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迎來“辭職潮”?他們為何不願幹了?

多年以來,村幹部這個崗位都是香餑餑,想要從業的話可以,但競爭壓力卻非常大,村子裡很多人都競爭這個崗位。在部分村莊,有村幹部甚至拿出了看家本領,挨家挨戶送上一些米麵油,讓農民能夠選舉他,還許諾事成後,每個人都能領到紅包。儘管這個現象不文明,但從基層選舉的萬花筒中,我們可以看出村幹部的職位有多火爆。

只是讓人不解的是,村幹部的“辭職潮”在這幾年裡盛行起來,很多人都放棄了這個過去競爭激烈的崗位,就拿我們村來說,目前已有2個人遞交了辭職申請,不過相關負責人並沒有同意,畢竟村子裡沒有什麼人能勝任這個崗位,希望他們再堅持下去,他會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過去“一擲千金”的崗位,如今為何要瘋狂逃離?大家為何不願意再當村幹部了?

村幹部迎來“辭職潮”?他們為何不願幹了?


1、工資太低

在很多人看來,村幹部作為村裡的領頭羊,他們的工資應該會比較高,至少也能拿到3000元每月。實際上並不然,村書記的薪水比較低,就算是在北京地區,村幹部的薪水也不過才2000出頭,其他地方更別說了,筆者的村莊,村書記工資為1500元,而其他的村幹部薪水更少,才不過1200元。

村幹部多半都是男性,他們需要承擔養家餬口的重任,如果依靠這點工資,很難能養得起家,且村幹部的年齡有限制,目前國家的宗旨是年輕化,55歲以上就會被淘汰了。

在青壯年時期就要埋頭在這個職業中,沒有太高的收入,就算是村子裡的企業,一個月的薪水也不止2000元了。很多人當村幹部就是為了給孩子找對象,一旦孩子結婚了,他們就會辭職。

村幹部迎來“辭職潮”?他們為何不願幹了?


2、兼職當全職幹

村幹部的工資低,還因為他們的身份是“兼職工”,他們並不是“官”,沒有編制,所發的薪水按照國家來說是“津貼”,別看只是叫法不同,但身份卻完全不一樣。

但隨著小康社會的建設,這幾年裡農村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村幹部也忙碌起來。記得在過去,村委會的大門一週只開門一兩次,且還是每個人輪流值班,這樣的話,村幹部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工作崗位上。

但如今就不同了,不僅每天開門,甚至到了半夜也要出門,可以說村幹部已經變成了全職工,大家根本就不敢去附近找活幹,不然幹到一半可能就會被喊走,誤了別人的工時。


村幹部迎來“辭職潮”?他們為何不願幹了?


3、能力要求高

在過去,村幹部只要能識字就行,主要還是看有沒有領導能力,在村子裡能不能服眾,對他們的能力上要求不是太高,但如今卻不一樣了,村幹部也需要在電腦上處理政務。我們村除了村書記能勝任,其他的都不是太懂。而在這個基礎上,部分村幹部就想著辭職。

現在的年輕人不在家,中年人又幹不好,我爸年年參選村幹部,如今也放棄了。村幹部辭職現象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