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赵括,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

阿正71


先辟几个谣吧

第一:赵括举荐李牧

史书中完全没有关于这件事儿的记载。

赵括死于公元前260年,李牧死于公元前229年,前后相差31年,后人根据这个时间差为吹捧赵括强行让赵括举荐李牧。我们也可以说是廉颇举荐了李牧,蔺相如举荐了李牧,田单举荐了李牧,乐乘举荐了李牧。反正死无对证!

第二:乐毅举荐赵括

史书上也完全没有记载这件事儿

乐毅来到赵国后死在赵国卒年不详,但是长平之战时参与决策的就是乐毅的儿子乐乘了。

后人因为乐毅卒年不详的原因,编撰成乐毅举荐了赵括。又是一个死无对证的事情!我们同样可以编写乐毅听闻赵孝成王要赵括为将,拼死上书不同意赵括为将,赵孝成王拒绝。

第三:秦国有粮

同时秦国粮食也出现供应问题,韩非子明确记载公元前461年“秦大饥”,后来秦昭王还对白起说“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这是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四十八年再次伐赵的时候说的,这如果也叫做粮草充足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缺粮的地方了。

第四:白起用赵括的剑自杀

史记明确记载,秦昭王赐白起剑自杀,如果这剑是赵括的,可能赵括在长平之战未死,来到秦国,偷天换日做了秦昭王

第五:白起夸奖赵括厉害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白起说这句话,是在长平之战后,公元前259年秦国再次攻赵的时候,说的是整个三年时间,秦卒死者过半!并且强调“国内空”可见长平之战对秦国的消耗之大!

最后从秦国方面说一下

秦国长平之战准备的就是一场决战,久攻廉颇不下,于是反间说赵括比廉颇厉害,这就说明秦国人认为赵括不如廉颇。如果他们觉得赵括厉害还反间,这不是坑爹吗!

秦国急于更换赵括出来决战,就再次反映了秦国根本不想跟廉颇在长平耗下去。赵括一到就主动出击这不正是秦国梦寐以求的事情吗!

所以赵括是没办法洗的,不行就是不行


目西


长平之战始于上党。公元前261年,数十万赵军在廉颇的带领下接管了上党郡,正如公子豹所预料的那样,秦军随即有了反应:秦军在左庶长王龁的率领下向赵军发起了进攻,在大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王龁所率领的秦军从廉颇手中将17座城池悉数夺下。这之后面对秦军的猛烈攻势,廉颇不得不带领赵军一路向南退却,最终在上党以南的长平地区收拢住了队伍,至次年夏天,王龁率领的秦军在巩固了上党郡之后随即杀至长平。至此,长平之战拉开帷幕,其实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和国家的社会资源的动员体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社会资源动员体系,反观赵国却做不到这一点,上党郡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过180多公里,从咸阳到上党的后勤补给线几倍于这个距离,而且在战争爆发前两年秦国还遭受过灾,可先断粮的却是赵国。之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赵括登场,事实上赵括为将,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离谱,和纸上谈兵上说的不一样,赵括并不是战场上的菜鸟,早在赵惠文王的时代,赵括就已经随父赵奢参加了麦丘之战和阏与之战,这两赵赵军都赢了,这在当时的赵国是非常少见的,而在这两战中赵括都是以参谋的身份在赵奢身边参与军事决策,赵奢死后,赵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军中将领皆尊称赵括为“马服子”,由此说来,赵括非但不能说缺乏历练,反倒是拥有丰富的与秦军交手的经验。其实无论谁,面对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接手的还是一个阵地已经丢了一半且后勤保障困难的残局,这都是一场胜率极小的战争,而且秦军主将后期由武安君白起带替了王龁,赵军却一无所知。平心而论,赵括或许并非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但他接手的的其实就是一场必败之战,而从最终结果来看,他并未帅部投降,而是选择战死在沙场之上。


懋0011


赵括的名声其实毁在了长平之战,我简单列举几个赵括的所为和评价,来总结一下。

1、赵括此人从小熟读兵法,常常把他爹赵奢辩论的无话可说,这也就催生了他比较骄傲,所以马服君便说他好夸谈,脱离实际,并非真正的兵法。

2、李牧镇守边塞抵御匈奴便是由赵括举荐的,说明此人绝非庸才。

3、赵军被断绝粮道后,赵括带人发起了数次冲击,白起形容:此子不死,必成秦国大患。

4、国力对比,长平之战前秦赵对峙三年,廉颇采用的守,但是为什么赵王急于换帅,因为赵国国力撑不住廉颇了,所以即使不管帅,也难逃失败。

5、损失对比,按照记载,赵国50万赵括死后投降20万,被活埋。秦国60损失一半。损失对比上并无多大差别,说明赵括其人能力肯定是有,而且他很得军心,士兵听说他要来欢呼雀跃。

