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很多人都認為《萬箭穿心》這部影片震撼人心,關於該經典電影的影評很多,但很多都是從故事內容來解讀它,未免有些太過簡單。想要讀懂導演王競背後的用心,需要從多維度進行解讀。@大嘴老郭



導演王競拍攝的《萬箭穿心》於2012年11月16日在大陸上映,是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家庭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說,該小說榮獲第13屆百花獎優秀中篇小說獎。

電影內容主要講述了生活在武漢的李寶莉一家人,剛搬進新家沒多久,丈夫就跳河自殺,她一人挑起全家生活的故事。該片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內的多項獎項。

電影中,李寶莉一家搬進新房之後丈夫出軌,她報警舉報丈夫嫖娼,丈夫跳河自殺,她做扁擔工負擔生活,兒子得知母親害死父親,於放榜日與她斷絕關係,李寶莉離家開始新的生活。電影內容圍繞李寶莉的經歷展開,向觀眾呈現李寶莉悲慘不幸而又努力生活的一生。

在我看來,從喪夫到扛起全家人的生計,從原本的尖酸刻薄到最後的寬和從容,主角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現實生活中底層人物的真實狀態。

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無法體會到這部電影的真正內涵,因此今天我將從影片的表現手法、影片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角度一一來為大家進行解讀:

  • 影片的表現手法:在時間線中穿插回憶,在多條線索的塑造下完整的展現整個故事;
  • 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展現底層人物的性格特徵,每個人物都讓觀眾覺得眼熟;
  • 電影的現實意義:簡單的故事,呈現不平凡的主題--婚前婚後男女都是平等的。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01、導演的表現手法:在時間線中穿插回憶,在多條線索的塑造下完整的展現整個故事

《萬箭穿心》這部影片的名字,就奠定了影片的悲劇基調。影片描述了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每一次衝突、每一次碰撞都是導演對生活一聲聲倔強的吶喊。

影片的表現手法成熟且獨特,為了表現整部電影的內容,導演按時間展開。在時間的發展中穿插回憶,並輔以多條線索,豐富了故事框架。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法,我們能從影片中很多細節中看出來:

①以時間為線索,將影片分為10年前與10年後,凸顯李保利的變化與悲慘缺的一生,以及她旺盛的生命力。

導演用一種講故事的方法,將李寶莉的一聲緩緩講來:在影片的開始,李寶莉一家搬進了丈夫分配的房子裡面,接連經歷了丈夫提離婚、出軌、李寶莉報警捉姦、婆婆來家、丈夫降職職以及丈夫跳河自殺。短短几天內,李寶莉就經歷了常人可能需要一生才能經歷的事情。

但是李寶莉並沒有對生活妥協,她選擇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整個家。李寶莉下崗之後,做上了扁擔工。

故事來到10年後,李保利做扁擔工,將兒子供到了高中畢業。兒子在成了狀元的那一天晚上,宣佈跟她斷絕母子關係。李寶莉不同意,但兒子說他知道當年父親是被她害死的。為了兒子李寶莉妥協了,什麼也沒要就搬出了家,跟著認識的混混建建走了。

導演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畫面展示了李寶莉數十幾年的生活。導演藉此告訴觀影人: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的事情,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但是生活仍然要繼續。整個畫面都充滿了現實感和真實性,讓觀眾觀影感受提升。

搬家時的討價還價、女主角的強勢刻薄、維持生活的艱辛,都是導演對現實世界的外化表達,其實就是在藉此訴說真實世界的殘忍與不易。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②在主線故事發展中穿插回憶,增加了李寶莉與兒子的衝突,使得劇情達到高潮。

10年前她想現場捉姦,但是為了兒子,為了家庭,已經站在門口的李寶莉選擇了暗地裡報警報復丈夫。丈夫在經歷了被捉姦、降職、裁員之後,又知道了罪魁禍首是李寶莉,選擇了跳河。

李寶莉的兒子從小就跟丈夫關係好,高中畢業就要求和母親斷絕關係,李寶莉不明白為什麼並堅持要跟他爭房子。後來兒子跟她說,他去找過父親當年的出軌對象,他知道了是母親當年報了警,認為是母親導致了父親的死亡。

通過回憶,觀眾們才知道為什麼父親已經死了10多年了,而兒子小寶對李寶莉的態度仍然是不理不睬、冰冰冷冷。

最後李寶莉覺得是自己虧欠了兒子,她遂了兒子的願搬離了這個家。

在我看來,導演用這種回憶的表現手法,不但能夠引起觀眾對影片的興趣,更能讓觀眾深入思考導演想要體現的真實想法。影片的最後李寶莉的結局,應了《萬箭穿心》這個名字,被婚姻、被親情穿透了心。

