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何劭:博学善文,能师能相

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生于当时著名的陈郡何氏家族。前几期我们介绍过,陈郡何氏家族是官宦世家。何劭的高祖是东汉琅邪相何英,曾祖是东汉车骑将军何熙,祖父是三国魏尚书仆射何夔,父亲是西晋司徒、太傅何曾,祖孙几代人都曾是中央或地方大员。

西晋何劭:博学善文,能师能相

魏晋是个讲究家庭出身的时代。整个官场弥漫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的“血统”意识。由于家族“光荣史”的荫护和太宰何曾的现实培养与铺路,何劭与兄长何遵一样,获得了良好成长环境和条件,占据了一般人家望尘莫及的地位优势。

西晋何劭:博学善文,能师能相

尽管如此,何劭有一点“运气”是兄长何遵无法比拟的,即何劭与司马炎(后来的晋武帝)是“同年”(两人都生于236年),凭借司马家族与何曾家族的深厚私交,何劭与司马炎“有总角之好”。两个儿时的玩伴好友,长大后没有相忘。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国,定都洛阳。司马炎没有忘记何劭,提拔他为太子中庶子(太子侍从官)。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登基成为晋武帝后,何劭先任散骑常侍(皇帝顾问、侍从),后任侍中尚书(西晋时期相当于宰相职)。

西晋何劭:博学善文,能师能相

司马炎的次子司马衷于公元290年即位成晋惠帝后,开始建立东宫。太子年幼,但又想让他亲政,因而很隆重地选择教授太子的六傅。于是,又想到了何劭。晋惠帝先把何劭的“相位”给免了,让他担任太子太师(太子老师),或许是怕何劭感到“大权旁落”不舒服吧,晋惠帝让何劭兼理省尚书事(省尚书事:参与审核评议军国政务的一种职衔)。尔后,何劭转任特进(官职,朝会时位仅次于三公),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何劭任司徒(三公之一,职同丞相)。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纂位称帝,何劭被任命为太宰(相当于宰相或丞相)。

何劭从政以来,一直在中央核心机构任职,陪伴几任皇帝左右,可谓官场得意,成了西晋官场上的“不倒翁”。都说“伴君如伴虎”。何劭能陪伴几任皇帝左右,靠的恐怕不仅仅是家族的私交和与晋武帝的“总角之好”,一定还有其官场智慧、知识和处事能力在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