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創新科技理念 昨天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何加鹽

專門研究牛人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1

高手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

普通人迷茫地瞎努力


說到“努力”,很少有人能和曾經的雷軍相比。

雷軍簡直就是“努力”二字的代言人。他在1991年加入金山後,幾乎把自己的命都撲到了工作上,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每週工作六天,十幾年如一日。

他信奉的理念是,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並且要努力到無能為力,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這給雷軍掙下了一個“中關村勞模”的光榮稱號。

除了努力之外,雷軍還擁有極高的天分:高考成績遠超清華北大錄取線;兩年就修完大學課程,拿遍所有獎學金;大二參與編寫的書籍,成為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教材;22歲出版編程書,成為當時程序員人手一冊的紅寶書……

然而,如此高的天分,配合極度的努力,給雷軍帶來了相匹配的成功了嗎?

並沒有!


他在校期間創辦的“三色”公司,做了六個月就散夥倒閉;加入金山後壓上全部心血做了三年的軟件“盤古”,慘遭失敗,差點把公司搞破產;擔任金山CEO之後想把公司做上市,衝擊了5次IPO,才勉強成功;而他奮鬥16年才帶上市的金山,市值與當時成立才短短几年的百度、阿里、騰訊相比,連零頭都比不上……

雖然和普通人比起來,雷軍已經算是很成功。但是與他的天分、努力和期望相比,只能說勉勉強強。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金山時期的雷軍/圖源:雷軍在金山30週年慶典上分享了兩個故事,原發雷軍公眾號

與雷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雲。

馬雲高考3次,才考了一個專科成績,與雷軍以超越清華的分數上武漢大學相比,天差地遠;

馬雲學的是英語專業,對計算機一竅不通,而雷軍是大師級的程序員;

馬雲管理公司,日子過得瀟灑至極,還有閒心去龍井喝茶、西湖論劍、打打太極、拍拍電影,而雷軍一直過得苦不堪言,恨不得把自己累死在工作上。

最後的結果卻是:馬雲1999年才創立的阿里巴巴,做成了中國最厲害的互聯網公司,他自己也成為中國首富。而雷軍為之奮鬥16年才上市的金山,上市時只是一個價值6億美元的小公司。

後來,雷軍經過三年的痛苦思考,想明白一個道理:凡事要順勢而為,不能逆勢而動。

他說:“金山就像是在鹽鹼地裡種草。為什麼不在臺風口放風箏呢?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之下,雷軍看準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風口,做起了小米,幾年就把小米做成了世界商業史上最快達到100億美元營收、450億美元估值和進入世界500強的創業公司。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小米上市/圖源:雷軍在小米掛牌儀式上的致辭: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繼續努力,原發雷軍公眾號

與金山時期相比,雷軍做小米用的時間更短,成就卻更大,是雷軍的努力程度比在金山時更高了嗎?


並沒有。


實際上,離開金山後,雷軍每天過的是“睡覺睡到自然醒,約事不約第三天”的悠閒生活,但在那蟄伏的三年,他僅僅靠天使投資,就做成了比在金山更大的事業,積累了比在金山更多的財富。

而做小米之後,雷軍每年還會抽時間去日本或歐洲滑雪,一去就是七八天,比起原來在金山過年都只放三天假,簡直天差地別。

從金山到小米,雷軍最主要的變化,是從只知道埋頭努力,變成先找準方向再幹,而這正是普通人到頂尖高手的最重要蛻變。

高手會首先明確一個正確的方向,然後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從而達到一日千里的效果。普通人看不清方向,哪怕百倍努力,也只能達到普通的成就,甚至有可能走的路與成功背道而馳,反而越努力越失敗。

戰略的思考,比盲目的努力更加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忙忙碌碌,完全是為了避免思考。他們在用行動的孜孜以求掩蓋思想的空空如也。

高手謀定而後動,普通人只動而不謀。努力的效果,因此而產生了區別。


2

高手在正確的事項上努力

普通人不分輕重緩急地亂努力


喬布斯曾經有段時間被蘋果董事會逐出了公司。

他不在蘋果的那段日子,蘋果公司大幅擴張業務,推出了各種型號的臺式機產品、手提和手持設備,並同時研發著很多新的項目。

新的董事會班子非常努力,蘋果公司的全體員工也都辛勤幹活,但是,蘋果的業績就是一路下滑。

1997年,喬布斯又被請回了蘋果,財務總監告訴他,蘋果的現金流狀況只能支撐最後3個月了。

喬布斯是怎麼做的呢?

