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電視連續劇《解放海南島》)

舟山解放後,三野又陸續解放了東山島、嵊泗列島等,至此,除臺灣、金門、馬祖、台州列島外,華東大陸及東南沿海島嶼已被全部解放。

粟裕一直關注著金門作戰的準備。解放舟山之前,福建方面的兵力和船隻都不足以進攻金門,之後主動權就增大了,粟裕將兩個軍調往金門,船隻也相對集中,基本滿足了渡海作戰的需要。

與此同時,粟裕還擔負著解放臺灣的重任,在他的構想中,舟山之役就是攻臺“最實際的演習”,兩個進攻兵團中便包括了準備用於攻臺的宋時輪兵團。

朝鮮戰爭的突然爆發,讓解放金門和臺灣的計劃被雙雙推遲,解放軍的戰略方向由東南轉往東北。

毛澤東第一個想到點粟裕為將,讓他率部抗美援朝,但粟裕這時已經病倒。長期過度的緊張疲勞,以及戰爭中積累的創傷,終於讓他不堪重負,不僅難以正常理事,連左右目視都很困難,後來經檢查,槍傷曾兩次傷及其腦神經,他的整個腸子已經錯位和相互扭結。

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經中央軍委批准,粟裕到青島療養,半個月後,病情仍未好轉,毛澤東這才決定改換彭德懷掛帥,並安排粟裕到莫斯科進行治療。

1951年8月,經過治療,粟裕身體基本痊癒,次月便從蘇聯歸國。回國後,先後在總參謀部出任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

1955年9月,開國後首次授予軍銜。粟裕被授大將銜,位列十位大將第一名。

1975年,東臺三倉,粟裕重訪故地。

這時的粟裕已經離開軍隊很多年了。在被授以首席大將三年之後,他在軍委擴大會議上遭到嚴厲批判,隨後便被撤銷總參謀長職務,並被限制接觸軍隊。

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電視連續劇《東方》)

從此以後,粟裕所取得的戰績被有意淡化,甚至抹掉,連蘇中“七戰七捷”也沒人敢提了。

使粟裕感到痛苦的,當然不僅於此。一位三野的老幕僚評價,粟裕“有現代頭腦”,他在軍隊現代化和國防建設上做過很多深入有益的思考和探索,那都是一些真知灼見。只可惜這些看法和建議並不被重視,許多人感嘆:“粟裕是被浪費的人才!”

當粟裕再一次回到三倉,真是不勝感慨,昔日戰火紛飛的地方,今天已是一片繁榮景象了。

壯麗的街道,輕吟的和風,都顯示著昨日的崢嶸蹉跎早已遠去,但是賦閒的將軍並未忘卻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

1978年,粟裕在接見一位外國軍事代表時說:“軍人有退役,但愛國、關心國防是沒有退役的。”

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電影《建國大業》)

他向中央提出請求,“將來一旦打起仗來,我還要重上前線”。在率軍事代表團出訪非洲返回時,代表團曾在法國巴黎做短暫逗留,粟裕避其它名勝景點不遊,特地去參觀和考察了二戰盟軍的登陸場——諾曼底。

粟裕寫過一首詩,叫“老兵樂”,最末兩句起初是“遍體傷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諸先”,後來他做了修改,改成“對鏡不須嘆白髮,白髮猶能再揮鞭。”

1984年,粟裕因病去世。其主墓地分佈三處,一在安徽黃山潭家橋,一在浙江麗水,一在東臺三倉,正好都是他軍事生涯中極重要的轉折之地。

作為一個老兵,他將永不退役。

毛澤東首選粟裕為抗美援朝主帥,為何粟裕沒去?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電影《建國大業》)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