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據傳,人稱“賽二爺”的清末北京名妓賽金花,同68歲的聯軍統帥瓦德西“過從甚密”,“招搖過市,紅極一時”。他們的交情,對辛丑和議起了微妙的作用,保住了京城古蹟和許多國人的身家性命。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這些傳言在近代和當代時起時落,一直流傳在文藝界和新聞界,直到近年,仍有人為賽金花歌功頌德、撰文立傳。構成了一段撲所迷離的“瓦賽公案”,這其中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呢?

一、賽金花自述中的一些傳奇故事

1933年,也就是《辛丑條約》簽訂32年後,北平的一個小報記者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中,發現了隱姓埋名的賽金花。這時的賽金花已是60歲的老人,面帶煙色,生活困頓,住在破敗的院落中,靠舊交接濟和擺弄香堂來維持生計。

昔日的“賽二爺”還活著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北平城,引起了比較轟動的新聞效應。一時間,破敗院落的門前是車水馬龍,賽金花頻頻出現在朝野名流的宴會上,同胡適、傅斯年等學者文人觥籌交錯。

有關的採訪和會談隨即變成了廣為流傳的馬路新聞,其中最有名的是兩本小冊子,即文人商鴻逵的《賽金花本事》和記者曾繁的《賽金花外傳》。這兩本書和其它的一些資料,都描寫了賽金花自述的一個故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劇中的賽金花

第一,賽金花說,在義和團運動高漲之時,她從天津逃到北京沒幾天,洋兵就進城了。當時她在一熟人家碰到德軍搜查,於是她用德語問起幾個名人近況,軍官們趕緊報告瓦德西,次日她被接走招待。

第二,會面後,瓦德西讓她主持德軍糧臺。她難為情的找到北京商家承辦此事,向德軍供應糧食和副食以及其它需求。後來各國糧食也由瓦德西介紹,由她承辦。

第三,聯軍在京城燒殺搶掠,她勸瓦德西說,殺死克林德的是義和團,而非民眾和慈禧,應該下令安民,肅整軍紀。於是聯軍在入京第五日,民眾便安寧了。賽金花自稱,她救下北京一萬名民眾。

第四,在和議談判時,克林德夫人要太后或皇上抵罪,李鴻章也束手無策,於是賽金花自告奮勇,經瓦德西請見克林德夫人,最終以立功德碑說服克林德夫人。於是此事寫進了《辛丑條約》的第一款。

第五,就是關於瓦德西和賽金花的私人交往,賽金花的說法自相矛盾。她有時將他們是在柏林認識的,有時又說是在北京邂逅的。在被人刨根問底時,她乾脆說都是媒體胡說,她哪兒會認識瓦德西呀。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賽金花為何會同瓦德西有一段淵源?她在庚子事變中充當何種角色?賽金花的自述真實度又有幾何呢?為了揭開這一團迷霧,我們就從賽金花的生活史和其所處的特定年代談起。

二、賽金花的傳奇人生與名聲大噪

賽金花,本名趙彩雲,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祖籍安徽黟(yī)縣,幼居蘇州,父親是開水鋪子的挑水工。十幾歲時父親去世,她被人誘到蘇州花船陪酒彈唱,藝名富彩雲,受到名士巨賈的青睞。

光緒十三年(1887年),她被同治朝狀元洪鈞納為妾。同年,隨洪鈞出使歐洲四國後駐柏林。這時的洪鈞已五十多歲,而富彩雲才十六七歲。據說,她在柏林上層社會謁見過德國皇室及首相俾斯麥。

洪鈞回國三年後病逝,富彩雲得到一筆錢後與洪家脫離關係,遷居上海。來到上海的富彩雲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在二馬路彥豐裡開了一家高級妓館。“狀元娘子”的身份,吸引了上海灘的達官顯貴。

1898年,曹夢蘭遷居天津,在江岔衚衕開“金花班”,從此改名“賽金花”。兩年後,天津義和團運動蓬勃興起,團民與洋兵在租借激戰,賽金花從戰火中逃往北京,開始了上述講到的那一段傳奇生涯。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賽金花第一次名聲大噪是因為晚清時期的文學作品《孽海花》和《彩雲曲》。《孽海花》在1905年出版,以洪鈞和賽金花的故事為線索,講述了晚清的腐敗和文人醉生夢死的生活,故事多為虛構。

清末詩人樊樊山寫的《彩雲曲》是最早記載賽金花與瓦德西韻事的文字作品。《孽海花》的作者曾在報紙上申明過瓦賽韻事純屬虛構,而樊樊山並未申明虛構,後來就成為瓦賽韻事傳播的一個依據。

