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曹操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裔,宦官曹腾养子曹嵩(太尉)的儿子。曹操从小放荡不羁,不研究学业,不过喜欢武艺和兵法。由于父亲是当官的,又是名相之后,21岁时曹操举孝廉做了一个郎官,不久就做了县令。由于出生名门望族,家庭背景显赫,他很快被调入洛阳。当时黄巾起义,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统领羽林骑兵。后来平叛有功劳,升任济南国国相。由于当地的官员,很多数攀附皇亲国戚,贪赃枉法,曹操实在看不下去,就上报朝廷,有八个官员被罢免了官职。曹操被召回朝廷任东郡太守,因为不想攀附权贵,没有赴任,以生病为由回了老家。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曹操

  • 曹操还是有些才能的,在家期间有人拉他密谋废除汉灵帝。曹操没有参与,而那些参与废帝的人都被一网打尽。当时全国动乱不断,曹操很快就东山再起,被任命为典军校尉,不久又遭遇汉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何太后掌握朝中大权。当时大将军何进(何太后的哥哥)与袁绍密谋诛杀朝中宦官,何太后没有同意他们的做法。何进就召董卓入京,董卓还未到京城,何进事情败露被宦官反杀,从此天下大乱。何进一死董卓进京就独揽大权,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当时也想拉拢曹操,并上奏皇帝举荐他做骁骑校尉。曹操知道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不愿意与其合作。
  • 在《三国志》当中没有记录曹操杀董卓,被史官一笔带过,但是曹操突然改名换姓,从小路逃走,应该是刺杀董卓事情败露,遭到通缉,于是逃亡外地。在曹操出虎牢关,经过中牟县时,引起亭长怀疑,被抓送到中牟县城,县里有人私下认识他,替他说情然后被释放。董卓后来杀死了太后和弘农王刘辩,人神共愤,讨伐声四起。曹操到陈留后,分散家财,会集义兵,讨伐董卓。曹操领兵到了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双方激战,作战失利,伤亡很大。曹操在激战中被流箭射中,坐骑也受了伤,其堂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他,才得以连夜逃离险境。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操估计就是这么一个人吧!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曹操

  •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黑山贼寇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领10多万人到魏郡、东郡抢劫,王肱无力抵抗,曹操领兵赶往东郡,在濮阳同白绕遭遇,大破贼兵。袁绍为此上奏朝廷,举曹操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死,济北国相鲍信请曹操做兖州牧。曹操带兵在寿张县东向黄巾军发动进攻,追赶黄巾军一直到了济北,黄巾军向其求降。这年冬天,曹操得降兵30多万,收编了其中的精锐,组成了“青州兵”。这支军队后来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发家资本。
  • 陈留太守张邈和陈宫叛乱,并迎接吕布。曹操率领“青州兵”攻打吕布,吕布出战,被骑兵冲散。曹操军阵势大乱,他飞马冒火突围,掉下马来,烧伤了左手掌,差点挂了。好在行军司马楼异扶曹操上马,带他冲出了重围。后来曹操赶走了吕布,攻克定陶和雍丘,做了兖州牧。长安城大乱,汉献帝被挟持东迁,到达安邑县。曹操在谋士的策划下,派从弟曹洪带兵西行,迎接汉献帝。曹操被封为建德将军,不久又升任镇东将军,封费亭侯。杨奉、韩暹护送汉献帝到洛阳,两人发生内讧。曹操兵进洛阳,韩暹逃跑,曹操总揽朝政。由于洛阳残破不堪,根本无法住人,董昭等人劝说曹操将汉献帝迁都许县,并建立宗庙,开始屯田制。从此的曹操,已经开始走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了。
  •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到达宛城。军阀张绣投降,不久后悔,又反叛。曹操前往讨伐,遭到失败,自己被流箭射中,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死。曹操在此战中死里逃生,退回舞阴县养伤,张绣率骑兵抄袭,好在被曹操击败。张绣于是逃往穰县,与刘表合兵。后来曹操多次与张绣交战不克,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并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曹操打败吕布以后,于建安四年(199年)二月,回师昌邑县。八月,曹操进军黎阳县,命臧霸等人进入青州,攻下齐国、北海国、东安国,留下于禁驻守在黄河边上。九月,曹操回到许都,分兵防守官渡。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官渡之战

