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小孩克服網癮有什麼好辦法嗎?

戲論哈論


這個問題,我也好好想過,孩子們和我們成年人在思考問題方面很多邏輯是一樣的,我們不妨放到自己身上想想,我為什麼喜歡玩遊戲?遊戲很刺激?通關很爽?有成就感?喜歡的遊戲就多玩一玩,不喜歡的就不玩了。那麼,為什麼不愛學習呢?因為學習有任務,要寫字,手很累,一個學期才考試一次,老考不好,沒有成就感。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克服網癮,那好,有個方法可以試試,用學習的目的去要求孩子玩遊戲,要求他學會遊戲中的所有技能,制定必須完成的任務,制定必須達到的關數。他不想玩遊戲的時候,時間沒到,必須玩。同時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溫柔,多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強烈的對比,常此以往,孩子的心就會覺得學習比遊戲簡單,遊戲太難了。


幼兒教育工作者


小孩的網癮,個人覺得主要來源於孩子對網絡世界的好奇。我們每個人都有經過小孩時期,那時候我們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對於新鮮的事物總會沉迷其中,更何況現在網絡虛擬的世界所實現的東西是一些現實往往不能實現的,這就更加的吸引小孩子了。以下是個人幾點幫助孩子克服網癮的建議:

1.表達你的關心。

找一個安靜的、沒有壓力的時機和孩子交談。在開始談話前告訴孩子你愛他、並關心他,這有助於你們的談話。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要感情投入地傾聽孩子的回答。告訴孩子你很關心所看到的一些變化,並且具體指出那些發生的變化,如疲勞、成績下降、社交活動減少及忘記了原先的興趣愛好等。

2.安排一個上網的時間記錄。

告訴孩子你希望能看到一份記錄,上面包括他每天上網花的時間及參加的網上活動的內容。提醒孩子,為了他的健康成長,你需要對他上網的情況有所瞭解,但這需要孩子的幫助與合作。你可以讓孩子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保持兩週的記錄,以便在你們之間建立起信任。

3.制定合情合理的規定。

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上網成癮的跡象後非常生氣,搬走電腦作為懲罰,井採取一些強硬措施不讓孩子接觸網絡。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它會使孩子對你產生敵對的態度,表現出真正的孤僻退縮的症狀,如:緊張、生氣和易怒等。你應該和孩子一起商量,建立一個有節制地上網的明確界限和上網時間表。也可以用兒童上網管理軟件格雷盒子來代替父母監管,通過設置它能有效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比如每天晚上完成功課後上網一小時,週末可以額外再增加一兩個小時。然後把你們共同做出的這個規定堅持下去。如果孩子今天上網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那麼就要減少或取消明天上網的時間,以示對他不堅持規定的懲罰。記住你並非是去控制孩子,而是要把他從對網絡的某種心理依賴中解脫出來。

4.把電腦搬到可以看到的地方。

至少在短時期內,把孩子的個人電腦移出臥室或書房,放到更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客廳或餐廳。孩子上網時,你不需每一分鐘都在他背後盯著。你做家務時會在家中不時地走動,其實就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上網並不需要偷偷摸摸地進行。

5.鼓勵其他活動。

孩子離開了網上的活動必然要有相應的其他活動來替代。所以,要幫助孩子找到其他的替代活動,要麼是他過去喜歡的,要麼再找一些新的,更有趣的活動來替代,比如參加學校的文學社、書法小組等等。總之,日常生活中快樂的事越多,孩子就越不會懷念因特網上的嘈雜聲,也不會輕易屈服於重操舊業的慾望。

6.需要時利用外界力量。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並且孩子和你之間存在著敵意,此時最好尋求外界的幫助。如你可以向專業心理治療機構或學校輔導員、老師等尋求幫助。





專注TED


小孩子內心單純,容易被網上的各種東西誘惑,從而使得自己產生網癮,這是在小孩子身上非常常見的一件事。那麼,在小孩子沾染上網癮的時候,作為家長,能幫助他們些什麼呢?

