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長率30%,僅次於房地產,跨境電商為何如此賺錢?

燕北閒人


跨境電商發展確實迅速,年增長30%還是小覷了這個行業。前幾年都是打著滾往上翻番的,在2018年,因為基數已經做大,增長速度才下降下來,但增長的幅度卻是更大。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規模達1.26萬億元,佔外貿出口比重上升至7.7%。請注意,這是零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2C,還有更大一塊在B2B。

總計來說,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6.3萬億元,而據最近易觀發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達7.9萬億元。

由此可見,跨境電商確實潛力十足。 跨境電商能夠取得如此讓人驚訝的成果,是因為跨境電商適應了消費升級,以及國際貿易新的趨勢。

國內產能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樣就大家儘可能的將產品往國際市場傾銷。但通過傳統的渠道銷售,總是有其侷限性的,電子商務的國際化帶來了新的擊昏。 因為電子商務有一個“無遠弗屆”的特點,你一個美國西部小村莊,去買一包中國產物美價廉的餐巾,可能要開車10公里,或者20公里,這樣就很麻煩,乾脆隨便用別的替代一下。但有了跨境電商,只需要在亞馬遜上點一點,兩天或者幾天之後,就給你送一大箱子來,夠用很久。又便宜又實惠,還不用麻煩。

這就是國際市場需求,與中國產能過剩的一個完美匹配。

因為目前跨國電子商務平臺、跨國配送已經日漸完善,所以跨境電商就有了實際支撐。這是技術基礎,非常重要。

而對於跨境電商的經營者來說,相當於一個無本生意。因為不用備貨、沒有倉庫積壓,來了訂單直接向供應商下單,又沒有別的中間層層渠道,所以價格就很便宜。

這種立足於技術進步,以及渠道變革帶來的極大便利性、實惠型,是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雙贏的趨勢,當然得到大家的共同推崇。這也是跨境電商目前依舊在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波士財經


跨境電子商務簡稱為跨境電商,換句話說,就是在網上進行境內外的交易,近兩年,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掀起了全民“海淘”的熱潮,那麼跨境電商究竟為何如此賺錢呢?

從國家層面來看,首先是政策的允許,海關56號和57號文推出以後,政府層面可以說是首次認可了跨境電商的模式,中國也就進入了跨境電商的火山式的爆發時期。2016年4月8日,跨境電商稅收新政策開始實施,之後不斷地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並擴大適用範圍,鼓勵刺激消費,跨境商務有了一個規範化的模式,內部的環境也有很好的規劃。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跨境電商衝破了地理的障礙,讓國際貿易變得沒有侷限性,在平臺上售賣的國際大牌很多都是國家的本土品牌,本土的代理會有一個壟斷作用,直面消費者來進行售賣,那麼會以一個稍低於市場價的價格來進行銷售,這將會有一個超利潤。

消費者大多都相信平臺上的是正品,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對於進口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包包、化妝品和奶粉為主,正式由於這些商品在境內外的價格差異比較明顯,所以更多的人會選擇在網上“海淘”。購買的人越多,它的利潤也就相應地增長許多。


企業先鋒


跨境電商是典型的“互聯網+”模式,就是互聯網+國際貿易,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新興業態。它具有成本低、成交迅速、覆蓋廣泛、方便高效的特點,是傳統國際貿易手段——鄉村公路的高速鐵路和航空交通版,是革命性的升級換代產品!

不過,要靠跨境電商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那是相當不現實的,只能是一廂情願。所謂的產能過剩,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產品生產得太多了,超過了人們的需求;二是嚴品的質量太差,不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要徹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只能有兩個手段:一是供給側改革,要發展,先減產;二是提高產品的質量,滿足或超過人們的需求。只有先把這兩個基本問題解決了,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才會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劉威克


跨境電商是面對全球人口,消費群體有那麼多,現階段商家數量又少,市場分額大,當然增長快了


莊永吉


跨境電商目前很有優勢,現在國內經濟增長快,老百姓錢包富裕,國產商品已經不能一部分人的需求,國外商品有時候折扣很便宜,所以跨境電商才有這麼高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