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在观看电视剧时,我们经常听到宰相、丞相与相国等称呼。许多人会感到奇怪,他们到底是一个官职不同的叫法,还是不同的官职。今天,文史家为诸位看官讲述,他们到底那一个才是正确的称呼。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相同的“相”字

这三个称呼,都有一个相同字——“相”。该字的起源与原始字义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相”,由目与木两个字组成,意为以木代目,则其本意是手杖的含义。而从手杖代替人眼睛,帮助人行走衍生出帮助、辅佐之义。第二种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观点:相,省视也,从木从目。则是说相字是在树上远眺地下之意,从而衍生为对事物的掌控,了解。

无论是那种说法,都可以将“相”字,同治国理政联系起来。相在后世的含义, 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代表,能称为相的,都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之一。

范围最大的宰相

“宰”字出现很早,其组成是“宀”加“辛”,也就是在屋顶下屠宰牲畜的人,后来又衍生出主持,操控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为贵族屠宰牲畜的人逐渐转变为了贵族们的管家。天子的管家,也变为了天下之宰。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宰字甲骨文

周公旦在辅佐成王时,所居的职务便是“大冢宰”,也叫“太宰”,在周制中,为六卿之首。《尚书》有言:“冢宰掌邦治,统百官,领四海”,可见其权力之大,在周公时期,太宰就是全国最高权力者。

宰相二字首次在史书中出现已经到了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中,将“相”与“宰”合起来,其含义是泛指中央的大官。到了西汉陈平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宰相重要性显而易见,主宰天下之大事。”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但宰相却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名,只有金朝将其作为一个具体官职。宰相更多是一个统称,是一个概念,包括所有的最高辅政者的一个称呼。宰相制度也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沿用的制度,为最高权力者辅政的制度都叫做宰相制度。

所以,宰相作为一个概念,所包括的范围也更大,丞相、相国、相邦、阁老等都包括在了宰相之中。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具体的“相”

宰相不是具体官职,其他的“相”却都是正式官职称呼。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称呼有所不同,而到了战国时期,基本都统称为相邦,例如著名的张仪,吕不韦都在秦国担任相邦之职。在战国时期,统治者离不开相邦,相邦也拥有极大的权力,谁担任相邦谁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策略。一直到秦始皇时期,相邦都是位高权重,始皇帝继位后,实行君主专制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于是取消了这个称呼。汉代恢复相邦之职,但因避讳刘邦,将邦字改为了国字,称为相国,例如萧何、陈平都担任此职。吕后之后,相国之职亦不设人,相国作为一个官职逐渐消失。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萧何影视剧形象

伴随着相邦、相国的衰落,崛起的是丞相之职。起初,丞相只是相国的助手,分有左右两位丞相,辅佐相国处理事务。相国之位不设人后,丞相逐渐成为百官之首,位列三公。汉代设立丞相,唐宋则基本不设立丞相之职,但有相应的官位等同于丞相。例如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等,相当于只是改换称呼,但因习惯又都可称为丞相,属于广义的丞相。在其发展过程中,帝王们担心一位丞相权力过大,不断地扩大丞相的人数,缩小其职能,以达到不危险皇权的结果。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亦废除丞相制度,反映出了皇权膨胀到顶峰。

丞相制度沿用一千五百余年,丞相一词的含义也由官职名称逐渐转变为指代手握相权,掌管国家权力之人。废除丞相就彻底消灭了这一项权力,在皇权与相权的长时期争斗中,皇权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丞相、相国和宰相,正确的称呼到底是哪一个?看电视剧别再别骗了


结语:总的来说,宰相是一个泛指和统称,而相国、相邦、丞相等都是具体官职属于宰相,丞相制度也是属于宰相制度。在以后的学习和观剧之中,不要再对他们傻傻分不清楚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