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

罗家达达娃


美好的事物易逝,美好的心愿易失,所以人免不了伤感、悲凉、苦痛。李清照词《武陵春》,写伤感悲凉最是切怀,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让人无限感慨。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此时,李清照已经53岁,丈夫赵诚死了,国破家亡,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落到异乡金华,词中写的就是这一时期凄苦悲凉的感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尘香:落花入尘,尘土也染了花的香气。

起句写暮春凄凉之景。狂风摧残,繁花销尽,风停之后,只余下尘土中的残留的花香。这片景色也是李清照人生象征,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曾经诸多美的人事都消散了,只留下丝丝回忆,让人无限感慨。

在这样的情景中,人生也变得了无意趣,所以李清照很晚才起来,懒散地梳着头,根本没有梳妆打扮的心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而人不似往昔了。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人生万事尽已休休,刚想诉说一下内心的苦痛,泪已经先流了下来。

这两句一改委婉的表达方式,面对人生种种,李清再也不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了,她直抒心中痛苦,将人生种种痛苦一吐而出,写得痛彻心扉,动人心魄。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拟:打算。

词的上阙将词人内心的痛楚一泄而尽,为了不使词人陷入无尽的痛楚之中,所心她听说虽然已是暮春,但双溪那边春光尚好,于是也打算却那里泛舟赏春,收拾心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舴[zé]艋[měng]舟:,两头尖如蚱蜢的小船。

只是担心双溪那舴艋小船,载不动我心中如许愁绪。

最后这一句,是写愁的千古名句。

沈祖棻《宋词赏析》中说:“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水之多比愁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以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将愁写成有重量的事物,这种写法也贴合了人生因愁绪而产生的沉重感,不但新颖,而且贴切,所以成为经典。

这首词的布局也是值得欣赏的地方。首句写景,景中已暗含人事,第二句写词人情状,三四句纵笔,点明一切悲苦,来由都是“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七句,深悲巨痛,包含了一切人事,囊括了无尽痛苦,读来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一般词写到这里,伤极痛极,已经没法往下写了,而李清照妙笔,在下阙开头,来了一个顿挫,她不能让自己沉溺于痛苦之中,她要自我开解,于是“也拟泛轻舟”,而最终还是开解不得,轻舟载不动内心的愁绪。如此一顿挫,李清照内心的愁绪不但是强烈的,而且是绵延无尽开解不得的,使得全词传达的愁绪更加深重长远。


谢小楼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

李清照《武陵春》词如下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青松5698


这是李清照中年丧夫后的一首词。其时她已经是将近50的半百老人。历经国难、逃亡、失去爱侣与家庭,连视为生命的金石典籍也毁于战火,这一连串的打击,集中爆发在了李清照的中老年。这一首《武陵春》,便是借“晚春”统抒心曲。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并没有涉及具体遭遇,只是总书劫后的心境,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也正因为这样,读者的注意力不会被相关事件分散注意,而极易代入自己的经历、状态。

上阕写景抒情。首句紧扣晚春之晚,风飘花落,一片狼藉。词人也没有梳妆打扮的兴致,显得慵懒无神。三、四两句既是触景生情,又兼追怀往事,心绪凄咽。下阕词人欲振作精神,乘春光还在,也随世人,游赏一番也好,却还是摆脱不了愁绪的萦绕,料想到了湖舟上,也还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全词都写的人之内心,提不起精神的一种状态。虽然有起伏,总归情绪不高。词最大的特点是情辞优美明畅,而情思婉转忧伤。是典范的婉约词作。也是《漱玉词》中珠玉之章。也如不少易安词风,结尾精彩夺目,将无形之愁,化作有形的重量,以致舟载不动,可谓奇思,后来的王实甫就改为马驮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


诗词桃花源


绍兴五年,金人渡河强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李清照也受到波及,丈夫生前留下的金石等物丢失殆尽。正值晚春,作者寓居金华,心慵意懒,回想往事,满心惆怅,作此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枝上的花瓣已经被风吹落殆尽,只有尘土里残留着淡淡花香。头发散乱,整天懒得梳理。

眼前物是人非,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我想说点什么,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听说双溪的春色去的迟些,心想着泛舟游玩一下。

又恐怕溪上的蚱蜢小船载不动我满心的忧愁。

李清照的这首《武陵春》情节简洁明快,非常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一腔愁思。为什么忧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愁到什么程度?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

