和安全。

比如,在进行某些双方不方便见面谈的事情上,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在本次疫情爆发后,见面沟通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威胁到双方的生命安全,而选择无接触沟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会更安全,像这种时候“无接触沟通”就是非常有好处的。

现在把“无接触沟通”的好处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方便快捷

2,确保隐私安全

3,确保人身安全

4,实现多区域,跨国际无障碍交流

虽然“无接触沟通”有这4大好处,职场人应付一般工作可以,但是对于想要高效工作并不是很友好,甚至说还有影响,接下来就给大家分析第二个问题。

“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无接触沟通”对高效工作有什么影响?

高效工作应该算是一种工作方式,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低效工作,这里给大家列举出低效工作的表现:

1,工作技能跟不上工作需求,

2,工作缺乏热情,凡事应付了之,

3,看似忙碌,没有成果。

这三个点,先从工作需要的能力,到工作需要的态度,再到工作的结果,一环扣一环的把低效工作的给说的很清楚,是一种极其负面的工作方式。

高效工作就刚刚好与之相反,能够高效工作的人,不管是从能力,态度,成果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具有正面性。这里就要大家自己思考一下,为什么“无接触沟通”对高效工作有影响?

接下来给大家从工作需求,工作场景,工作结果三个维度给大家展开分析:

  • 维度一,工作需求

工作需求即是任务,高效工作对任务的要求也不一样,并不是说一个简单的任务,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搞定,这就是高效。而是说这个任务相比于其他任务要复杂,有难度,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才是高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给一个人简单的文档编写工作,他可以很快完成,并不能体现高效,但如果把这个文档编写添加客户需求,变成策划方案,他还能很快完成,这就说明他的效率很高效。

  • 维度二,工作场景

复杂工作对应复杂场景,才能更加好的体现一个人是不是能够高效工作。在第一点工作需求中提到的客户需求就是工作场景,客户要求方案包含:线上活动推广,线下活动开展等多维度,还得包含严格的数据分析,有要求完成的具体时间,如果你在这样的工作场景下还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任务,还能让客户满意,那间接说明你的工作是高效的。

  • 维度三,工作结果

工作结果直接反应了工作是否高效。工作成果包含任务完成度,完成时间,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的百分比,就是工作结果。时间越短,完成的工作百分之越大,工作效率越高。

总结一下高效工作的要求:在复杂的工作场景中,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完成度为100%。

搞清楚了高效工作的要求,那“无接触沟通”对高效工作有哪些影响了?

总结出来只有一个点:

局限于沟通模式,影响沟通最重要的因素无用武之地,无法明确任务,回应任务

这里提到了沟通因素,就必须要说说人际沟通著名的3V理论,这个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梅拉宾博士提出,

理论的核心是身体语言在沟通中占据的影响程度达到55%。

3V是沟通三要素的英文字母缩写:

Visual(身体语言):主要指站姿、坐姿、手势、眼神、以及面部表情等;

Vocal(声线):主要指语速、语调、语气、停顿、以及声线变化等;

Verbal(语言):主要指你的遣词用句、使用的具体言词等。

这3个要素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力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身体语言,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的元素最多,很多善于交际的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从交谈对象的身体语言中读出他想要的信息,不过这是“有接触沟通”才会出现的场景。

无接触沟通”模式中,最重要的身体语言因为沟通双方不能面对面,所以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我们只能在视频或者电话中通过语言和声线来强调自己的意思,或者来读取对方的语言和声线来明确自己理解到的意思,但是可能会造成误解,会导致自己说的是这个意思,对方理解的是另外一个意思。

工作中,我们只能靠声线和语言这两个要素来影响对方,可是这两者加起来的占比在沟通只只有45%,远远达不到明确沟通的边界,所以工作任务不明确就是这么产生的。

接手不明确的工作任务,当你着手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没办法开展,对于任务的回应自然也会有所偏差,这种偏差表现在时间回应,进度回应,结果回应三个方面,一般表现为:

时间回应延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进度缓慢,无法在对应节点完成对应任务,导致最后的任务结果不达标。

“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使用“无接触沟通”正确姿势是什么样的?

我们知道“无接触沟通”有好处也有坏处,而且坏处大于好处,但是现在却有非常多的公司和个人选择“无接触沟通”,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既然我们选择了,那就要用最正确的方法老进行沟通,看看有那些办法!

  • 第一,确保硬件条件,沟通无障碍

其实这一点不用多做说明,但是还是要提,“无接触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网络和机器,稳定的网络和适用的机器,才可以开始“无接触沟通”,否则你连对方的语言和声线都听不到,何来的沟通?

  • 第二点,沟通前列出沟通要点,确定沟通有价值

条理清晰的沟通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在和工作伙伴沟通之前,列出必要的沟通要点清单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比如说:

你在和老板沟通的时候,大多数是任务回报,清单应该包括:任务节点完成度,预期结果,实际结果,任务困难报备,需求支持资源等方面,让老板一目了然的知道你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困难;

你在和同事沟通的时候,大多数是细节跟踪,清单应该包括:工作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当前工作重点,当前工作实施关键点,下一步工作计划,需要配合的节点等方面,让同事知道合作的任务到了那个阶段,完成的怎么样,下一步我们该干嘛。

  • 第三点,沟通中多确认,不遗漏

“无接触沟通”也得和有接触沟通一样,在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反复确认沟通清单的细节,才能让沟通不存在遗漏。

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沟通完一个要点后,询问对方,你是否同意这个方案?你对这个细节还有什么补偿?然后把对方的意见记录在沟通清单边上,这样的办法,可以加深记忆,确定沟通无遗漏,此次沟通才有价值。

  • 第四点,沟通后给对方沟通清单

这一点是对本次沟通的总结,为了确保沟通的要点不存在偏差,在沟通完毕后可以把沟通要点清单给到对方,让对方也知道此次沟通说了那些问题,那些问题还存在疑惑。到此,一个“无接触沟通”的过程才算是完成,也才能算是有效沟通。

“哎?又卡了?咱们见面说吧!”,论“无接触沟通”的正确姿势

总结一句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2020年兴起了远程办公,“无接触沟通”就成了远成办公最重要的环节,想要沟通有效,就必须学会前面说到的这4个办法,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补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