6、赵括第一次上战场对阵的便是白起,其实是他的很不幸。

7、他被钉在耻辱柱上其实更多的是用来警示后人,莫要夸夸其谈骄傲自满,多跟长辈学习,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切不可好高骛远。


袖白雪背景墙装饰画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分析,赵括确实是一个纸上谈兵的青年才俊,夸夸其谈而又牛气冲天,也是依仗着他父亲赵奢的功绩,或者说他爸是赵奢!仰仗着这样的家庭背景有闻于继位不久的赵孝成王。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难不倒他,可是赵奢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赵括把这样的大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让赵括为将,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


然而赵孝成王还是任用赵括做了将军,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赵括的母亲,她坚决反对,说如果赵括不称职,我能不受株连?第二人是蔺相如,他向赵孝成王谏言: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括倾起全军一味的进攻拼杀,没有突起的奇兵布阵,秦国战将白起从赵军中间拦腰截断,分割包围,使其赵军前后接应阻断,困守突围不能,在断粮断水之后秦军白起坑杀而长平之战结束。反观赵括的用兵如飞蛾扑火,直面战场,秦军白起就等着这样的战术,来而包抄,收紧网眼,即起勇力聚歼尔。你看,纸上谈兵就是为赵括准备的冠名而已。


杨柳青青春之声


败军之将,众恶归之。说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用赵括,这故事听听也就算了。于失败者而言,要显得输得最悲壮最有面子,无过于中了反间或出了内奸。所以只要失败者稍有话语权,他的讲述里内奸、间谍就一定会出现。这一点绝对是古今中外人同此心。你看希罗多德讲《历史》,希波战争时,从温泉关到雅典,希腊人那一溜内奸,出得是摩肩接踵,令人目不暇给。

现在也不乏为赵括翻案的人(放眼中国历史,要找个从来没被翻过案的,只怕不易)。只要没打算把赵括说成是悲情无比的千古一将,翻这个案的还是很容易找到一些依据的。《史记》描写赵军被围后的表现: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陷入绝境四十六天,已经饿到人吃人的地步,军队居然不崩溃,还能在将军的指挥下有组织地突围,这个统帅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可以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赵括一死,赵军就斗志全无,选择投降了。

说回长平之战,经过2年的对峙,当时秦军和赵军实力出现了巨大差异。

公元前260年,秦军的攻势正式发动。在长平已经消磨了至少一年光阴的赵军,多少已经师老械疲,所以战争初期表现非常糟糕,与十年前阏与之战时的表现,简直不像是一支军队。

四月,…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新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全,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斥兵者,侦查部队也。赵军主动进攻秦军的一支侦查部队,兵力上肯定占优,作战位置,大概也是赵军的营垒附近,但结果竟然反而被杀了一员裨将。

六月和七月,秦军两度发起进攻,都能夺取营垒,斩杀敌将。这之后,赵军才进入状态,勉强稳住了阵脚,收缩防守,拒不出战。

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关键是他那么年轻,还没有机会“实战”,万千罪恶归于这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回望五千年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战乱不断,这就有很多的战役和将领都会被人记住,但是被记住的方式却不一样,有一些将领们带领军队以少胜多被传为佳话,但是也有一些人纸上谈兵被打得大败而归,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长平之战中的赵括。长平之战中,廉颇退守不出,为何赵括明知会输还要应战?

赵括这个人很有名,因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由他演化而来的,赵括作为赵国大将被人骂了数千年,大家都认为赵国是因为他才一蹶不振,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却有可能正好相反。

一、赵军作战方式的不正确

当时秦国大举兵力进攻赵国,赵国排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前去应敌,但是秦国的大将是白起,廉颇在和秦军对战时连输好几场,于是廉颇就退守不出,但是赵国疆域是以平坦开阔为名的,所以赵军最擅长的进攻方式就是进攻和突击,并且赵军中较为厉害的军队是骑兵,防守是赵国最不擅长的方面,廉颇这样一做不能将赵国的军队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而秦军则是以防守和稳健闻名,秦军在看到赵军退守之后就步步为营,将壕沟和阵营都布置好,逐渐扩大自己的优势。并且秦国国力强盛,后继的补给也非常充足,长平之战一共打了十四个月,所以赵国的补给逐渐跟不上了,赵军的劣势越来越大。

