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在群雄争霸时期,各国不仅需要以道自任的士为其合法性背书,也需要他们的知识治理国家。但大一统的局势一旦明朗,形势便为之一变,这些游士成为不利于统一的离心力量。这也是嬴政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下达“逐客”之令的重要原因。”

记得上初中时有一篇课文《谏逐客书》,是说李斯上书秦王嬴政,劝谏他不要驱逐在秦国的客卿,也就是“游士”。

李斯上书是在公元前237年,当时列国竞争激烈,局势尚不明朗,各国在争霸的迫切需求下,不仅需要客卿们的知识、技能为他们服务,同时也需要他们所代表的“道”的支持。

嬴政听从了李斯的建议,依靠知识分子们的支持,在列国中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全国。

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秦始皇

其实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前夕,在霸局已定的情况下,他又下达了一次“逐客”之令,要把各地游士都驱逐出境。

这次李斯不仅没有劝阻,而且通过他一篇请禁私学的奏议来看,他是支持“逐客”的。

他在奏文中说这些游士“道古以害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必须禁止他们胡说八道。

前后相隔仅十多年,李斯的态度为什么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嬴政为什么在快要统一全国的时候,又一次下达“逐客”令呢?

只因此一时,彼一时也。

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李斯

这要从“道”与“势”的关系上说起。

我国的道,源于古代的礼乐传统,这是一个指点、安排人间秩序的一个传统,从一开始,道的责任承担就落在士的身上。

比如孔子说“士志于道”,“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曾子说得更为直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士也保持了这种以道自任的精神。

而势是指帝王之势,也即与道统相对应的政统。

公元前四世纪前后,可以说是士的黄金时期,是道统与政统抗衡的高潮时代,士以道自任,可以抗礼王侯。

并且王候尊礼有道之士,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先秦时期的士

当时士与王侯的关系分为三类,就是师、友和臣。“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者与役处”(《战国策.燕策》)。

当时对少数的卓越的士的领袖人物,君主以师礼事之;次一等的像朋友那样相处;一般有学问的士,则用之为臣。

至于想当亡国之君的,那就“随便处”吧。

到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士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的士算是最低一级的贵族,都是有工作的,基本不用为吃饭的事发愁。比如孔子就曾为委吏、乘田。

春秋晚期,封建秩序崩坏,由于贵族下降和平民上升,士阶层急剧扩大。

士从封建身份中解放出来,精神上是自由了,但吃饭成了问题,因为工作没了。

于是这部分人就成了“游士”。

此时士已成了四民之首(士农工商),其余三民都各有谋生的专业和本领,而士只能凭借他的知识与技能,不得不靠“口舌”来谋生。

看《史记》里这一时期有些士的列传,是很凄惨的,比如苏秦没混好的时候,回家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给他做饭吃。李斯对此也有刻骨铭心的体会,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苏秦

这些游士到了“无以为衣食”的地步,使得他们“枉道以从势”成为可能,游走于各国王侯之门,猎取富贵,获取衣食。

而在群雄争霸时期,各国君主不仅需要以道自任的士为其合法性背书,也需要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治理国家,以便能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获胜。

但大一统的局势一旦明朗,形势便为之一变,这些游士已经成为不利于统一的离心力量。这也是嬴政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下达“逐客”之令的重要原因。

秦王嬴政后来又一次“逐客”,李斯为何不仅没有劝谏还表示支持

汉武帝

汉武帝比秦始皇高明一些,他独尊儒术,表面上将儒家奉为正统,但道已失去了与势相抗的可能,从此,游士便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隋唐,科举制度得以施行,天下之士,则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入吾彀中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