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縱觀中國美術史,中國畫向來重視傳統,所謂創新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文脈傳承之厚積薄發,這與其相對穩定固守的封建社會道統體系緊密相關。譬如中國文人畫之成就在宋元已臻高峰,隨後應時而變,在清代金農以後逐漸走向沒落。西方繪畫在古典主義時期也因思想未及解放,繪畫大多還屬於不需要任何想法的寫實訂件。只是到了文藝復興之後,隨著印象派的興起,乃至近現代西方藝術成為一部轟轟烈烈相因相生的藝術革命史。林風眠、吳大羽、常玉、趙無極、吳冠中等則成為彼時相繼走出國門留學深造並受西方思想影響較大的一批佼佼者。

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黃賓虹 夜山圖軸


相較於沿襲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前行的齊白石、黃賓虹等中國近現代水墨藝術健將,林風眠、吳大羽、吳冠中則在傳統水墨繪畫之外開了一扇窗。他們互為輝映,為豐富中國藝術的時代樣式探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齊白石、黃賓虹等在中國水墨藝術探索上都有革新意識,成為彼時中國水墨藝術之傑出代表,比如黃賓虹的積墨山水面貌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其時的西方印象派影響。儘管相較於宋元或者明清畫壇典範之畫格,他們還有距離,但其精神高度在當時也是風華絕代了。其後的朱新建、李老十等則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水墨畫家之傑出代表,然其繪畫語言總體還侷限於中國文人畫程式,其貢獻與影響似乎還很難與齊白石、黃賓虹相提並論。

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齊白石:者是好樣 69x35cm


再觀吳大羽、常玉、趙無極則都是在畫西畫,雖然他們都是以西畫媒介材料做東方表達的高手,但其西畫媒介屬性與相關語言形式又決定了他們在大師林立的西方藝術界要獲得一點成就與認可是何其不易(鎩羽而歸的徐悲鴻、陳丹青便是代表)。作為中國人畫油畫,即便他們已經做到了極致也休想去提與西方大師一較高下,這是源於根性的文化土壤優勢有別使然。與吳大羽交集甚深的林風眠,吳冠中雖然是以水墨繪畫為特色,但林風眠吸收西畫形式的水墨表達還只是簡單挪用,吳冠中的江南文人繪畫又過於強調形式美,以至於學生輩無一有逸出者。可見,我們在看到他們竭盡光輝燦爛的同時還應察覺,他們因時代所囿,以西方樣式為主體的中國繪畫改革之路是一條死衚衕,此路今日難以為繼的淒涼尷尬便是明證。

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吳冠中:水鄉 54x62cm 1987年,富田彥太郎、多美子夫妻留念,一九九二,東京


繪畫語言的革新是藝術活力生生不息並得以前行的首要前提,儘管會有這樣或那樣不盡人意之處,但我們應當首肯這批中國近現代畫家的探索精神與積極貢獻。正是因為他們的探索與嘗試才得以讓後人去反思少走彎路,並肯定未來之方向。

綜上所述,中國畫由外而內的變革已經窮途末路,中國畫的未來在於由內而外地生髮變革。也就是說中國畫必須堅持以藝術之根性——中國文化主體來吸收西方營養開枝散葉,才能真正突出中國畫藝術的根性基因及識別特徵,而延續千餘年的水墨畫無疑成為了中國畫藝術最高成就之代表。這就好比雜交水稻的研發需要依循不改變水稻本體屬性,可供食用營養為基礎的優良增產改善方為成功之道。

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朱新建:美人圖信封系列五


關良有句:“藝術上食古不化是沒有出息的。”中國美術史上能夠光耀千秋的畫者,諸如梁楷、法常、倪雲林、八大山人、徐渭、金農等哪位不是充滿顛覆意識的革新者?今日我們再反觀陳獨秀、魯迅所處的時代,如果沒有他們積極推行的白話文運動,也就不可能有魯迅文學之輝煌成就。遺憾的是,今天絕大部分水墨畫家還陶醉在摹古與筆墨技術中斤斤計較,正如那些只會寫古詩絕句的酸腐偽文人,這種不會獨立思考的程式模仿既寫不過古人,也毫無意義,更可嘆之處在於他們早已被時代淘汰而不自知。

經過近現代萌芽之後的中國現代水墨之路已然邁入“老樹發新枝”的征程。正因為這些不夠成熟的先行者努力探索,才賦予了當代中國水墨畫家走向國際前所未有的契機與空間。

楚尋歡: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

高宏:草葉蓬勃-局部 2019年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精神維度的外化,藝術家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是時代的獨語者。任何時代能夠真正稱得上藝術家的畫者都是瘋魔的革命者,這樣的畫者既要有超越時代的天賦覺性與反叛意識,又必須飽含深厚的文脈傳承與根性特質。

唯有如此,那些“腐朽的傳統”和“虛偽的當代”才會為你讓道。

中國畫家,該工作了吧!Are you ready?

來源微信公號:楚尋歡 ID:chuxunhuan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