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的領土萎縮成什麼樣了?還剩多少國土面積?

歷史一書生


南宋王朝的疆域主要受到宋金戰爭、宋蒙戰爭的影響,前期與女真金國打,後期與蒙古元朝打。南宋軍隊野戰能力不行,但防禦戰非常頑強,憑藉江淮和巴蜀地區的地形優勢固守了多年。南宋王朝版圖最大時曾與金國約定沿著黃河分界,黃河以南土地歸宋朝,黃河以北歸土地金人。

不過,由於金人毀約,南宋王朝疆域穩定時間最長的時候其實是與金國沿著大散關以及淮河分界,總面積約為200萬平方公里左右,只覆蓋了今天的江浙、兩湖、兩廣、巴蜀、江西、福建、陝西等地,偏安於半壁江山。時人稱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名將岳飛發動紹興北伐,試圖恢復中原故土。岳飛一連奪了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等地,將金兀朮的金軍主力壓縮在汴梁以東和以北地區,此時南宋疆域一度逼近黃河。

隨後宋、金兩國締結和約,金國歸還了宋徽宗靈柩與韋太后,並承諾停止南侵。作為交換條件,南宋則殺死了能征善戰的岳飛,割讓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等地,還向金國稱臣納貢,屈辱之極。南宋每年向金進貢白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隨後,宋金兩國以淮河、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分界,這就是《紹興和議》的主要內容。

在岳飛被殺後,南宋的大臣張浚、韓侂冑又分別在宋孝宗、宋寧宗時期發動了針對金國的隆興北伐、開禧北伐,但戰果都不如當年岳飛的紹興北伐。張浚的隆興北伐、韓侂冑的開禧北伐都兵敗在安徽,沒有實際性的戰果,因此這一時期南宋的版圖變化不大。

到了宋理宗年間,南宋王朝趁蒙古滅金之際北上,短暫收復了中原的部分地區,一連取得了洛陽、開封(汴京)等地,史稱為“端平入洛”事件。乍看之下,端平入洛的成果似乎超過了當年岳飛的紹興北伐,但實際上危機重重,因為蒙古遠強於女真金國。

不過,由於蒙古鐵騎很快南侵,所以南宋收復的中原土地悉數淪陷,版圖再次收縮到淮南一帶,從而在淮南、荊襄、巴蜀等地與蒙古軍隊拉開了長達幾十年的拉鋸戰爭。南宋雖然有堅固的山城防禦體系和兩淮防線,但終究不是蒙古“車輪戰”的對手。蒙古先奪取了南宋的巴蜀地區,然後繞道川西高原進入雲南境內,滅掉了大理國,從而在地理上完全對南宋形成了三面包圍。

公元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發起滅宋之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南宋的長江門戶襄陽城。勇猛的蒙古元軍於1274年攻破重鎮襄陽,然後順流而下連破兩岸的南宋城池。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了南宋首都臨安,俘虜謝太后與宋恭帝。

此時南宋江山已大部淪陷,版圖支離破碎,陸秀夫等人逃到福建福州擁立7歲的宋端宗即位,試圖在福建立足。宋軍殘部堅持在江西、福建與廣東等地抗元,但全部遭到了失敗,元軍陸續攻下華南各地,逼近廣東。公元1278年,南宋朝廷敗退至廣東崖山一帶,宋端宗在荒島病死。第二年,陸秀夫在廣東崖山揹著8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趙宋至此滅亡。


世界人文通史


南宋建立時,尚佔有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但隨著宋高宗一路難逃,北方完全喪失,只剩下了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並且常年維持在這個狀態,領土大約200萬平方公里。但不同時期,又不盡相同:

1、宋金相持期:在兩宋之際,金國對南宋採取攻勢,而南宋出現了岳飛、韓世忠等一批名將,通過艱苦奮戰,阻止了金人進一步南侵的腳步,讓宋金疆界維持在秦陵淮河一帶。

2、蒙古崛起後:金國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不得不與宋朝簽訂了嘉定和議。金國放棄了大散關、濠州等地,南宋的領土得以向北推進。

3、蒙宋滅金:1214年,宋寧宗決定與金國決裂,與蒙古聯手夾擊金國,最終將金國滅掉。宋理宗乘勢收復了開封、洛陽等地,幾乎光復了整個中原,領土幾乎達到了北宋時期。

4、蒙滅南宋:隨著蒙宋開展以後,蒙宋不斷南侵,蠶食南宋領土,而南宋也逐步縮小,最後於1279年滅亡。


真觀歷史課


南宋後期大約還剩200餘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包括如今的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廣東、安徽、江西、貴州、湖南、湖北、廣西、四川東部、海南、臺灣、南海、東海諸島。自從金國和西夏被蒙古滅了以後,宋元開展,南宋土地越來越少,最終亡國。



百家歷史課


北宋滅亡後,南宋其實也就是隻有江南這片地方了,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