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文|春風笑


畫卷展開,陳後主因何驚慌失措?

公元583年11月的一天早上,南陳後主正在宮中玩樂,好不快活。就在他興奮無比的時候,一個侍從突然跑進宮內,對著後主耳語幾句。

緊接著,出使江北歸來的大臣便走了進來,只見其中一個大臣恭敬的將一幅畫卷遞上。後主連忙放開了身邊的嬪妃,將這幅畫卷緩緩展開。

展開畫卷的那一剎那,陳後主就像觸了電一樣將手一縮,畫卷落於桌上。

左右的人感到不解,但也不敢多問。

只見陳後主大聲呼喊道——

"我不要再看見它!快把它拿下去!"

侍從們連忙上前,七手八腳地將畫卷撤了下去。陳後主稍微定了定神,周圍的妃子們又嬉笑的擁上前來…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陳後主與寵妃張麗華)

畫卷上到底有什麼?能夠讓這個陳朝國君驚恐萬分?

其實,畫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隋文帝楊堅的畫像。


隋文帝的崛起

隋文帝楊堅原為北周的將軍,他的女兒是北周皇帝的皇后。手中握有軍權不說,還攀上了皇親,楊堅可以說是風光一時。

可是,北周上層低估了楊堅的野心,滅亡北齊後不久,楊堅隨即發動政變,廢黜了北周的末代皇帝周靜帝。

公元581年,楊堅在長安稱帝,改元開皇。隋朝由此建立。

取代北周自立後,隋文帝鋪開地圖,冷靜的觀察著周邊地區的情況。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隋朝還未建立時,北方政權便已奪取了淮河流域和四川)


在帝國的北部與西部,突厥與吐谷渾曾與隋軍三番五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不過,由於這些交戰地區地形複雜,山地高原居多,隋軍雖無法保持野戰的優勢,但也能憑藉此地形與遊牧民族的騎兵作周旋。

雙方暫時保持了一種拉鋸戰的狀態。

在帝國的南部,由於前朝(北周)的努力,南北政權分立的戰線已由原先的淮河一線推進至長江北岸。長江中上游的巴蜀也被隋朝收入囊中。

"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的喪失不僅使南陳在與隋對峙中愈發被動,還打擊到了南陳集團的信心。

因此,同北部相比,隋在南部戰線的博弈中要佔有很大的優勢。


擺脫兩線作戰

隋文帝也看到了這一點,在之前同突厥人與前朝餘黨的作戰中,隋軍經常被來自南部戰線的陳軍相襲擾,憤怒異常。當然,這些襲擾基本都被挫敗了,可這也促使隋文帝進一步思考,如何擺脫兩線作戰的難題。

這個難題很好解決,那就是打掉其中一方,打掉誰呢?隋文帝將視線鎖定了南陳。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俗話說,欲擒故縱。滅亡南陳不是一兩天便能做到的,他需要的是長期的投入與經營。

在自己一方還沒有做好準備之前,釋放和平的煙幕彈以迷惑對方是極其必要的,隋文帝也這樣做了。

他經常向南陳的使節表達自己希望長期友好的心願,並且刻意的讚美與吹捧南陳皇帝的功績。南陳後主一開始有些警惕。


陳後主放鬆警惕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眼看隋文帝沒有行動,他也就放下心來。而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看畫像一事,便是陳後主複雜內心的真實外化。

現實終究是骨感的,它不會偏袒任何人,陳後主貪圖享樂,與貴妃張麗華等整日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南陳朝廷離心離德。

不過,在大臣們小心的催促下,他終於決定看看奏摺,可是即便如此,他也要摟著妃子一起看。

南陳的政治可見一斑了。

隋文帝對陳後主這些荒唐的行為了如指掌,可他還是有些擔憂,自己的南伐會遭遇像淝水之戰中前秦一樣的命運。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淝水之戰,埋葬了前秦政權)


他向自己的謀士李德林等表達了自己的不安,而李德林等則鼓勵他堅定南伐的信心,並協助他制定進取方案,楊堅稍微有些放寬心了。

那麼,楊堅又是如何制定伐陳大計的呢?