就我個人而言,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幫助小孩子克服網癮:

滿足孩子玩的心理。當孩子跟你要求他想上網的時候,我們可以選一次機會,讓他玩,在他不想玩的時候,繼續讓他玩,一次性的讓他玩到不想玩了。當然了,這還不是結束,在在他決定不玩了以後,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讓他寫自己在此次玩後的感悟,收穫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與孩子達成約定。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每個孩子也都希望我們可以尊重他們的決定。我們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平和的商量,每天規定一定的時間進行上網,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看看網上到底是什麼吸引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是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學習,但如果是一些很不好的東西,家長就要及時的進行制止。

當然了,孩子玩遊戲一直是家長們很頭疼的一件事,對於遊戲,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每天可以有一點的時間玩自己喜歡的遊戲。適度的玩遊戲,也是開發孩子思維活躍性的一種好的方式。

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上網。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在家中要非常的注意自身的行為。想讓孩子克服網癮,就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就家長而言,也有很多手機不離手的現象的存在,此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機放下,走出門外,看看門外的風景。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小孩子的心思單純,注意力是非常容易被轉移的。家長可以拿出一本書,與孩子共同閱讀,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發現書中的樂趣。其次,家長也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親子互動的遊戲,這樣也有利於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每個孩子沾染上網癮,必然有其原因所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孩子沾染上網癮的原因,他們可能是因為對網絡產生了好奇,也可能是家長對他們的關心太少,他們想找另一種途徑來宣洩一下自己。找到他們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鄰家小木子


網癮,的確現在是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更特別今年是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面裡面,據有關數據統計,這期間大家的上網時長同比增長了20%多,這不只是小孩問題,突然一下子閒下來,大家都空閒了!
當然,相對於大人來說,大人的社交圈子多,也相應的有一定的自制力,而小朋友就不一樣,需要大人幫助控制,網上信息多,消息更新快,小朋友都有好奇心理,去探究這樣那樣。

幾點建議:


1、培養一個良好的環境,大人下班回家儘量不要一直抱著手機或是電腦,適當的看下書,陪孩子聊聊生活趣事,試著去做,大人和小孩都會慢慢改變的;


2、轉移小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強制性的斷絕網絡,小孩需要社交,也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認知能力,會思考,單獨的停下來換作大人也是受不了的,如果允許,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出門走下;


3、說到底小孩的習慣大多數和大人的平常的習作有關,大人應當以身作則,小孩是空的,純淨的,需要大人引導去共同去裝一些東西;


4、不能超之過急,也可以試著去了解小孩平常上網都關注哪些內容,去了解小朋友的心裡世界,進入他的小話題圈子裡面,和他討論他所關注的事物,循序引導,先做一個能聽得盆友,再去做好的引導;


課堂小不懂


孩子有網癮,手機不離手,成績退步快,什麼都不感興趣,會讓父母憂心忡忡。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呢?

一、尊重孩子人格,不能簡單粗暴。

在決定幫孩子克服網癮之前,一定要明確關鍵一點,戒除網癮,不是簡單的關電腦、搶手機、拔電源就能解決的,太粗暴的阻斷行為有可能讓孩子產生極端的牴觸情緒,最終鑄成大錯,釀成悲劇。

在實施戒除網癮計劃之前,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溝通,達成戒除網癮的一致目標。這種尊重,可以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只要孩子答應父母的要求,父母再嚴格執行,事情就好辦。

二、每天限時上網,不能隔絕網絡。

現代社會,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讓孩子完全不接觸網絡,已經不可能。有時候,老師會佈置蒐集資料的作業,不上網查,怎麼完成?同學們都知道的影視劇、明星和網遊,只有你家孩子不知道,他就會自卑。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有影響;又比如現在的網課,你不讓孩子上網,孩子學習落下怎麼辦?所以,不要讓孩子突然之間和網絡完全隔絕,更不要想著讓孩子永遠遠離網絡,這種心裡落差會讓孩子特別難過,無所適從。既然已成“癮”,就要慢慢戒,循序漸進。

三、提出附加要求,不能放任自流。

每天限時上網,也要附帶條件。比如,上網一小時,之後就要做半小時家務或者完成一張試卷,或者給爸爸媽媽講個故事等,讓孩子知道,上網玩可以,但是有附加條件,其他的工作也得好好完成。不然,就沒得談。