除去沒有史實可信性的兩件作品外,最能反映賽金花活動的資料,應該是她本人的自述了。這兩件作品發表時,賽金花正在上海走紅。1911年後,賽金花兩次撤榜嫁人,並於1918年隨丈夫遷居北京。

1921年,賽金花丈夫病逝,賽金花遷居居仁裡,她在這裡住了十五年,直到去世。1933年的新聞,再次引起“賽金花熱”。社會輿論褒貶不一,有人抨擊她給國人帶來恥辱,有人感嘆其晚景淒涼。

更有人稱頌她是關係國家的“風塵奇女”,當庚子之亂時,她“厥功甚偉”。1936年,賽金花去世。數十年間,人們往往只關注賽金花事蹟本身的褒貶,而對這一事蹟的真實性卻很少有人去推敲。

三、賽金花自述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首先,賽金花說她在聯軍進京的第五天就勸說瓦德西“肅整軍紀”一事純屬虛構。因為聯軍入城後,瓦德西根本就不在北京。京城淪陷是1900年8月14日,當時的瓦德西在柏林,9月21日才到達上海。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二十六天後,瓦德西到達北京,這時距離北京淪陷已有兩個月零三天。之後,賽金花與瓦德西又有什麼瓜葛?除了她本人的自述和傳聞外,能佐證的資料並不多。但有些當事人的回憶,也可參考。

據丁士源和齊如山的材料記載,聯軍入京後,賽金花在前門外的石頭衚衕開南妓班。丁士源自稱他在德軍公所辦理掩埋善事,是石頭衚衕的常客。他說賽金花曾向德軍翻譯官提出遊覽紫禁城的請求。

但被進京兩個月的瓦德西拒絕。齊如山當年在李鴻章官邸任翻譯,經常與德軍打交道。賽金花曾請他代邀德軍官逛石頭衚衕,還有一次他看到軍官與賽金花廝混,在發現瓦德西后,兩人倉皇躲避。

綜合這些材料可推斷,賽金花只是為了做生意,她以“洪夫人”的身份吸引一些洋兵,使自己得到了某些方便。她為前門一帶百姓所做的“善事”也是極為有限的。據齊如山提供的材料,有一次賽金花的手下被德軍公所逮捕,她疏通無效,最終手下被處死。

因此,所謂的瓦德西與賽金花“過從甚密”,對她“言聽計從”的說法,不足為信。所以,賽金花也就不可能去遊說克林德夫人。實質上,在會談之前,德國公使已經決定要清政府為克林德立碑道歉。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劇中賽金花

在外交團會議召開時,賽金花還沒有進過紫禁城。還有賽金花說克林德夫人“年紀已五十多歲”,這一細節描述反而證明了她沒有見過這位夫人。據德國學者提供的材料,當時克林德43歲,夫人比他小17歲。所以,庚子和議時,克林德夫人僅有30歲。

賽金花做聯軍“總糧臺”的說法,更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當時聯軍佔據了“通庫及京通各倉”,搶走了近四十萬石糧米。在聯軍撤走後,各倉殘留大米近四千石,粟米一萬多石。賽金花當時只是與他人合夥同洋人做過糧食生意而已,後被無限放大。

四、對賽金花自述傳說的一點認識

賽金花現象是一個特定時代由市井流言所造成的歷史假象。庚子年間是近代史上一個“訛言橫行”的時期,當時的流言大多集中在與國人利害攸關而又模糊不清的事件上。像石頭衚衕那種煙館妓樓集中的地方,更是各種流言的發源地和傳遞路徑。

賽金花是一個失去正常謀生手段,也不不屑於以正常手段謀生的人。這類人鮮有榮辱的明確界限,常常需要周圍人來使自己產生新奇的光環,強化她的存在,從而達到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的目的。

名妓賽金花推動和議與保護國人的自述,是歷史假象還是確有其事?

賽金花是一個可悲但不值得稱道的人物。市井出身和娼妓制度造就了她複雜多面的性格,表現為長於交往卻知識粗淺,善於趨時而不顧前後,貪圖小利也講究仁義。這種複雜的遊民性格,決定了賽金花在庚辛年間的作為。

比起那些賣國媚敵的達官顯貴,賽金花沒有險惡的政治動機。但比起同樣出身遊民階層而同侵略者作過抗爭的人,賽金花的歷史又是屈辱且苟且偷生的。賽金花作為一個文藝傳奇,她還會在小說裡繼續存在下去,但從歷史角度來說,她可以從辛丑和議的場景中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