  •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率兵马东征刘备,把他打败,活捉了其部将夏侯博,和他的妻儿。刘备的大将关羽驻守下邳,曹操乘胜进攻,关羽也投了降。在曹操回师官渡时,袁绍进军保卫阳武县,关羽叛逃到了刘备那里。当时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由于兵少屡战不胜。很多诸侯开始选边站,刘备和孙策都站在袁绍哪一边。所以,孙策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便密谋袭击许都,结果还没有出兵,就被刺客杀死了。汝南郡降将刘辟发动叛乱,作为袁绍的内应,进攻许都。袁绍派刘备去援助刘辟,曹操令曹仁出击,打败了刘备,并攻克了刘辟的营寨。此时袁绍有几千辆运粮的军车正赶往官渡,曹操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大败袁绍军,全部粮车被烧毁。
  •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已经相持了几个月,曹操已经到了缺粮的地步,士气低落。到了10月,袁绍再次派兵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带领一万多人护送,在袁绍大寨北面40里的乌巢宿营。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由于袁绍没能满足他的要求,就投奔了曹操,并劝说他派兵偷袭淳于琼等人。其实,这是一个机会,也是改变历史的时刻。当时曹操并不信任许攸,不过在荀攸和贾诩两个谋士的劝说下,曹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于是让曹洪留守大营,自己亲领5000人,攻打淳于琼。淳于琼固守营垒,曹操四面纵火,淳于琼只能出战。由于曹军殊死奋战,淳于琼战败被杀。袁绍见淳于琼被杀,决定让儿子袁谭偷袭曹操大本营。于是派张郃、高览偷袭曹洪的营地。戏剧性的一刻发生了,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兵败,就投降了曹操。所以,袁绍一败涂地,自此无力与曹操对抗。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官渡之战

  • 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继续攻袁绍在仓亭的驻军,袁绍逃往冀州。当时汝南郡投降了刘备,曹操打败袁绍后,南征收拾刘备,刘备不敌逃走,归附了刘表。次年,五月袁绍得病吐血而亡。他的小儿子袁尚接替了他的职位,袁谭因此不满,自封为车骑将军,驻守黎阳。建安八年(203年)三月,曹操攻打黎阳城外城,袁氏兄弟出战,曹军奋勇冲击,袁谭、袁尚连夜逃走。四月,曹操进军邺城,次月回到许都。袁谭和袁尚两兄弟,为争夺冀州而自相残杀,袁谭被袁尚打败后向曹操求救。曹操在谋士荀攸劝说下,发兵援救,并让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二者联姻以防止袁谭异心。曹军大兵压境,袁尚撤走了平原的围兵,回到邺城。次年,袁尚再次攻打袁谭。曹操发兵援救,并水淹邺城,袁军死伤大半。袁尚撤兵救援邺城,结果被曹操军打败,袁尚知道打不过,派人向曹操投降,没有被采纳。袁尚连夜逃跑,到了中山国,邺城很快平定。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孙刘联合

  • 曹操在包围邺城的时候,袁谭背叛了曹操并攻占了甘陵县、安平国、勃海国、河间国等地。袁谭打了胜仗,并进攻袁尚所在的中山国,袁尚逃往固安县,他的部队被袁谭吞并。曹操写信给袁谭,谴责他违背和约,并与他断绝儿女婚姻关系,让她的女儿回娘家去,然后进军讨伐。袁谭很害怕,从平原县撤退,跑到南皮县。12月,曹操进入平原县,收回被袁谭攻占的郡县。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军对袁谭发起进攻,打败了袁军,把袁谭斩首,并杀死了他的妻子儿女,平定了冀州。由于袁尚逃亡了乌桓,曹操决定北征乌桓,并很快平定了哪里。袁尚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害怕曹操来攻,于是杀了袁尚、袁熙、速仆丸等人,并将首级献给了曹操。
  • 建安十三年(208年),朝廷废除了三公,设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被任命为丞相,七月并征讨刘表。八月刘表病逝,他的儿子刘琮接替其职位,并驻守襄阳,刘备驻守樊城。曹操率兵抵达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往夏口。曹操再兵进江陵讨伐刘备,刘备无力抵抗便联合孙权抵御曹操,两军在赤壁相遇。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操军队在赤壁与刘备交战时,不顺利。军中发生了大瘟疫,官兵死了很多,曹操便带兵北撤。寥寥数字,非常简洁。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败仗以后,刘备占领了荆州所辖的江南各郡县,而孙权占据了江东地区,自此二人便与曹操三分天下。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赤壁之战