四、培養其他興趣,轉移孩子目標。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只愛上網,不過是電腦手機唾手可得,網絡世界光怪陸離,太吸引他們了。把孩子的視線轉移到其他興趣活動中來,比如打球,跳舞,唱歌,下棋……讓這些健康的活動佔據孩子的課餘時間,慢慢地填滿孩子曾經沉迷網絡的心,戒除網癮指日可待。

五、多多陪伴孩子,去看大千世界。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不是簡單的滿足他的物質要求,而是給予最多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愛。父母儘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在家陪伴孩子讀書,學習,討論,和孩子一起進步,給孩子做榜樣;和孩子一起出門看風景,遊覽名勝,開闊孩子眼界。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已經長成了你期待的模樣。


芳菲老師講語文


給你兩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大學生一個高一的學生,原理相同,並非大道理,但符合教育規律和邏輯。

案例一:大約兩週前,一個家長告訴我,他的孩子不玩遊戲了,問我有沒有美賽的相關學習資料。我說是寒假前我跟他聊的起作用了?家長說也有關係,應該是解題思路正確了。家長按照我之前說的,如果他在玩遊戲上癮,就讓他一直玩,結果疫情影響,他真的哪兒也去不了,家長也不管他。最後他自己的原話是“玩噁心了,沒有意義”。

案例二:家裡一個孩子,玩遊戲上癮,家裡不讓玩,利用上補習班,出去網吧玩,甚至裝病逃課玩,學校要開除他,鼻涕一把淚一把跟老師家長道歉,家長從此收走電腦,嚴控時間。結果,好了兩個月又是一樣的。最後和我商量怎麼辦,我說重症要下猛藥啊。給他直接送到網吧,告訴老闆,讓他玩,所有吃喝費用,最後父親來結算,都是熟人,老闆就同意了。孩子高高興興的去了,我估計得三天出來,結果兩天多就出來了,不是玩噁心了,是覺得沒意思。父親跟他談完,他說玩遊戲到最後一直在想,我這輩子不能就這樣過啊[呲牙]


高考規劃專家袁老師


1.喜歡上網的孩子,往往是在生活中或學習中得不到滿足或肯定,只有在遊戲世界裡才能得到精神滿足和成就感,因此,做為父母,平常要多關心孩子,跟孩子多互動交流,並肯定自己的孩子,鏡映自己的孩子;

2.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和愛好,讓孩子能將精力投注到正當的活動中;

3.對於已經上癮的孩子,千萬不能責罵、禁止,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並告訴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還可以嘗試去做的其他事情,並建議孩子合理分配平常的時間,不能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遊戲上;

4.家長和孩子一起探討通關的秘笈,並告訴孩子,遊戲實質上是一些編好的程序,鼓勵孩子去探究遊戲背後的實質,嘗試用一些軟件開發、設計自己的遊戲;

5.如果孩子剛剛上癮,家長可以通過疏導,幫助孩子克服網癮,家裡不具備上網的條件,並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旅遊、夏令營、拓展訓練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6.為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每天按時完成固定的學習、讀書任務,並利用一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特長、愛好,如繪畫、打籃球等;

7.加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靜心,培養孩子愛鍛鍊的好習慣,教會孩子打坐、行經等方法。


一個道姑朋友


現實陪伴是幫助孩子克服“網癮”的最佳選擇。幫孩子找到真正的遊戲夥伴兒,而不是一堆電子產品。

孩子為什麼會有網癮

網絡是人類實現信息高效互通的工具,是人類追求高效分工、協作的的必然產物。如今網絡已經深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信息溝通、企業內跨區域辦公、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有了網癮呢?

1、父母機不離手的帶頭示範

2、優生優育使孩子少了兄弟姐妹

3、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少了同伴兒

4、網課、遊戲精彩助力

孩子實際是被逼養成了網癮,網癮的實質是孩子成長生活中缺少陪伴,現實生活中難以提供給孩子豐富多彩的自然成長環境。

快樂小夥伴兒

引導孩子成長現實網絡化

人類社會生活本就是一張大網,人類一直在向著更大規模的聚居發展,從最初幾十人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發展成為現今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城市群,人類一直在追求更高效的互利協作。

