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譜:小人物的大情懷


奎叔,面相看起來不顯老,臉色紅潤,開口膛音粗剌的含著榆關的鄉音。他穿戴整齊挺著胸站立在掛著彩色旗幟的警戒線邊,路過的人打著招呼後加一句:“不愧是當兵的出身!”

抗“疫”人物譜:小人物的大情懷

奎叔的腰板便又硬直、拔高一分。

我和奎叔相視對笑,他的笑從何而來?我不問不究。我的笑則很簡單,與他同行並立,是我的榮幸。

一個多月,走近奎叔,就是重溫經典,走進了作家魏巍那篇《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奎叔,褪下軍裝的奎叔,他的身上依然閃耀著獨有的風采,是個老可愛的人!

《論語*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奎叔青春飽滿時,保家衛國,鐵馬戎裝。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肆虐,奎叔年屆六旬,抗“疫”為民,一介布衣。

歲月催人老,催不老奎叔對信仰的忠誠,磨不滅奎叔於家國的痴戀。

跟著我的拙筆,回念奎叔的人生足跡吧。他是千千萬萬個退役軍人裡的一員,是千千萬萬名共產黨員裡的一名,平凡,普通。但是,值得我們學習,敬重!

抗“疫”人物譜:小人物的大情懷


奎叔一九六零年出生。老實本份的父母心裡樂開了花,概於世代耕種土地的農人在古老的傳統意識裡還是看重“男丁”吧,三個女兒之後的奎叔很是“打腰”(榆關方言:“指享有別人沒有的待遇,包括物質、情感的。”)。

然,老人稀罕歸稀罕,“長子”是要定門立戶的,管教絲毫不手軟。奎叔從小具備了農家子弟的勤勞自律。高中畢業後,於一九七九年光榮參軍入伍(那一年,全村只有他一人各方面審查合格。),全家的驕傲,亦是全村的驕傲。

鑑於奎叔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優秀的工作作風,入伍第三年即一九八二年,他舉起拳頭宣誓入黨。錘鍊六年後,奎叔回到家鄉,娶妻生女,開始幸福平和的小日子。

奎叔曾是成都某部通信兵,嚴謹負責是回鄉後的生活態度。“一頭沉”的重擔,他和奎嬸夫妻倆共同扛負。白天,奎叔去鎮裡上班;起早貪黑,耕種著土地。抬臉,洋溢笑容給群眾;低頭,汗珠淌下,抹抹,獨自承受。

他的女兒們深受他的影響,各自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材了。他欣慰地說過:“對得起後腦勺的白髮了。”別人鬢角起白髮,他較特別,不禁讓我一幕幕過電影般,腦海疊放他防疫其間的“特別”……

二月十五日,正月二十二,大雪,奎叔早早的起來,掃完家裡的雪,來到防疫檢查站。鐵鍬,掃帚,用哪樣都得心應手,搶著幹。有年輕人勸他“歇歇”,擺擺手:“別看我六十了,你未必幹活比我有勁兒。”

雨水節氣,奎叔冒著冷雨在外面站著,不戴口罩的人過來,他攔住:“出村?有啥急需的?注意防護,你不是你個人的事兒了,你的健康安全關乎你的家,咱們村……”掏出他自己兜裡的新口罩遞上,全然忘記那是村裡分發給黨員的。

抗“疫”人物譜:小人物的大情懷


奎叔嘴裡說著不怕冷,有時見他搓搓手、跺跺腳,強拉他進去暖和暖和,他竟像個孩子似的,臉“騰”的一下子就紅了。落座,掛嘴邊就是:“你們呀,得感謝咱們黨,全國一盤棋,打贏這場攻堅戰。”間或講講他當兵的趣事,喚醒他記憶中的光輝歲月了吧,他的眼神集聚穿透力,彷彿又回到了軍營。惹得聽故事的小年輕們直拍大腿,憾憾地:“不如聽我爸媽話,好好唸書,拿個畢業證也去部隊鍛鍊鍛鍊!”回家加勁兒催促著上網課的孩子:“用點心,聽老師話。”這是奎叔的精神感染力。

驚蟄了,疫情防禦戰接近尾聲,主幹道已經暢通無阻,有序復工復產。奎叔笑了,在燦爛的陽光下笑了,不時看看時間:“我得去農行取錢了,小倆月,小外孫女都沒來,嫌咱家冷啊。買新空調去嘍!”

瞧著他的歡喜勁兒,沉悶許久的我們跟著歡喜。

奎叔,真是個老可愛的人!祝他吉祥如意!快樂平安啦!

張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