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老屋


老屋,終究還是消失了。它在風雨飄搖的歷史變遷中,完成了它的使命,消失在了我以及父輩們的視線裡。

老屋最早的歷史當追溯到上個世紀30年代。最初在老屋的這個地頭,是茅草房。40年代,由於祖父外出做小買賣,家境得以改善,開始修繕成籬笆泥牆,房頂仍是茅草。60年代,老屋變成了土牆,屋頂也翻蓋了青瓦,可以說,這是老屋歷史變遷中的一個里程碑。因為60年代,土屋在村裡算的上“豪宅”了。80年代初期,父親又在三間土屋的東邊新修了兩間土屋,面積幾乎增加了一倍。

90年代初期,勤勞的父親又用了半輩子的積蓄,在土屋的北邊修了兩間磚瓦房。至此,老屋一直保持著原樣。老屋沒有變化,主要是一直讀書的我耗盡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為此還欠了不少債。老屋,雖然破舊,可我以及父親卻對它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堂弟對我說,父親在工人推倒老屋時,蹲在院裡的一個角落,默默地抽了多支菸。老屋,不僅承載了我童年的快樂時光,見證了父親為這個家奔波辛勞了大半輩子的人生,還遺留著先祖的痕跡。


老屋,曾先後住過五代人,高祖、曾祖、祖父母、父輩和我。我記得曾祖母就是在堂屋旁的房間裡過世的。那時,我才3歲多,僅殘存著一些模糊的記憶。當時,曾祖母已經很糊塗了。我拿著一隻叔伯用獵槍打下來的雀鳥,到她病床邊玩,她突然起身一把搶過那隻雀鳥就往嘴裡送,我卻嚇哭了。

老屋,在我的心目中,已不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它更是根的意義所在。從哪裡來,就回到哪裡去。對於先祖們,如此;對於父輩們,亦如此。老屋雖然不在,可是它在精神的層面上,是留在我和父母的內心深處的。 別了,老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