1、豐富家庭生活遊戲環境

以往人們常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現代社會生活傢俱的標配,現在電話引進進入每個人的口袋,家用電器已經成為家庭中最為重要的日常用品之一。家庭中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應有盡有,而且電視機還佔據了家庭中最顯眼的位置,也是陪伴每個家庭打發閒暇時間最主要的工具。手機就更別說了,成年人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天能夠離開手機,甚至睡覺時間都恨手機不能陪睡。

孩子對生活的喜好隨家長,那麼家庭之中人們多愛看電視、愛玩手機,孩子自然是能夠迅速學會的。如果期望孩子能夠減少對手機和電視的依賴,那麼首先家長要做好示範,儘可能減少與手機和電視為伴的時間,選擇將有限的時間應用到處理家務或者與家人交流溝通感情上來。當然,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可以與孩子多做線下游戲,比如和孩子打打球、一起動手做手工、一起寫字、一起閱讀學習......家庭是孩子成長進步過程中養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場所,孩子的成長習慣多模仿家長的言行習慣。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自覺減少陪伴手機和電視的時間,將這些時間轉換為現實中的遊戲活動是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視的關鍵。

生活是最好的遊戲

2、豐富社會童年遊戲環境

人的成長活動是社會性的,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個孩子的成長行為也都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和電視,就是因為那裡擁有豐富的娛樂內容,虛擬遊戲、視頻“應有盡有”,在裡面總會找尋到與個人興趣相投的內容。與虛擬網絡信息相對應的是,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之間遊戲的缺乏,現如今的孩子多以課本知識學習為主,追求高學分佔據了童年生活最主要的位置。

社會中眾多文娛工作者為手機和電視屏幕創作了眾多內容,讓手機和電視擁有了海量的內容。現實生活中的遊戲活動卻成逐年遞減的趨勢,住進高樓的新城市居民,很多人連對門鄰居都不認識,就更別說鄰里高效互動了。日常城市小區裡除了一起曬太陽和推嬰兒車的老人,稍大一些的孩子都很難見到他們一起遊戲的場景了。時光倒退30年,那以前每個院子都充滿著孩子們童年的歡聲笑語,每個孩子都有好幾個同齡的小夥伴兒,跳繩、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捉迷藏......都是喜聞樂見的童年遊戲。

童年遊戲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促進孩子身體機能協調發展。遊戲活動的基本動作是跑、跳、爬、滾,這些動作是人生成長活動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保障個體身體健康和獲取成長資源的基本生活行為。遊戲能夠自自然的條件下通過孩子自主意識完成各項綜合運動,能夠促進孩子全身血液循環,鍛鍊心肺功能,增加身體運動控制能力和動作靈活性,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童年遊戲促進語言系統發展,遊戲是最基礎的社交活動,遊戲中需要做到遊戲規則、指令等信息溝通與理解完美的結合,遊戲中的每個個體即需要將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彼此,同時也需要準確理解同伴所表達的遊戲信息。這就要求孩子在語言表達與信息接收、分析、理解能力得到足夠的發展,這也就是生活中時常能看見孩子更願意與比自己大一些的同伴而或者講話更流暢孩子一起玩而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語言發育相對遲緩的孩子往往只能作為跟班。孩子們在彼此互動性遊戲中,能夠將自己最優勢的行為展示給同伴兒,同時從對方學習到最具“童理心”的行為教導,孩子【同齡人】之間的信息溝通更為流暢。

跳房子

3、促進孩子童年遊戲社交

人類成長活動的基礎是社會性的,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獨自存活。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弱小的動物【包括人類】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你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

社交是人生成長活動中的必備技能,童年遊戲為孩子之間彼此感知對方的興趣、需求,建立最基本的你、我、他的對立與合作極具現實意義。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用42年時間採訪了6,000受眾,瞭解他們的童年生活。數據顯示,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的群居環境。“自由玩耍”對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化解衝突的能力都至關重要。童年遊戲中的孩子們能夠在無金錢、禮儀、地位等的束縛下自由自在的體驗“合縱與連橫”帶來的分合紅利,能夠完全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選擇與誰合作結盟、與誰競爭......童年遊戲時光是孩子最開心快樂、充滿自信的時刻,遊戲中的孩子沒有禮儀、尊卑、地位等級的約束,能夠完全按照個人興趣、需要與人合作,而不必考慮那些世俗的眼光。遊戲中的孩子身心完全放鬆,可放下戒備毫無畏懼的置身於快樂的世界之中,快樂的遊戲甚至可以克服部分孩子膽小退縮、不自信的小毛病。遊戲中的孩子既可以是多才多藝的才子、足智多謀的功臣、賢惠善良的公主,遊戲能夠讓孩子更加全面的體驗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感知不同身份的人物身心活動與所需承擔的社會職責。

