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提出的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我每天生活得很快乐。因为生活的环境很简单,朴实无华地与人交往,从来没有想过一些和利益算计相关的问题。这么看来,我的生活算是很幸福的。

不过,前不久,一位孩子的家长,也是我的朋友,很望子成龙的妈妈,突然间问了我一个问题,并让我开始了去思考一些和算计相关的问题。她问:“我家孩子现在在校学习成绩蛮好的,想补充一点课外知识。能不能给孩子学习《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这些老祖宗的智慧?”


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怎么去看待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算是问到我了。这让我如何回答呢?我是一个学数学的,这些古代的东西虽然平时偶有涉猎,可也并不是很精通。不过,我也知道,上述两部典籍,虽说奥妙无穷,可也真的不适合给孩子学习。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天性,而不是计谋。

至于计谋相关的书籍,常常教导人们如何去博弈,而博弈的目的又是使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虽说实用性确实高,但是,对于一个小学中学的孩子而言,这个东西(计谋类的书籍)恰恰是需要摒弃的,它常常会有着负面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应该端正内心,引导孩子心胸宽广,积极善良,这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我的孩子天生就足智多谋

当然,很多小朋友先天就足智多谋,这个算是一种天赋,这是非常棒的。

与前文所述不同的是,孩子通过成长自然培养起来的谋略能力,这个可以接受,并且这种通过自然成长培养起来的谋略往往有着正面的影响。

学习谋略书籍和自然成长培养的能力,它们的形成是不同的。首先,目的就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后者则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适宜自己所处的环境。


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举个例子来说说

举个例子,比如下棋,下棋即为对弈,目的是为了赢对方。如果用棋谱的套路来步步紧逼对手,确实很容易获得胜利,可是对于孩子而言,真的就快乐了吗?相反,如果两个孩子,都是通过自己动脑筋来进行一个公平的对弈,那么最后,无论输赢,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或许,你会认为赢的那个孩子才会快乐。

实际上,赢的孩子快乐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努力动脑筋获得棋盘的胜利而快乐,更多的快乐,来源于和小伙伴的一同玩耍。而输的小朋友,未必就是难过的,他也会从中体会与同伴玩耍的快乐。这种快乐建立在双方合作(对弈也算是合作玩游戏)的基础上,这会让小朋友积极正向地开发智力且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再说一个例子,比如学校选班长。如果一个孩子谋略能力很强,通过计谋获得了班长的职位。那么,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孩子获得了自己心里预期的利益。但是,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他的童年会是多么的孤独?

正所谓,独孤求败,你都无敌了,自然就孤独了。

总结

而博弈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是大人去研究的。并且博弈这种东西,很难,把握不好参照,可是会越博越气短,心胸越博越狭窄的。大人尚且把握不好,何况一个小朋友呢?

对于小朋友,自然成长最重要。引导孩子内心的宽容和善良的品质尤为重要,切记。


孩子应不应该学《三十六计》,博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