③婚姻、親子、婆媳等多條線索交織豐富了影片內涵。更加凸顯故事真實性。

李寶莉與丈夫結婚多年,但一直都是女強男弱。李寶莉在樓下與搬家工人殺價,而丈夫卻連頭都不敢伸。丈夫想買水給工人,卻被李寶莉當面罵賤。就連床上的事情,丈夫都要受到李寶莉的管制。丈夫帶婆婆過來住,都要被李寶莉呵斥。

李寶莉跟婆婆關係不好,當年甚至不讓婆婆住在這兒。兒子小寶跟她從小就不親,她跟兒子之間缺乏溝通,關心兒子的話,從小到大隻有“作業做完了嗎?”

導演在李寶莉這條線索上加入了婚姻、親情、婆媳等多條線索,使人物更加豐滿,也凸顯出了李寶莉這一輩子的婚姻不幸、親子關係惡劣、婆媳相處不和諧。更增添了李寶莉這個人的悲劇感,也突出了她即便面對困境,也能挺過去。

在我看來,導演用在時間中穿插回憶,並增加多種線索的表現手法,不但能引起影片對觀眾的吸引力,更加使觀眾思考故事背後的內涵。相較於平鋪直敘的家庭片《萬箭穿心》更注重情節與故事框架,運用獨特的表現手法,使劇情更加完整,高潮迭起。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02、故事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細膩而真實,展現底層人物的性格特徵,每個人物都讓觀眾覺得眼熟。

整部影片圍繞李寶莉一家展開,將人物的經歷與心理充分體現。導演用人物在電影中的矛盾性、缺陷性以及大眾性,增加觀眾的觀影體驗,使觀眾更能體會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

因此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的人物塑造極其重要,他們作為主線人物,是劇情的推動者。導演在人物塑造上主要表現了以下三點,下面我將一一解讀:

①人物的矛盾性:人物徘徊於內化性格與外化表現,行為與內心存在矛盾感,使人物更加鮮活。

該片中最具有矛盾感的人,我認為是李寶莉,她有著明顯的性格特徵。她極為在乎丈夫與兒子,但往往做出來的事情卻並不能讓人感受到她的好,甚至讓人厭惡、厭煩。因此某種意義上說是李寶莉性格與行為存在矛盾感,不如說是她並不會溝通,她不知道怎樣溫柔,怎樣去維持一段感情。

李寶莉心中是有丈夫的,不然她不會在丈夫出軌的時候,痛哭流涕,整夜枯坐。但她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直壓抑著丈夫,在工人面前罵他賤,在飯桌上揭他的短。李寶莉深愛兒子,但是她卻不會跟兒子溝通。

李寶莉的刀子嘴豆腐心體現在觀眾面前,矛盾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明明內心柔軟,卻總是要用堅硬的外殼來掩飾自己。用堅硬的外殼來抵擋外界,但柔軟的腹部卻被人紮了個血流不止。

在我看來,導演高超的執導技術體現在細膩、豐滿的描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最主要的是利用人物的塑造,將電影主題無聲無息的引入到電影中。主角們的坎坷際遇本來就代表著現實主義,就是現實生活中大家都會遇到的困境。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②人物的缺陷性

雖然是家庭片,但導演將影片每個人的性格都塑造地並不是那麼完美,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完全的壞人。如果稍加留意,你會對下面幾個畫面倍有印象:

  • 李寶莉曾經趕走婆婆,但是掙錢之後,將錢全部交給跟自己關係不好的婆婆。
  • 李寶莉的丈夫對她無話可說,但對兒子卻是悉心照顧,耐性十足。
  • 李寶莉對著搬家工人斤斤計較,但是借給兒子住院的何姐半個月的工資。

由於導演塑造的人物缺陷性,讓電影並不存在一味的好人與一味的壞人,有的只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們存在缺點卻也擁有著自己的優點。側面將主角們在生活中的表現,具體清晰呈現在觀眾面前,表達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

李寶莉一家本來就是普通人,脫離不了人的本性,所以才會有著缺陷。跟兒子有話說,但跟老婆卻無言以對。對著別人斤斤計較,但是對自己真心愛護的人卻竭盡全力。

在我看來,李寶莉雖然是影片中的人物,但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人,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真情實感。正是這種缺陷性才讓故事中的人物更加的鮮活,將電影的格局跳脫出來,不再限於普通的電影。

③人物的大眾性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影片中的人物彷彿就是真實世界中所遇見的人。