童年遊戲無拘束,可讓孩子在自由的世界之中“天馬行空”,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遊戲都是構造出來的,想象性遊戲可以用模仿和想象去再現兒童的生活經驗,相反,也會在遊戲中對過去的經驗進行重建、改造、變化和新的創造,兒童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玩出各不相同的花樣;建構性遊戲中,兒童可以提高視覺空間能力,學習數量概念,在社會溝通遊戲中可以學習新的知識與概念。另外,在遊戲中兒童要不斷地觀察事物,進行分析與判斷,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反覆的遊戲過程,孩子的認知能力將得到不斷提高。

同齡人具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孩子與同伴而一起自由玩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由社交能力。 佩萊格里尼說:“你可以從老師那裡學會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但你無法因此變成社交強人,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強。通過與同齡人互動,孩子們逐漸會知道哪些東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大夥兒接受的。”他們會在彼此的遊戲活動中懂得,和同伴公平交往並進行角色輪換——不能總要求扮演警察、醫生、老師等正面角色,還得有人扮演壞蛋、病人和學生才能與同伴長期保持良好的遊戲關係,否則過於自我將很快失去玩伴兒。

夥伴兒是彼此最好的陪伴

幫助孩子去網癮已成為社會性課題

社會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小分子。預防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視首當其衝的是家長做好孩子的成長領路人,為孩子做好成長行為示範;其次,是社會要為孩子成長做好文化娛樂內容引導,要將預防孩子對相關內容“沉迷”作為開發虛擬遊戲、文娛內容的重要社會責任;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教學系統要做好引領示範,降低唯分數論“英雄”的教學導向,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內容更貼近現實生活,比如將常見的生活物理現象轉變為生活型遊戲......

孩子們沉迷手機和電視實際上是為自己的成長生活尋找一個陪伴,這個陪伴最合適的人選是家長和同伴,想要讓孩子遠離手機和電視這個夥伴,就必然要增加孩子與家長、同伴的親密遊戲時間。社會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的遊戲實踐提供場所和必要的文娛用品,讓孩子們能在現實娛樂中度過美好的成長時光,比如將書法、繪畫、基礎舞蹈等課程內容開設到孩子們身邊,讓普惠型教育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主力,讓孩子們的集體活動替代手機和電視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成長夥伴兒。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網癮,手機不離手都是因為在孩子的世界找到了他們的興趣,好玩,玩個不停,打完一局還有一局,類似於成人喜歡打麻將。個人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娛樂方式,合理正確的引導和興趣引導太重要。玩和學都需要定下規則,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玩多久。這類規定也會讓孩子形成自覺性,希望廣大家長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愛好指定規則,越早越好[微笑]



彭城教育網


很高興能夠一起與樓主分享我個人的一些觀點與看法。如今這個大網絡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人們的興趣愛好,娛樂活動也隨著網絡的到來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樣孩子們也是一樣,很多網絡遊戲接踵而來,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那我們作為家長該怎樣去管教。

第一,要做好溝通,好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冷靜的與孩子坐下來談談心,幫助孩子分析遊戲的好處,過度了就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千萬不能直接上來就體罰,打罵。可以多聆聽孩子的心聲。

第二,平時儘可能的去引導孩子做做戶外活動,可以多陪孩子一起出去。過程中也能聊聊孩子的愛好,和孩子學校的一些事情。家長一定要做好表率,不能長時間玩手機,尤其在孩子學習時候,可以坐下來一起和孩子學習。

第三,與孩子做朋友,俯下身體,可以把自己的角色改變,沒必要天天一副嚴肅的表情,滿嘴的嘮叨,埋怨。

其實教育孩子,去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家長自己進步了,無形中對孩子的積極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