写这首词的李清照已经五十一岁了。丈夫去世,膝下无子,又恰逢战乱。在这样一个晚春时节,伤春触景,孤独,冷清,苦闷在所难免。

词中作者准确的抓住了晚春时节的时令特点,和自己的暮年心绪相照应,借助春色逝去的无奈失落,加强自己孤零无依的忧愁。

我们熟悉李清照的婉约,熟悉她的豪迈,这首《武陵春》又不免让我们徒生对她人生暮年的怜惜。


太尉读书


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在及其悲痛凄凉的心情下写下了这首名作《武陵春·春晚》。

这首《武陵春》在词史上地位超然,整首词凄婉深沉,从伤春起笔,层层推进道出对故国故人的沉痛哀思,再到最后以借春色欲泛舟为介质,进而递进在哀愁如海的情感表意中结束,一气呵成,感人泣下。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欣赏这首词,除了领会李清照超高的艺术表达手法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首词写成的时代背景和李清照个人的经历遭遇。

绍兴五年,李清照已然51岁,在此之前,北宋已灭亡了八年之久,自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后,伴随着李清照个人的是不断的漂泊流离。在整个南渡过程中,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收藏的书籍文物几乎散失殆尽,给她更沉重打击的,是和她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于建炎三年(1129年)去世。

北宋的灭亡,文物的散失,赵明诚的去世,带给李清照的不仅是内心无尽的悲苦凄怆,还有生活的颠沛流离和困顿孤苦。这首词正是李清照在这样的遭遇背景下所写,词中的情感抒怀和她苦难遭遇后的悲苦心境也是息息关联。

有说法称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因逃亡生活的孤独无依再嫁张汝州,然婚后不幸所托非人,于是告发要求离婚,后获准但因宋法例律身陷囹圄,因翰林学士等亲友相救后在被关押九日后获释。这也是李清照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遭遇,但是对于这一事件,后世学者存有争议,那么在这里就不将此事列入此词作成的背景了。

在国破家亡的沉痛打击下,李清照诗词的思想表达以南渡为节点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哀婉缭绕的词风依旧,但是以往的清丽婉转变为了凄婉深沉,内里的情感寄托也由过往的自然风光和小儿女闺思转变为沉痛悼怀的家国之情,这首《武陵春》就是最好的佐证范例了。

1135年,李清照辗转漂泊至金华避乱,凄楚悲凉中,看着春残花尽,经历了无数风雨苦难的李清照触景伤情,悲从中来,在无尽的哀思和愁郁悲苦中写下了这首绝唱《武陵春·春晚》,整首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个人凄楚感叹都令人动容感慨,不觉泪下。



听雪话诗词


《武陵春》 宋 •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

这首《武陵春》 可以说是李清照把忧愁写的最淋漓尽致的一首词。

李清照之所以把这首词选用“武陵春”这个词牌,是有她的深意的,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武陵春”这一词牌本身就已经暗含了往事不可追,物是人非的基调。

“武陵春”源于歌颂桃花源这个地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就是词牌所咏这件事的源头。

在这里“武陵春”这一词牌暗含桃花源永远消失、不可寻找的典故:

武陵人离开桃花源之后,后又带人寻访桃花源,却怎么也寻不到,其他好事者也无法寻得,桃花源永远地消失了。

“南阳刘子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终无问津者”。

李清照曾在《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里写到“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这里的“武陵人”便是暗喻赵明诚。

对于李清照而言,在这里选用“武陵春”这一词牌的含义再贴切不过了。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在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此时她的故乡青州已经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她的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了躲避兵乱只能只身到处流亡。

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几经丧乱,李清照只身流落在浙江金华,当时她已经51岁了,她已经是一个丧夫、无子的老妪了。

在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后,她的处境非常凄惨。

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武陵春》词。

李清照明显意识到,对于风华不再的自己而言,再多的脂粉也无法掩盖脸上的皱纹,再细心的梳头也无法挽回昔日青丝。

所以她经常是太阳老高了方才起来,也懒于梳理打扮。想必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女子对美人迟暮、容颜不再、年华易逝的共通之处吧。

她经常是还没说话眼泪就先流了下来,再加上赵明诚去世后,她与张汝州那一场遇人不淑的遭遇,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和半生漂泊无依无靠的悲痛终于倾洒而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李清照满腹诗书,富有生活情趣,审美高,见识长。她虽命途多舛,时时忧愁,然而终究是不肯轻易舍弃生活的。

她还没有亲自去观赏过双溪的春色,当她听说双溪的春色非常好时,她就有了一个排遣悲愁的计划,她知道自己独自一个人,总是在房间里是无法挨过这昏昏白日、漫漫长夜的。

寄情于山水的筏舟散心就是她的消愁计划。

可是她的痛苦和哀愁太重了,愁重舟轻,恐怕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载不动她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这里作者以舴艋舟载不动她的忧愁,来形容她的忧愁之多,表现艺术手法新颖,而又真切。