李寶莉潑辣的討價還價、對兒子她立馬就從對丈夫的冷臉變成了笑臉、為了爭生意的降價與吐槽、兒子不搭理仍然的滔滔不絕、讓老人給孩子做好的菜、丈夫提離婚之後堅決不離婚、兒子對於母親職業的抬不起頭。

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存在的人嗎?不想離婚的妻子、斤斤計較的女人、對著兒子妥協的媽媽、為了工作妥協的職場人、冰冷的親子關係、嫌棄母父母職業丟臉的孩子。這些人都生活在我們周圍,甚至有時候就是我們自己。

在我看來,導演將人物塑造地具有大眾性,觀眾可以在影片人物的身上看見自己亦或是身邊的人,讓觀眾更加感同身受,更能沉浸在影片中,也更能理解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不管是影片中的人物還是現實中的,我們都在生活的重壓下倔強地前行、努力地生活。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03、現實思考:簡單的故事,呈現不平凡的主題--婚前婚後男女都是平等的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導演將畫面圍繞李寶莉一家的生活展開。故事從他們新搬入的房子開始,也從這裡結束,在這種平淡的單線敘述中,才能更加凸顯影片深藏的意義。

李寶莉最終離開了奉獻半生的家,接受了所有的悲痛,依然向著生活前進。在第3部分我就分為2點談談電影所呈現的主題:

①夫妻之間地位平等,遇見問題多溝通。

李寶莉夫妻倆之間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平等的。李寶莉是菜場商販的女兒,雖沒有文化,但是美貌,不乏缺追求者。她認為丈夫是鄉下人,雖有知識,但是沒權沒地位,自己能看上他是他的福氣。所以她一直認為自己是低嫁。

李保利說當年馬學武在她媽臨終前說過,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她。所以在心理上,她覺得丈夫是欠她的,應該、必須對她好。而馬學武雖然是知識分子,但是他瞧不起無知蠻橫的妻子,甚至懶得跟她溝通,遺書都沒寫她一句話。

在我看來,婚姻並不是交易,也不是比賽,沒有誰高誰低、誰贏誰輸。如果非要爭個你高我低,那麼這場婚姻也會走到終點。遇到問題就要及時溝通,一個不說,一個不問;一個不懂,一個不教,那麼這段婚姻也維持不下去。

導演將李寶莉作為故事主角,訴說了她不幸的一生,就是為了讓觀影者領悟到這個道理:及時溝通,地位平等,有問題及時解決,如果這樣李寶莉的婚姻也不會成為悲劇。

《萬箭穿心》:殘酷生活下的小人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②即使遇見挫折,夫妻雙方也要攜手相伴,熱氣騰騰地生活。

劇中主要的情感體現在主角李寶莉的身上,她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斤斤計較,付出所有,卻不被所有人理解。我看完電影后,認為李寶莉是實在是一個可悲而又可憐、但又可敬的人。

導演在電影結局設置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動的結局:建建開車帶她走,半路車子走不動,她下車推,而後坐上車走了,這也代表著他走向了她的新生活。她年輕時喪夫,中年與兒子斷絕關係,但是每一次她都能很快得扛起生活的重擔。

丈夫死了,她去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去當扁擔負擔起一家人的生計。被兒子攆走無處可去,和同樣是苦命人的建建在一起相扶相持,並沒有說沒了兒子她就要死要活。她雖然對生活認命,但卻不會低頭,在悲劇中依然有著自己的樂觀。就像一棵生長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即使條件艱難,卻綻放出自己的美麗。

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之處:當現實給了你無數個巴掌,卻仍然昂起頭挺起腰,勇敢向前。該向前走的時候絕不回頭留戀,因為生活總是要繼續,哪有時間悲傷。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打擊,就說“我不要活了”、“我太難了”,其實咬咬牙也能過下去。

在我看來,勇敢地面對困難、迎接生活的衝擊,才是生活最美的姿態。即使遇見過不去的坎兒,也總是會咬著牙使勁往前掙。不要讓一時的困難迷住了你的眼,最好的永遠都是在前面,因為生活不是蘇格拉底的麥穗。

總結一下:

如果僅從劇情分析《萬箭穿心》,那不會真正理解這部影片帶來的感悟。我們更多要從自身出發,發現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才會讓我們挖掘出這部影片更多的價值。

因此這篇文章就介紹了我對《萬箭穿心》這部電影的一些觀點與思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李寶莉,都會經歷生活不可承受之痛。但也許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刻才能發現,原來過去經歷的那些,不過是爾爾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