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壽民畫《蘆雁》

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操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宋代以來,在講究形態美的同時,更多的是表現作品的內涵、畫外之意。鴻雁入畫,由來已久,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歷代的詩人、畫家留下了許多表現鴻雁飛、鳴、食、宿的作品。五代黃筌、徐熙,宋代崔白,元代王淵,明代林良、呂紀等均有畫雁之作。清代產生了一位以蘆雁自命、以畫雁名世的傑出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邊壽民。邊壽民的《蘆雁圖》是典型的文人派畫風、文人畫筆法。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1684-1752),江蘇山陽(今淮安)人,秀才,清代畫家。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晚年又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一生工詩詞(為當地“曲江十子” 之一,著有《葦間書屋詞稿》、《葦間老人題畫集》一卷),能書(《淮安府志·人物》本傳稱其書法鐘太傅)善畫,花卉翎毛,均有別趣,尤以潑墨蘆雁,馳名於江淮;畫意粗豪、蒼渾、飛鳴、潛動、食宿,曲盡其態;並以墨竹法寫蘆,疏而遒勁,間作山水,鱗介之屑,亦有意趣。其一生善畫蘆雁,蘆雁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與蘆雁有關的畫作,堪稱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代表。傳世蘆雁作品形式眾多,有《蘆雁圖》冊、《蘆雁圖》軸及《蘆雁圖》手卷等。

邊壽民畫《蘆雁》

欲將自己的人生以實際行動寄託鴻雁,邊壽民於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葦間書屋。此書屋位於淮安舊城東北隅梁陂橋附近,四面環水,蘆葦叢生,人跡罕至,卻有往來雁群停留棲息。秋季,秋水澄碧,蘆花冷白,蓼花透紅;有屋數楹,還有專供繪畫的小亭,專設玻璃窗戶,觀察鴻雁飛鳴、食宿、游泳的情態,得造化神機,創用潑墨法繪畫鴻雁,寥寥數筆,就能勾畫出鴻雁的千姿百態,以至人稱“邊蘆雁”。正如他自己曾說過的:“自度前身是鴻雁,悲秋又愛繪秋聲。”達到了“雁我兩忘”的境界。

邊壽民畫《蘆雁》


葦間書屋先後有6位畫家為之繪製《葦間書屋圖》,50位文士為之題詠。金農調侃地說:“三分水,一分屋,菰蘆聲,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獨。時高吟,滄浪曲。破毛禽,晚爭浴。畫出來,黛五斛。”。鄭板橋笑謂“邊生結屋類蝸殼,忽開一窗洞寥廓”。雍正七年(1729年),他的《瓶梅圖》震驚畫壇,一時名流過淮,鹹造訪之。曾有4幅作品被雍正帝收藏。鄭板橋讚揚 “畫雁分明見雁鳴,縑緗颯颯荻蘆聲。筆頭何限秋風冷,盡是關山別離情”。

邊壽民畫《蘆雁》


邊氏蘆雁圖形象生動,造型極為準確,擺脫了前人繁細的表現手法,刪繁就簡,形神兼備。他認為“畫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並根據紙墨的特點,大膽落墨,顯示了其繪畫上的深厚功力。壽民用寫竹法繪蘆葦,濃淡、枯潤、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繪灘頭、蘆葦,雅淡有致,深得“遺貌取神”的妙趣。後有擅長蘆雁的畫家,如薜懷、程璋等人,皆仿“葦間居士大意”,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深。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邊壽民畫《蘆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