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

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

下面的“只恐”又抹杀了上面的“也拟”。

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未语先泪,此怨莫能载矣。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于邑,不觉泪下。

近现代·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我们仅仅以怨词的角度欣赏李清照的《武陵春》是不够的。

结合李清照一生经历和其他词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李清照的《武陵春》。


slx孔雀东南飞


人就像是蝼蚁,永远摆脱不了命运的羁绊。李清照也是一样,摆脱不了时代洪流的裹挟。在时代面前,我们和李清照一样,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野火在轻轻地烧,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李清照是婉约的美女,也曾经是开朗欢快山东大妞。在她的少年和少妇的时代,她何曾有过愁绪,即使有,那也是少年的强说愁,也是少妇时代的相思与闲愁而已。虽然李清照说,这种愁,剪不断理还乱,这种愁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这种愁绪,无疑是幸福的。而当时代的大潮伴随着金人的铁蹄而来的时候,当丈夫赵明诚去世,已经进入中年的李清照,以一个寡妇的身份,携带着赵明诚的金石文物,流落江南的时候,李清照的愁绪更多了。


这种愁,有对亡人的思念,有对未亡人彷徨失路的悲伤,有对故园沦落敌手,自己却颠沛流离的愤懑,无数种愁绪链接在一起,铸就了婉约派大宗师,李三愁。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孤苦无依的状态下的心灵的悲歌。是对丈夫,对故国的思念,这种愁,无形而有重量,压在心头,不知道双溪的蚱蜢舟,能否载起这满腔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让我用蹩脚的现代诗,再现一下李清照,那个流落江南的孤独老妇,那无以言说的哀愁吧:

风还是吹来了,

是从北方来的吧,

是历城的风烟,是济南的泉声,

是赵明诚的读书声。

风停了。停在江南的双溪,带着花的香气。

花还是落下了。但太阳已经很高了。

被翻红浪已成记忆,独上兰舟,却再无锦书寄来。

还是不要梳头吧,越来越少的头发

已经抵抗不住岁月。

灵魂还在,记忆还在,但我已经变老。

本想叹口气,泪却下来了。

听说江南的春天来了,为何我的心还很寒冷

双溪的花儿开的正好吧?

想去看看,

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好玩的国学


李清照的《武陵春》写于作者晚年,追随帝踪来到金华的避难时期。

当时(1134年),由于金人南侵,国破家亡,再加之丈夫赵明诚的亡故,家中所藏金石文物的散失,李清照独自一人在连天的战火中,流离失所,受尽了艰辛和坎坷,因此,表现在她当时的词作《武陵春》中的情绪也是凄凉而悲苦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词,和词人早期充满欢乐与浪漫气息的“闺情闺怨"词相比,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在《武陵春》一词中,借暮春之景色,抒发出词人在这一时期苦闷而忧愁的心情。语言凄美,意境深远,使读者感到言尽而意未尽的自然之美。


秦一农夫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m.lz13.cn)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周易建筑环境策划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语文课堂上,当时年少,按照老师的解析,只觉得这是首旋律得当,语言又没电诗,李清照的词大多如此,悲愁多,感慨重。

这首词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借暮春的景色,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这首词背后有多少故事,我们不尽得知,但在那样一个背景下,写出这样的词,除了赏析语言的魅力外,更读懂了那个时代的女性。

一、生于乱世的无奈

在那个动荡且对女性不公的年代,女人的力量是微薄的。

或许心中有追求平等的信念,却没有追求平等的权利。一腔悲愤,只能寄托于诗词。

李清照做到了,跟那些文人男子比起来,她的文字毫不逊色。或许会有人质疑,还不是因为她出自书香世家,然而在古代,出生贵族,却只是安逸度日,只遵从三从四德的人永远不会少。

李清照没有做冷眼旁观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她改变不了什么,一句“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我们读出了国破山河的无奈,也读到了她的忧虑,这也是她将历史留给世人的印象。

二、我们没有鸿鹄之志,但求归隐田园

李清照曾经将自己的住处起名“归来堂”,意义来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们都有被贬回乡的经历,虽然心中难免有惋惜之意,退一步来说,淡泊明志,何尝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呢。

世事难料,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国局动荡,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又有谁了解呢?只恨自己不是男子,不能披甲上阵,只恨力量微薄,无法改变环境。

“花已尽,倦梳头”,不再年少,只剩孤独相伴,“物是人非”感慨世事无常,春景再美,也会过去,留下的是一地哀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