二、赵括的错误

由于秦军的坚持对战,赵军的意志力和补给都已经消耗殆尽,即使不进攻赵军也会溃散。原来很好的作战机会被白白浪费掉,而当时的赵国无可奈何只能换下廉颇,想用善于进攻的赵括来找到一线生机,虽然赵括上任后,新军和将领需要磨合的时间,但是当时的赵国国力已经没有时间让他磨合了,所以就只能赶鸭子上架,把死马当活马医了。

赵括上任后就继承国家的意识,开始选择主动进攻,秦军一看换了一个小将上来,自然也会信心大增,拼尽全力抵抗。赵括这一举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但是这也是非常悲壮的亡羊补牢。虽然赵括敢于主动出击,但是他心里也知道这一仗输多赢少,只能拼命将秦国的兵力消耗,给赵国留下一些机会。

面对四大战将的白起,赵括也并没有选择退缩,在当时艰巨的情况下,他敢于站出来和秦军作战,无论如何都是一条汉子。

最后秦军将赵军打败,但是秦军也损失惨重,白起将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虽然赵括输了,但是赵括将秦军的兵力消耗量了很多,秦军最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恢复回来。虽然赵括输了,但是我们不能用成败论来定英雄,赵括在面对强敌时,挺身而出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历史云顶


之所以“纸上谈兵”的赵括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是来源于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描述。

在《史记》中,姜尚、孙子、吴起、孙膑等既留下了兵法理论,也建立了赫赫战功。而象赵奢、廉颇、白起、李牧、王翦等,以及后来的项羽、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都建立了赫赫战功,却没有留传兵法书籍。有些名将不知道有没有学过兵法,看样子应该没学过,更加有项羽、霍去病这样的开挂战神公开宣称不学兵法。

与这些名将的事迹鲜明对比,赵括被太史公写下了这么一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从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到赵括兵法理论学习不错,而且能说会道,自以为天下第一。连其父名将赵奢都说不过他,但不认为他好。他母亲问赵奢原因,赵奢回答说:

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赵括却自以为天下第一,以轻视的态度来谈论。那么实战时必不能以谨慎小心、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的姿态来对待。他太能说会道,不但让别人哑口无言,说得连自己都深信不疑了。也就更无法听进不同的意见,以为别人都没有自己聪明,别人都不对;一旦为将就会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下面一段文字就第一次作出证明。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

从上面这段记录可看出赵括当将军后的实际行为。被赵王任命为将后,他不能友好对待、体恤军士,架子很大,不能用钱财激赏士兵,广纳贤言,反而骄傲自大,不做必要的军事筹划,而一门心思去聚敛财物搞起了投资。赵母认为和其父赵奢完全不同,所以进言劝赵王勿以为将。

然而,赵王最终没有采纳赵母的建议,仍然任命赵括代替廉颇为长平前线的主将。后面的事情读者各位都很清楚了:赵括兵败身死于长平,几十万赵军投降后被坑杀。其后又发生一系列事件,战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长平之战细节不赘述,白起之强悍也不得不承认。就从上述对赵括个性行为的分析判断来看,这样的主将有可能带领赵军战胜虎狼之秦么?所以,虽然战国时期还没有纸,但只会纸上谈兵意味着空谈兵事这个帽子,赵括是跑不掉的。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为赵括洗刷,说:赵括还是不错的人才,只是形势所迫,来不及积累实战经验,年纪青青就挂了,否则也可能成为名将。

这种观点令人难以认同。

首先我们看到象项羽、霍去病等年纪青青却已成就战功,谁给他们的机会去哪里积累经验?