隋的南征策略

在筆者看來,隋朝政治精英們的南征方案大致是這樣的——


南陳軍隊基本沿長江與隋軍對峙,他們的防線就像一條蟒蛇,從川蜀到大海。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而要想擒住這條蟒蛇,光抓他一段,會遭遇毒牙的報復,因此非得從多段同時下手不可。

隋軍日後正是這樣做的,為了這一天儘早來到,從楊堅登基到他發兵江南的八年時間裡,他積極操練軍隊,將地方鄉兵中的精銳收入軍中,充實南下的力量。

在四川,楊堅暗中命令重臣楊素等打造戰船,預備順流而下,配合南征。

楊素打造的戰船高達五層,並配有訓練有素的弓弩手和長槍兵,戰力非凡。

這些讓楊堅如虎添翼。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出師有名

不過,出師要有名,楊堅很看重這個,就在這個時候,機會來了。

當年南梁的地方軍人處理侯景叛亂的時候,自顧不暇,北周趁勢派軍攻入,在長江北岸的江陵,扶植起一個名叫"後梁"的偽政權。

南陳如芒在背,於是,就在隋文帝為南伐厲兵秣馬的時候,南陳的間諜策動了後梁上層的叛亂,幾天的功夫內,有十幾萬軍民逃入南陳境內。

楊堅也樂得看見這番混亂的場面,因為這正成為了自己出兵最好的理由。很快,他宣佈南陳此舉破壞南北之和平,並擬了宣戰檄文,大造南下聲勢。

其實,這又是一個煙幕彈。南陳集結戰備,準備迎戰,但隋文帝偏不出擊,雙方就這樣熬了半年。

長江以南的氣溫在下降,炎熱不再,這也正有利於隋軍作戰。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影視劇作中的隋文帝)


狼終於來了

直到588年10月,"狼"才真的來了。

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集結大軍50萬人,兵分六路發動了對南陳的進攻。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進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處。

第一處,楊素的水陸軍出三峽打擊長江上游的陳軍,讓他們無暇東顧。

在隋軍當中,楊素一直以帶兵冷酷而著稱。據說,在戰爭中,被他派出的百餘名士卒要在指定時間內衝開敵陣的缺口,好為後續主力的突進贏得時機。如果這些敢死隊員突擊失敗,他們將被楊素臨陣處決。

這次戰爭中,為了配合江上水軍的行動,楊素再次拿出了這一撒手鐧,陳軍在兩岸的營寨紛紛被打破。

但是,南朝畢竟經營長江上游的要塞多年,兵精糧足。而且,由於戰線拖長,隋軍補給不力,楊素軍的攻勢逐漸減弱,雙方呈對峙狀態。

第二處,秦王俊的水陸軍進攻襄樊,即長江中游,配合楊素的軍隊對戰陳軍。

楊俊的攻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南軍被他們牢牢吸引在遠離政治中心建康的地方,動彈不得,這也極大支援了長江下游楊廣的行動。

第三處,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他親領隋軍主力,並分命老將韓擒虎和賀若弼,左右開弓,聯合進擊江南腹地。

陳後主對這些幾乎一無所知,陳將任忠希望趁著隋軍渡江未穩,殺敗楊廣的突擊部隊。然後閉關死守,派軍隊增援中上游。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任忠方案的落空

任忠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陳後主輕信左右反對的意見,對任忠的方案嗤之以鼻。這也間接的促使任倒向隋軍一方。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到後主耳中,江州等城防要塞紛紛失陷,登陸的隋軍站穩了腳跟,他們朝建康城撲了過來。


甕中捉鱉

此時,失去外圍防線的陳軍已入甕中之鱉,進退不能。隋軍分頭猛攻建康城門。任忠眼看大勢已去,投降了隋軍。

守軍一看老將投降,鬥志皆無,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隋軍藉著這股混亂勁,擁入城中。

隋滅南陳的過程有多驚險?

隋軍的喊殺聲越來越近,陳後主和他的愛妃張麗華慌了手腳,他們跳入了後院的井中,竟希望逃過搜捕。但這怎麼可能?

隋軍將失魂落魄的後主和他的"佳人"由井底拖出,送至前軍。韓擒虎等大喜過望,連忙要求其寫招降書。

後主的"墨寶"傳遍了大江南北,南陳軍望風披靡,隋文帝趁勢將南陳的疆域攬入懷中。

這一年,是公元589年。從316年西晉滅亡算起,中間已過去了273年。

再造統一,隋文帝是一等一的大功臣。


參考文獻:

(唐)姚思廉《陳書》 中華書局

(唐)魏徵等撰《隋書》 中華書局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碩《南北戰爭三百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韓昇《隋文帝傳》 人民出版社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三聯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