他把蘋果的臺式機產品從15個砍到1個;所有手提和手持設備產品砍到只剩1個;研發項目砍掉70%;全國經銷商從6個砍到1個……

一言以蔽之,喬布斯把蘋果公司的規模與業務範圍縮小到極致,只保留最核心部分。

結果,蘋果很快就起死回生,1998年集全公司之力主推的iMacG3一上市就引發了狂熱,2001年推出的ipod創造了銷售神話,2007年推出的iphone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

從蘋果起死回生的經歷,我們除了看到喬布斯天才般的想法和神一樣的營銷,更看到了專注在少量關鍵事項上努力的魔力。


喬布斯有句名言,叫"Focusing is saying NO",我把它翻譯成“專注,就是說不的藝術”。也就是說,如果要努力,你得先學會把那些不重要的事兒給扔掉。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開公司和做產品是這樣,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是這樣。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無數次考試。

大家都知道,如果老師給我們劃了重點,複習起來就事半功倍。如果沒有重點的話,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可能考到,複習的時間會增加無數倍,最後考試成績還不佳。

這裡的關鍵,是能不能抓住重點。由於複習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將其分配在最有可能拿分的地方,而絕不能平均用力。

高手只關注關鍵的百分之二十,在需要用力的地方集中用力,而不需要用力的地方省力。正因為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關鍵的事情上,高手並不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就如微信之父張小龍,他掌管微信這麼龐大的部門,卻還有時間去打高爾夫球和網球,高爾夫拿到了世界冠軍(職業-業餘配對賽),網球拿了騰訊內部幾萬人中的冠軍。除此外,他的圍棋和保齡球,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他所有這些業餘愛好,都是要投入大量時間的。

張小龍能做到這樣,除了其天賦以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於抓重點。工作中,只要把重點抓住了,不需要每天加班,都能創造更好的業績;練習中,只要把重點抓住了,和別人花同樣時間,卻能達到比別人高很多的水平。

而普通人認識不到這點,只會用蠻力,眉毛鬍子一把抓,不管事情的輕重緩則,都投入同樣的時間精力。結果,把自己累得半死,卻沒有什麼效果。

所以高手可以在工作之餘,還發展很多愛好或者去享受生活。而普通人中的努力者,連最基本的工作和學習都完成得無比吃力。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3

高手使用正確的方法努力

普通人做無用功地白努力


喬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他的成功,除了天分和努力外,還與其獨特的訓練方法密切相關。

根據喬丹的私人教練蒂姆·格羅弗披露,喬丹會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極度專注地練習薄弱的地方,例如,在很不舒服的角度投籃,鍛鍊斜肌和豎立肌等。

喬丹退役後,蒂姆·格羅弗又成為科比的私人教練。

我們都知道科比的名言:“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這說明科比的訓練程度也是極其刻苦的。

但如果僅僅是努力的話,很多人也可以做到。更難得的是他的訓練方法:把每一個動作都分解為最基本的微小單元,練至最熟練,然後換下一個,再練至最熟練,然後換下一個,如此不斷。

後來,科比也成為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科比已經於2020年1月26日不幸去世,願他在天堂安息)。

喬丹和科比所用的訓練方法,叫做“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這個概念,在安德斯·埃裡克森的《刻意練習》、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的《異類》等暢銷書的風靡之下,已經廣為人知。但是,能夠真正運用於日常學習和工作的,卻不多。

刻意練習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是要始終專注;二是要不斷給自己新的挑戰。

同樣的努力,有些是高效的,有些卻可能完全無效,其區別就在於你是不是將努力用於“刻意練習”。


高手努力時,是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絕不一會兒刷微信,一會兒聊天,一會看視頻;而普通人努力時,可能把手機就放在身旁,每隔半小時就看一下,本來只想看一眼,結果一看就是十分鐘。

高手的努力是不斷突破舒適圈,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而普通人的努力是待在讓自己最舒服的地方,把自己已經會的東西重複一萬遍。

這樣下來,高手一直在進步,而普通人則一直原地踏步。

從過程的痛苦上,我們可能會以為,高手每天要抵制誘惑,要挑戰自我極限,一定非常痛苦;而普通人看手機吃零食,幹著得心應手的熟練活,一定很快樂。

但實際的情況是,高手在專注於挑戰自我的時候,很容易進入“物我兩忘”的“心流”狀態(即“最優體驗狀態”),並且看得見自己的進步,從而總是充滿欣喜。而普通人則根本不知道心流為何物,日復一日的努力,帶來的只是無聊,以及看不到進展的焦慮。


4

用高手的方式努力

讓世界配得上你的付出


通常說起“努力”兩個字,我們總是會和“辛苦”聯繫在一起。這也導致很多人常常會無奈地放棄努力,投入“放縱”的懷抱。

其實,真正擅長努力的人,並不覺得辛苦;只有沒用對方法的努力,才會覺得痛苦不堪。

當你能從努力中獲得樂趣時,你都不需要強行利用自己的意志力,逼著自己幹什麼。努力本身帶來的快樂,就已經足以誘惑你。

更何況,這樣的努力還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讓你的學習和工作更加有效,人生更加成功。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主要是因為選擇了正確的方向,抓住了事物的重點,並且能專注地挑戰自我。

如果你本來就是一個努力的人,或者打算要努力,請一定按照高手的方式去做。只有這樣,你才能既充實又成功。


如若不然,你只會白白辛苦,卻依然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