积累经验就能成为名将,为什么李广青年时就是大汉有名的将领,但是作战总是不顺到老了仍然难封?仅仅因为长平之战时赵括年青,就认为他上年纪后就会成为名将?凭什么?就因为他年轻时兵法就学得很好以后可以继续深造?那样岂不又回到纸上谈兵了。

所以最后说,赵括是个倒霉蛋,他看错了自己,赵王等中计也看错了他,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风动藤动铜铃动


小黑不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额!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已,长平之战起因是因为赵国平原君利令智昏误导了赵王获取上党地区,导致了长平之战开始。但是问题不会那么简单的,当时的形势,赵国是在充分估计秦国攻打韩国已经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在发动攻打赵国的战争了,而且赵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也是能和秦国抗衡的。


其次,赵国刚开始采取的守势额,但是赵国的经济实力不及秦国,而且赵国又是四战之地,周围国家会乘火打劫的。在这个情况,赵王换了赵括,赵括呢,执行了赵王以攻代守的政策,主动出击,这个时候秦国其实也骑虎难下,秦王也是亲自到河东地区分封爵位来换取白姓积极参与战争。赵军后来被围,粮草断绝的情况下,坚守那么久,军心未乱,赵括还能组织突围,说明赵括是有一定的指挥才能,不幸的是,碰上了白起。



小黑侃大山


总整体上面来说,这件事情真的可能未必见得。赵括当时不仅仅被赋予了太多的任务了,特别是当时的赵王一定要要求他去攻打。

当时任命的将军是廉颇,廉颇这样老的将军都认为此次战役不能打。于是采取躲猫猫一样的战斗方式。

让秦国非常恼火,应该他们已经把陷阱布置完毕了。但是廉颇这个老油条就是不跳,搞得攻也攻不上去。

如果长期打持久战又不是办法,毕竟路途遥远很多装备运过来需要时间。而廉颇早就看出这样的计谋了,所以就跟你慢慢耗反正也耗得起。

可是赵王不这么想,他就觉得这样很窝囊。其实打战这种东西哪有什么窝囊的,最后胜利才是真正的王道。

再加上秦国的间谍在赵王那里说了一些刺激的话,就是为了让赵国上当。而赵王一怒之下换掉廉颇改为赵括,说来赵括也是比较可怜的。

皇帝给了下了死命令就是要你攻打,而廉颇等人知道一旦去了就是送死,需要和秦国玩防守战。但是赵王不给啊!当时赵括身边的人都劝阻他不要去,可是他还是去了。

秦国精心布置好了陷阱终于有猎物上钩了,而采取进攻的赵国军队在秦国已经埋伏好的地点遇到了十面埋伏。即便如此赵括也没有发起叛变,而是坚持到了最后知道牺牲。

通过这样的事情我认为赵括也不全然是什么纸上谈兵,只是很多情况下面不是能够控制的。特别是对于上头的命令作为将军,只能服从。而且不管什么人去都会失败,毕竟那么大的陷阱在那里廉颇都不敢去的,赵括自然也不会有把握。


历史爱好者画影


昨天刚写过一篇关于我本人对赵括的一些看法,在这里我在简单说一下,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赵括是一个学霸,从历史记载不难看出,赵括读书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放在当今社会绝对是学霸型的存在,他父亲赵奢作为当世之名将,和赵括探讨兵阵之道都难不倒赵括,可见赵括对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至少从军事理论来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了。

二是赵括是一个官二代,他的父亲赵奢因战功被封为马服君,官至国尉,其官职与廉颇、蔺相如相当,因而赵括是邯郸城里当之无愧的官二代,这就注定了他会是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他会张扬,他不会和他父亲一样去体恤普通士兵,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凭借他的学识和出生就足以有自傲的资本,这样的优越感是无法转变的。

三是赵括是一个勇敢的人,在此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长平之战的背景, 秦军来犯,廉颇坚守高平,秦军无奈只能双方对峙于此,战争一旦进去相持阶段,那么所需要考量的就不仅仅是战场这一个方面的事了,需要对比消耗的就是两国的国力。于是秦朝开始使用反间计,赵王内心开始动摇,赵括可以说是临危受命。试想赵括如果是一个怂货,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脓包,他会于此时坦然接受如此重担,而且赵括到任后能有很快完成对一支陌生部队的交接,失败的过程。赵括从接手军队本身就已经落去了秦国的陷阱,他的对手是有人屠之称的白起,他初次上阵的对手就是这位历史名将,但是他并不是输的一败涂地,从最后的统计结果来看,长平之战赵国45万对秦国60万,如果不算投降后被坑杀的赵国降兵,正面作战中秦国的损失反而要超过赵国。

因此我个人认为赵括上战场本身就始于秦国的阴谋诡计和赵国内部急切想结束这场无休止的对峙,赵括的能力毋庸置疑,他需要的是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而时间确实长平这片土地上最为缺少的,秦国不会给,因为他们秘密换上了攻无不克的白起,赵国同样不会给,因为他们撤换了善守的廉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