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二战德军党卫军在战场上涌现不少王牌师,这些师战斗力强悍,而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兵源风格。其中有一支王牌很另类,这就是第12装甲师,正式名称叫"希特勒少年师",别名叫"婴儿师",也被戏称为“奶瓶师”。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1943年前,德国征召兵源的最低年龄限制是18岁,但随着战事吃紧兵源告急,党卫军征兵局局长贝格和帝国青年局协商,在1943年内达到17岁的就可参军,于是16到17岁之间的德国大孩子兵们开始披挂上阵了。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些大孩子虽然年龄普遍没有达到征兵标准,但帝国青年局局长阿克斯曼却明确表示:“不需要家长的认可。”这一年,党卫军共征召了35000名这样的小兵,其中大部分人被运送到比利时完成了“希特勒少年师”的建制。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希特勒亲自为“少年师”指定编号为党卫军第12装甲师,隶属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军团。那时德国的坦克,威震欧洲战场。他想以最年轻的热血,配上最先进的武器,去攻击他最主要的敌人苏联。

“希特勒少年师”作为奇葩般的存在,在配给方面也是别出一格:他们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以示希特勒对该师的“特殊关怀”,因此很多人开始叫该师为“婴儿师”。

此外,发给成年军人的香烟和烟叶,在这里变成了糖果和巧克力。不过这个规定执行到1944年3月16日,这些孩子兵们就可以抽烟了。希姆莱在向希特勒汇报孩子兵的训练和作战情况时说:少年师比成年的军人更狂热和忠诚,将会是出色的作战师。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希特勒听后异常兴奋地说:少年军人能和成年军人一样作战,敌人要舔自己的伤口了。这位战争狂人将未成人派上战场作为炮灰,不仅没有丝毫的怜悯,还这样引以为傲!但最终该师却没有去到东线,而在直接加入了西线战场。

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少年师被派往法国北部作战,装备精良的他们遭遇了盟军加拿大第27坦克团,当时德军士气普遍低迷,盟军也认为这支遭遇的德军部队将不堪一击,但交火后,这伙德军部队攻击汹涌,士兵们都奋不顾身冲锋,凶悍的攻击很快就击溃了第27坦克团。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这一战彻底打乱了盟军的整体部署,而且惊动了蒙哥马利,这位名将亲自下令直接将进攻矛头指向这支德军部队,之后才得知原来这支部队就是由一群孩子组成的“婴儿师”。但这群大孩子的残忍和暴烈,同样让人震惊。

在前往诺曼底途中一个叫阿斯克的小村,因为铁路被破坏,带队的中尉下令,一群不足18岁的士兵,将村子里全部共86位男人,押到被毁掉的铁路两旁射杀,一个不留。也是他们,在阿登修道院,射杀了64名加拿大和英国战俘,同样一个不留。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不过“希特勒少年师”迎来的报复也是悲惨的,面对盟军的强大攻势,该师在激战十天后伤亡就已过半,全师半数以上的连排长阵亡。到了1944年8月,少年师几乎全军覆没,只剩师长侥幸突围,之后躲藏在一户农舍主的鸡圈里被俘。

回忆起少年师覆灭的过程,师长麦尔痛心疾首的说了一段著名的话:疲惫的他们看着我,伤员们在凄惨嚎叫。这些孩子们无法经受住这种倾泄钢铁般的残酷战斗?因为他们甚至还没有学会生活,却已经理解了死亡。不少人被坦克的履带无情碾压,我泪流满面,并开始憎恨战争!

修道院64名盟军战俘,一个不留!“喝奶婴儿师”手段却极其残忍

在希特勒婴儿师覆灭后的柏林保卫战,依旧有不少孩子拿起武器成为了炮灰,战后朱可夫说道:谁会把孩子推向必死无疑的境地?疯子才会!因此战后也很少有人去提及这段历史,因为德国人自己都认为让未成年人去送死是民族的耻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