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相关政策诉求调查报告

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相关政策诉求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简报

(2020年3月12日)

近日,为深入分析疫情对物流行业带来的冲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组织开展了“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相关政策诉求”的调查。调查显示, 疫情对物流行业整体冲击较大,业务规模和利润下降预期明显。物流企业主要通过4大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并集中反映了4点政策支持诉求。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抽样调查共收到了来自133家物流企业的反馈。调查和监测范围包括综合型快递和物流供应链企业、仓储企业、专线运输企业、配送企业、网络货运平台和生产工程物流企业;从规模上看,年收入在5亿以下中小规模企业和年收入5亿以上的企业比例约为7:3。受访企业均为民营物流企业。

若疫情对企业未产生任何影响则指数为100,指数越高表示企业受疫情影响越小。本次物流行业影响指数为69.3说明疫情对物流行业冲击较大,突出表现为企业业务规模和年度利润预计受损严重,近四成企业疫情期间业务规模下降在50%以上,五成以上企业预估2020年度将亏损5%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对物流细分行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业务多元性、成本结构和供应链长度。具体来看:

1.轻资产运作的网络物流平台。这类企业抵御疫情能力最强,影响指数为72.8。这类企业主要依托于科技嵌入、数据应用从而实现车辆调度,供需资源匹配,同时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在疫情期间将风险和压力自然转移至承运人,避免了业务量骤减形势下的高成本支出。因此,疫情并未对这类企业产生实质性重创,年度利润受损相对较小,企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值得的一提的是,仓储企业虽然固定成本高,但由于其订单周期长,在疫情期间业务规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整体影响指数为72.2。

2.综合型物流供应链企业。这类企业由于业务的多元化受疫情打击相对较小。这类企业除了传统物流运输业务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物流金融等,可以通过市场策略的调整来降低损失。

3.网络型的快递企业。这类企业,如通达系等,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影响指数为69.1。其中长期业务规模受损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以快递或快运业务为主,且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大量网点的网络型快递企业,主要是依靠规模效应创造利润,且其业务链条较长,短期内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运作,且疫情期间业务量大幅下降,但转运中心、车辆、人工等成本持续发生,致使利润遭受较大损失。

4.业务结构单一企业。这类企业主要包括专线运输、生产工程物流、配送物流等企业,受疫情的影响较大。这些企业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弥补业务规模大幅下降带来的损失。服务于特定城市之间运输的专线企业面临的两个困境是线路畅通率低和业务规模骤减。根据本次监测,疫情期间有72.2%的专线运输企业的线路畅通率不足50%,这使得本就缺少业务的专线运输企业更加艰难。以末端城市配送服务为主的企业影响指数为66.5,短期业务规模受重创,且人员到岗率不容乐观,但恢复信心较高。配送企业在隔离政策影响下即使仍保有C端消费者的订单,但受餐饮、商业综合体相关B端客户关闭的影响,仍面临无货可运的困境。随着疫情好转,B端客户逐渐恢复运营,终端消费者的需求重新被释放,配送服务会迅速恢复。

总体来看,企业受影响程度与供应链链条长度、成本结构、业务结构三个因素有关,且年度影响与短期影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业务链条长,固定成本高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由于业务规模骤降、生产难以全面恢复同时负担高运营成本,受到的影响较大。

本次疫情对物流各细分行业冲击大,可能造成行业整体的“断链”危机。由于整个供应链某个或某些环节复工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使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均存在“复工难复产”的情形。疫情面前物流供应链价值凸显,物流全环节、全链条的解决方案能力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对于配送、专线运输等细分行业,由于其业务收入来源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运营协同度不足,重构业务产品或强化技术创新是提高竞争壁垒的有效手段。

二、物流企业应对疫情采取的四大措施

调查显示,企业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提供员工保障、加强运营与管理、严控现金流、调整市场策略四个方面的措施。

1.提供员工保障。55%的企业提及采取“培训+保障”相结合的措施为员工的安全健康工作提供保障,积极组织员工学习防疫知识、加强员工个人卫生防疫措施宣导;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主动为员工推出防疫保险。

2.加强运营与管理。51.2%的企业提及从全网的运营与管控方面着手,重点对物流的中转与配送环节予以支持,缓解全网运营压力,如灵活调整对中转分拨和基层网点的考核指标、给予网点包仓和转运费用优惠或者提供额外资金支持;对于社区封闭、农村封路导致的末端派送难题,通过启用无人机、无接触配送等方式缓解派送压力。

3.严控现金流。疫情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紧张,45%的企业提及主要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缓解现金流压力,破解疫情造成的现金流困境,如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保障现金流周转;通过有序分类复工、裁员等方式降低企业人员成本。

4.调整市场策略。42.6%的企业提及会以此为契机,化被动为主动,根据市场涌现出来的新需求调整业务结构,如加大涉及到民生和医疗领域等产品线的开发、布局如农特产品交易市场等。

三、物流企业反映的四点政策诉求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起着链接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作用。企业积极采取防守型自救策略的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以下4点政策期待。

一是减免优于缓交。89.9%的企业提及希望政府给予减免类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房屋租金减免,社保和公积金豁免。直接减免要优于缓交,建议政府首先出台减免类的政策。尤其场地租金方面,目前对于商用和民用物业没有相应的租金减免支持政策。

二是运营给予特许。62.8%的企业提及希望政府在运营方面给予支持,包括为物流企业复工开通专项绿色通道,允许物流企业的车辆正常运输和分拨场地的开工;为网点正常经营开绿灯,给予物流从业人员特许通行证;打通居民需求和快递配送之间的管控关卡,保障运输和配送效率,在物流企业采取必要的防御性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应首先满足企业的此类诉求。

三是防疫物资优先保障。53.5%的企业希望政府给予物资支持或提供防疫补贴,为企业员工复工复产提供必要保障。22.5%的企业提及防护物资匮乏,17.8%的企业提及疫情防护物资支出大。

四是信贷支持持续。有45.5%的物流企业希望获得政府在信贷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信贷支持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包括加强信用贷款类信贷支持和融资成本降低,鼓励金融机构减免物流企业的贷款利息。此类政策期待在疫情过后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帮助物流企业度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