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晚年讲说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被称作是大乘佛教经典的经王。《法华经》前后共有三译:其一是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其二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其三为闍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共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流传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是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该经于北魏天赐三年(公元406年)译于长安,西凉建初七年(公元411年),“比丘弘僧疆”即于敦煌书写,说明了该经在译出后不久即已西传敦煌。

莫高窟259窟开凿在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窟室呈方形,正中凿出中心塔柱的前半部,内塑如来说法像两身。两侧壁分上下两段开阙形龛和圆拱龛,龛内塑交脚菩萨、半跏坐思惟菩萨、结跏趺坐如来像和倚坐佛像。从主尊造像于同龛内并坐说法的造像特征看,该像是根据《法华经》塑造的释迦与多宝佛★并坐说法像。

《法华经》中说,一日释迦牟尼说法时,有大宝塔涌现空中,且塔中有声。时有菩萨而问之曰:“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踊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尔时释迦告菩萨曰:“此宝塔中有国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而后释迦以右手指开七宝塔门,见塔中有多宝如来坐狮子座上。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分出半座与释迦牟尼,共同演说法华经。

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1-4-1 窟室造像

西壁龛内塑释迦佛与多宝佛并坐说法像,龛外塑胁侍菩萨。北壁上层为阙形龛,示意天宫,下层为圆券龛。

北魏 莫高窟259窟

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1-4-2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两佛像作游戏坐、二佛身穿凉州式偏袒右肩袈裟,袈裟的衣纹线密集流畅,有薄纱透体之感,画史称“曹衣出水”。头部虽经后代重修,但是并未完全改变原形。

北魏 莫高窟259窟

西壁塔柱龛内

莫高窟259窟塔中的释迦多宝,头上波状发髻,身穿偏袒右肩式袈裟,面部及胸部有后代重修过的痕迹。袈裟厚重密贴周身,凸起的衣纹线随着身体的起伏圆转曲回,反映了犍陀罗佛教艺术对莫高窟的影响。龛外的菩萨,头戴三面宝冠,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神情怡然,显得古朴大方。

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上层的阙形龛内塑弥勒交脚像和思惟像。阙形龛的阙顶及瓦垄缺损,从缺损处可以看出是先将木桩钉入墙壁后,再敷以草泥塑造的。下层龛内塑佛说法像、倚坐像和禅定像。其中北壁东侧的禅定像堪称佳作,释迦佛头生高肉髻,着通肩袈裟,两眉细长双眼略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似乎一点也体味不到坐禅的寂寞和苦修的艰辛,唯有参禅悟道后的满足和愉悦。

知识库

★多宝佛

又译大宝佛、宝胜佛、多宝如来。《法华经》中的佛名之一,为证明《法华经》真义而自地踊出的塔中佛。依《法华经·见宝塔品》记载,多宝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其在行菩萨道时,曾立誓成佛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法华经》之处,必自地踊现于前,以证明此经的真义。故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中踊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如来坐狮子座,其全身姿态如入禅定状,并分半座与释尊。安置多宝如来之塔,称为多宝塔。

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1-4-3 释迦禅定像

圆券龛内的释迦禅定像是莫高窟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释迦牟尼细眉垂目,作禅定印,着通肩袈裟,以阴刻线刻出衣纹。胸部塑造饱满,朴实凝重。

北魏 莫高窟259窟 北壁

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1-4-4 释迦禅定像特写

释迦牟尼头生高髻,弯眉上扬,面带微笑,似在静心思维,体味禅定中悟出的哲理。塑像用铜片嵌眼球,以阴刻线表现波状曲发。

北魏 莫高窟259窟 北壁

释迦多宝造像不见于印度,在新疆各地的石窟寺里也少有发现,但在敦煌和敦煌以东却十分流行。甘肃张掖马蹄寺千佛洞8窟的中心塔柱下层,就画有释迦多宝佛与弥勒菩萨的同龛像。在炳灵寺、麦积山石窟以及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巩县石窟都有相当数量的遗存。而且这些造像或者壁画,大都是北魏以前的作品,说明了在北魏之前北方的石窟寺里,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像是十分流行的,也说明了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给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北方佛教以深刻的影响。

此文出自《解读敦煌●佛国尊像》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为什么说释迦多宝诠释了《妙法莲华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