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传感器功不可没

人类永远不会摆脱疾病,但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完全可以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场为阻断疫情肆意扩散,防止进一步漫延的战役全面打响。在这次全民紧急行动战役中,除了疫情防护用品和设施外,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性新技术开始应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疫情防控,传感器功不可没

传感器在本次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从目前各种症状来看,虽然"发热"不是判断感染肺炎的唯一指标,但在没有完全精准有效的方法前,体温检测就成为判断是否感染的关键指标。面对公共场所庞大的流动人口,要在移动状态下快速、准确、及时检测并筛查出非正常体温至关重要。这对于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来说,已不是困难的问题,大家最为熟悉的是用于人体体温测量的耳温枪、额温枪,其中用到的主要是热电堆红外传感器。

疫情防控,传感器功不可没

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是由一系列热电偶串联组成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两端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当一端接触热端、一端接触冷端时,由于seebeck效应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势差,电势差的大小与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温度差有关。热电堆传感器将一系列热电偶串联在一起,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

疫情防控,传感器功不可没

除了热电堆传感器,在疾病治疗阶段,用于医疗设备的传感器还有很多种,例如:

在物理传感器方面:差压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大量应用在负压救护车或负压隔离病房,磁传感器及超声波传感器用于CT 机或透视机,压力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用于呼吸机。

在化学传感器方面:湿度及氧气传感器用于隔离房空气质量监测,很多不同的气体传感器用在多种医疗器械中。

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由于研发相对滞后,所以只能期待在未来的防疫当中起到关键作用。


近几年,国内传感器产业包括非接触测温及其他人体健康监测用传感器有了长足发展,但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整个产业链满足突发性需求的能力仍面临巨大挑战。核心因素是整个行业高度碎片化而缺乏领军企业,低水平的技术、产品、应用,低效率的工艺是目前国内整个传感器行业的现状。而这种状况要高效、高质量地应对此次疫情是很难的。

以此次疫情用到最多的人体体温监测红外传感器为例,它涵盖了多个领域与学科,对人才和加工设备的要求十分严苛。针对这个问题,国内的传感器企业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放眼未来,在核心材料、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加大资源整合与对外合作的力度,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面向市场应用,坚持创新。其次要开阔思路,积极为核心传感器的政策制定、行业规划、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建言献策,积极协助政府整合国内传感器资源,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及细分行业优势,建立产业聚集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传感器产业基地,促进地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整个国内传感器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