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很會表達,只是我們不懂

一歲以內的孩子應該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了。他們想表達什麼我們不懂,我們說什麼他們也不懂。

但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是最簡單不過的了。他們最簡單直白的表達方式就是哭。凡哭必有事。當然,孩子們哭有很多原因:如飢餓、口渴、尿布溼了、冷了、熱了等等,還有些睡前或睡著時不明原因的哭。所以,孩子哭了不要慌、不要煩,要學會細心分辨他們的“語言”,因地適宜的給予他們滿足。

其實孩子很會表達,只是我們不懂

就拿毛豆來說吧,昨天晚上因為我換尿布擾了人家的覺,一頓痛哭,結果導致鼻子不透氣。後來抱在懷裡明明看著睡著了你稍微一動他就又醒了,又哭,而且還一直用手揉鼻子,~百般無奈下,我只好秉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想法先清理鼻涕,畢竟鼻子通氣了孩子才能好好睡覺呀。於是老公用棉籤沾上水給他掏的(這個方法很好用,寶媽們可以試一試,切記棉籤要選擇嬰兒專用的那種,頭比較小,不容易脫落),結果看著沒什麼實際大有文章……毛豆全程都一副享受的樣子,期間還樂的笑了笑。然後,還沒等從客廳走進臥室,他就踏實的睡著了,這次很安穩,不哭不鬧。怪不得那會兒孩子總是揉鼻子,而且睡不踏實。他不會自己掏鼻屎,但是他會用揉鼻子的方式告訴你:我鼻子不通氣。

其實孩子很會表達,只是我們不懂

還有就是毛豆拉臭臭的時候,或許是因為有些便秘,反正每次只要看見他呆呆的不動,隨後眼眶泛紅,有點“嗯嗯”的樣子,你看吧準是。

其實孩子很會表達,他的哭他的笑都是他們最真實的感受。而作為家長,察言觀色是必備的技能。我們要學會通過小傢伙的表現來感知他們的需求,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觀察,觀察他們平時的行為表現,從而總結出規律,以不變應萬變,給孩子舒適的“環境”,也是給自己減輕“負擔”。

其實孩子很會表達,只是我們不懂


其實孩子很會表達,只是我們不懂

如果有一天當你感覺孩子真的和你融為了一體,你開始懂他的時候,你就成功了。可惜,她躺在你的臂彎的時刻,緊貼你胸膛的時刻,睡在你身邊的時刻都不會太久,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拽著你的衣袖,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嘣大豆”,到時候,哭笑不得的可就是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