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文帝嫌我太嫩,景帝嫌我太老,我……

汉朝有个小官叫冯唐,是个会把天聊死的直男。

汉文帝说:“像廉颇、李牧这样的人确实是了不起的大将啊,如果有廉颇、李牧当我的将领,我就不用怕匈奴了。”

冯唐说:“恕我直言,您就算得到了,也没什么卵用!”

汉文帝:我是明君…我忍…忍不住了,欺人太甚了……汉文帝非常生气,拂袖而去了。

冯唐:文帝嫌我太嫩,景帝嫌我太老,我……

汉文帝毕竟是一代明君,回去以后不仅没有惩罚冯唐,反而躬身自省,觉得冯唐应该有话跟他说,于是找了个机会,私下召见了冯唐并责备冯唐说:“你可以私下这样说,但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我啊。”冯唐谢罪说:“我是个乡下人,不懂得回避。”汉文帝估计又吐了一口老血。

冯唐:文帝嫌我太嫩,景帝嫌我太老,我……

冯唐看文帝心情不错,顺势就为魏尚申冤,他说:云中郡守魏尚战功彪炳,就是当代的李牧廉颇呀,因为一时疏忽上报斩杀敌军首级的数量差了几个,陛下就把他罢官下狱,正因为这个,我之前才说陛下即便得到廉颇、李牧也没什么卵用!”对冯唐的进言,文帝欣然接受。当天就令冯唐持他的符节去赦免魏尚,并令其官复原职。

一千多年后,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密州,有一次出去打猎,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千古绝唱《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感慨到:“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以魏尚自比,眼巴巴的希望朝廷里有像冯唐一样的人为他申冤,让他重回朝廷,建功立业。

冯唐:文帝嫌我太嫩,景帝嫌我太老,我……

汉文帝觉得这个小冯虽然人还比较机灵,但是太年轻了,太嫩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还是需要多锻炼一下,等小冯锻炼成老冯的时候,文帝死了,新继位的景帝喜欢青年才俊,不喜欢老人家,老冯被景帝远派到楚担任楚相去了,不久又被稀里糊涂地撤职了。如此便到汉武帝时期,冯唐终于再次进入汉武帝眼帘,可却已经是九十多岁了……汉武帝只得任用他儿子冯遂为郎官。

几百年后,一位叫王勃的大才子站在赣江边上的滕王阁上挥手写下了一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他为冯唐鸣不平,感慨到:“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文帝嫌我太嫩,景帝嫌我太老,我……

冯唐的儿子冯遂可没有遗传到冯唐的直男性格,他非常善于搞关系,被我们的太史公司马迁视为知己,并且破例为他爹冯唐这样的小人物立传,写进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里。并称赞其父“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

几千年后,一个叫张海鹏的小伙子读了司马迁笔下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非常有感慨,说:那我也要叫冯唐吧!于是,就有了当代著名作家冯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