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都在说新基建,“新基建”到底能做什么?

1.行业未来洞察力: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互联网产业,从农业到工业,很多传统产业领域,已经正在推进智能化,“新基建”所发挥出来的价值正在显现。

从18年兴起的互联网养猪说起,利用AI进行猪脸识别,每一只猪都有自己的身份,猪的一生都是可以追寻的,体重、病史、年龄都是可以查询得知的。

无人工厂或者智能工厂应用到农业这个领域,应用到养牛养猪这样的场景下,既可以降低牛、猪和人的接触,从而预防疾病;同时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养猪、养牛、养鱼、养鸡等各行各业,都在借助智能设备和AI算法,重塑整个生产流程。

疫情期间,都在说新基建,“新基建”到底能做什么?

来源《人工智能:未来商业与场景落地实操》


2.线下线上的融合能力:如何对冲风险、穿越周期?

任何产业都有周期。而线上线下的融合,能够在实体经济遭遇黑天鹅时,给予企业和产业对冲风险的可能。

最近,福建福清市市长直播卖货一度成为热搜,直播间甚至有网友留言戏称,“不见市长不下单”。

疫情期间,都在说新基建,“新基建”到底能做什么?


截止直播结束,浏览量超过百万次,推介的福清特色农产品和美食,一度卖断货。

此次直播的成功并非突发奇想。

早在2018年,福清市就开始与京东合作,创建了以京东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形成“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元洪模式”,设计之初就结合了“线上浏览、线下展厅体验”的理念。

故而,疫情期间的“市长直播卖货”,对冲疫情期间无法线下销售、体验的风险,也是线上线下融合逻辑自然的延伸。

这并不是单一的品牌案例,而是产业园区在进行经济数字升级之后,实现供应端、流通端、消费端的要素汇聚和流通。

像福清这样的食品产业园,可以在疫情中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复苏。不仅福清,2020年3月将有超过100位县市长会进入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代言。

但显然,福清能够在前期就形成上下游信息汇聚,线上线下共振,是其能先人一步把握住直播电商契机的原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要么是十年前,要么就是现在。这句话,对于“数字化”的落地同样适用。

3.与外界共建共生的能力:如何与上下游共生共荣?

我们看到非典过后的电商快速发展,同时也成就了物流的万亿市场。京东物流、顺丰、四通一达等等,都在快速生长。

简单说,产业上下游是一条船上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在拥抱改变中同进退,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就在国内物流行业迅猛增长中,还叠加上了另一条增长曲线:物流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等新基建,去进一步提升效率,这需要“长期主义”的战略布局。

疫情期间,都在说新基建,“新基建”到底能做什么?


比如,京东物流研发的“无人仓”,天地狼AGV、飞马二代AGV和机械臂拣选系统配合,以实现电商仓库内小件商品自动出入库。

智慧物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一旦有更高效的自动化流程,对于传统物流,包括生长于物流之上的电商,将是降维打击。

从智慧物流的快捷,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便捷,真正实现了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级、数据流通畅、与上下游的无缝衔接、完整的全局考量。

物流行业自动化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能够实现从制造到零售,上下游全面整合升级,共生共荣。

4.数字化创新的能力:发现下一个增长点

增长,就在于发现新的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服务业如金融行业,各大银行、券商机构,都在加强手机端的各项服务。譬如,金融领域的“EKYC”,对传统KYC(了解你的客户)进行线上化的创新,解决了金融授信手续繁琐的痛点。

传统KYC(了解你的客户)过程繁琐、高成本且耗时,必须要面对面的操作。而“EKYC”技术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人证比对、活体检测、防Hack、交叉验真以及OCR(光学字符识别)五个服务模块,帮助金融机构在线完成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与验真,用户信息实时采录。

当实现远程开户、远程审批、远程协同文档能够确保安全高效,在疫情期间牵动国民经济神经的金融机构,“停工不停业”。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线上大数据形成用户画像,结合人工智能,更好地对大众进行投资相关资讯推送,完成资产配置的建议和管理。

“金融知识图谱”借助人工智能,为风险评估、预测、反欺诈、精准营销、智能搜索等提供技术支撑。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使用短文合成机器人,以及金融知识图谱为大众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市场教育,让普通人也能获得最新的资讯和个性化的投资建议。



疫情期间,都在说新基建,“新基建”到底能做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