  • 自从赤壁之战以后,曹军死伤惨重,就很少与刘备和孙权正面交锋,曹操就开始整顿吏治,抚恤将士,开陂屯田,招贤纳士。他在春天还亲自下田,与民耕种,在汉朝历史上也难得一见。建安十五年(210年)冬,曹操求贤,建铜雀台。次年,汉献帝任命曹操的世子曹丕做了五官中郎将,并安置所属官员,让他做副丞相。七月间,曹操西征,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曹操使用离间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的关系,二人不和,被曹操打败,逃到凉州。杨秋到安定郡,关中都被平定了。
  •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公回到邺城。10月,开始讨伐孙权,次年抓住了孙权的都督公孙阳,然后回师。四月,曹操回到邺城在5月10日,被汉献帝封为魏国公。汉献帝聘娶了曹公的三个女儿,并封他们为贵人,其中年纪最小的暂时留在魏国,等长大后再进宫。次年,南安郡赵衢、汉阳郡尹奉等人率兵讨伐马超,杀了他的家小,马超逃往汉中,投靠汉中太守张鲁。后来马超与张鲁部将不和,遂投靠了刘备。
从《三国志》看曹操,他九死一生征讨四方,真的是“奸雄”吗?

曹操

  • 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汉献帝把曹操的二女儿立为皇后。三月,曹操西征张鲁,11月,张鲁从巴中率残部向曹操投降,曹操封张鲁及其五个儿子为列侯。刘备袭击刘璋,夺取益州,并占领了巴中;曹操派张郃前去征讨。12月,曹操自南郑返回,留下夏侯渊驻守汉中。次年,曹操回到邺城,春天,又亲自下地耕田。不久,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魏王。乌桓和匈奴单于到汉朝来朝贡,匈奴南单于呼厨泉被曹操留了下来,并派匈奴右贤王去卑监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魏王驻军居巢,很快打败了孙权。此时的曹操出行的依仗已经堪比汉献帝,冠冕上用的是皇帝才能用的十二根玉串,乘坐特制的金根车,套着六匹马,配着五彩从车。如果曹操能多活几年,其实离称帝也不远了,只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操练士兵,西征刘备,宛城出现兵变。次年叛乱被曹仁平定,夏侯渊与刘备在阳平开战,被刘备斩首。三月,曹操从长安出兵经过斜谷,派出先头部队扼守险要之处向汉中进军。刘备倚仗险要地势顽抗,曹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曹操又派于禁协助曹仁攻打关羽。汉水泛滥成灾,于禁的军队被淹,全军覆没。于禁被活捉,关羽乘机包围了曹仁,曹操派徐晃去救援。此时,东吴孙权因为荆州问题与刘备闹翻,孙权派使者给曹操送信,希望征讨关羽以示自己的忠心。曹操从洛阳发兵南征关羽,大军还未到,徐晃向关羽进攻,并将他打败,关羽逃走,曹仁解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到洛阳。孙权打败关羽,并将他的首级献给了曹操。不久,曹操在洛阳去世,终年66岁。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曹操并没有像《三国演义》当中描写得奸诈狡猾,动不动乱杀人。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曹操比董卓之流已经仁慈很多了。同为野心家的董卓废掉汉少帝,不久又将其毒死。而曹操虽然有野心,但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名声,到死也没有称帝,如果说他是奸雄,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