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一直以來流傳一種說法,那就是商鞅變法前秦國十分弱小,是商鞅的變法才讓秦國變成強國。近年隨著《大秦帝國》小說和電視劇的熱銷、熱播,這種觀念又得到加強。

翻開《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頭兩章題目就是“六國謀秦”、“國恥昭昭”。這兩章寫的是秦獻公在秦、魏少梁之戰中重傷而亡,魏國召集“逢澤之會”,六國國君在會上謀劃共同攻打併瓜分秦國。按小說所寫,秦國可不就是弱小到了危亡邊緣?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秦獻公-《大秦帝國》劇照

可惜,小說就是小說,《大秦帝國》的上述描寫其實是藝術虛構,是完全不符合真實歷史的。

首先,沒有任何史料記載秦獻公是死於與魏國的戰爭的。

據《史記》記載,秦獻公確實是在少梁之戰(前362年)的第二年去世的,但司馬遷又說,在秦國取得大勝的少梁之戰中,秦國領兵主將是庶長國,而不是秦獻公。

《史記·趙世家》:

(趙成侯)十三年,秦獻公使庶長國伐魏少梁,取其太子、痤。

而且按照秦獻公的年紀,他也不大可能上戰場一線了。因為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秦獻公生於秦靈公元年(前424年),到前361年去世時已經63歲。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差,“人生七十古來稀”,秦國人能讓60多歲的國君衝到一線去拼刀嗎?所以歷史上的秦獻公應該是自然老病而死的。(其實秦獻公死於少梁之戰的說法最早就出自小說《大秦帝國》。)

其次,小說中“逢澤之會”上六國謀秦的劇目更是穿越加編造。

歷史上魏國確實發起過“逢澤之會”,但不是前362年前後,而是在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年,是在商鞅變法之後。小說一下子把這次大會的時間提前了18年。而且歷史上真正的“逢澤之會”的主題也不是對付秦國,而是魏惠王稱王;會上齊、楚、燕、韓等大國均未到場,倒是秦國、趙國和一幫小國到場,會上咋會有六國討論討伐並瓜分秦國的橋段呢?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小說《大秦帝國》中對商鞅變法前秦國情況的描寫完全是危言聳聽的,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秦獻公死於對魏戰爭,當時各國也沒有組團謀劃伐秦,秦國更沒有到危亡邊緣,那真實的歷史上,商鞅變法前秦國的情況和國力如何,算不算弱小,在天下各國中能排名多少呢?下面唐封葉就簡單介紹一下。

話說西周後期秦人這個附庸小政權的地盤主要在隴西(隴東僅有若干小據點)。他們與戎人雜處,兼營農業和畜牧業,經濟文化確實還都很落後。

東周初年秦襄公建國後,開始東越隴山大力拓土,經過秦文公、秦憲公和秦武公等多代君主的努力,已經將勢力拓展到渭河平原東部。到秦穆公時他任用百里奚為相,幾次擊敗晉軍(河陽之戰、韓原之戰等),三次置換晉國國君,迫使晉國割讓河西8座城邑,並滅掉黃河西岸邊的梁國、芮國等小國,終於基本佔據了黃河以西的整個渭河平原也即所謂的八百里秦川。雖然秦穆公後期碰到了晉文公,被封鎖在河西關中,但又從西戎得到賢臣由余,得以向戎地拓展,開地千里,並得到天子周顯王所賜的金鼓,稱霸西戎。所以秦穆公時,秦國的國勢達到了春秋時期的高峰。秦穆公也成為眾多版本的“春秋五霸”中的一霸。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春秋前期形勢圖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那時秦國的國土面積(關中渭河平原再加上隴西的地盤),在天下諸國中排名也是比較靠前的,僅遜於齊、晉、楚等國。因為佔領了原周朝的西王畿核心區域,得到大片沃土尤其是掌握較先進文化和生產方式的周人遺民,秦國的經濟文化飛速發展,農業已經成為經濟的主要項目,商業也活躍起來。

《史記·貨殖列傳》雲: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在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重為邪。及秦文、德、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

秦穆公早期,晉國遭遇饑荒向秦國借糧。《史記》記載,當時秦國運糧的船隻擠滿渭水,不見首尾,極為壯觀,史稱“泛舟之役”。可見當時秦國糧食儲備之豐富。

糧食產量提高,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據《韓非子•十過篇》記載,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秦穆公護送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晉文公)回晉國繼位,一共出動了戰車五百乘,騎兵兩千,步卒五萬人。要知道三四十年前齊桓公稱霸天下時也不過有兵力三萬。因此歷史學者楊東晨等人推測,春秋時期秦地人口不下於六七十萬,與齊國等國不相上下,是當時第一等的人口大國。

秦國的國力強大還表現在都城的規模上。考古證實,秦國都城雍城城址東西長近3500米,南北寬近3100米,總面積達1000多萬平方米,略小於同時期的齊都臨淄和楚都郢都,與周天子居住的周王城近似,但比晉都新田和魯都曲阜、宋都睢陽要稍大一些。由余歸秦前作為戎人使者出使秦國,曾張大嘴巴感嘆雍城宮室壯麗,稱:

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雍城遺址示意圖

倉廩實而知禮節。春秋時期,禮樂文化在秦國也得到傳承發展。唐朝初年,人們在陝西發現了著名的石鼓文,內容講述秦國國君、貴族的生活,形式與《詩經》相同,基本是四字一韻,詩歌水平達到相當造詣。秦穆公在招待由余時曾稱“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另據《國語》和《左傳》記載,重耳流亡到秦國時,秦穆公設宴招待,賓主雙方均以《詩經》中篇章唱和應對,顯示秦國君臣對《詩經》的熟悉程度完全不遜於中原貴族。秦國民間雖然保留較多戎狄習俗,但值得一提的是,孔門七十二賢哲中有秦人三人——秦祖、壤駟赤、石作蜀,儒家文化在普通秦民中也有一定程度傳播。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秦國石鼓文

秦穆公死後,秦國社會繼續緩慢向前發展,但繼任的幾代秦君都比較平庸。由於晉國出現幾代霸主明君迅速崛起,所以在秦、晉鬥爭中秦國一直落在下風,河西部分城邑又被晉國佔領。尤其是在秦桓公、秦景公時秦國兩次被晉國組織的聯軍打到關中內地,讓秦人十分丟醜,這就是“麻隧之戰”和“遷延之役”。

不過好在秦國體量大,尤其是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南、北、西面均沒有什麼敵人,只需集中全力防守東面一個方向即可,所以別國很難給予它重大打擊,更難滅掉它。不久在秦景公後期宋國大夫向戌發起的“向戌弭兵”活動中,

秦國雖然排在晉、楚兩霸之後,但與舊霸主齊國平起平坐,成為天下“四大國”之一,可見其實力和國際地位。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雲:

晉、楚、齊、秦,匹也,晉之不能於齊,猶楚之不能於秦也。

再看考古。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鳳翔南發現“秦公一號大墓”,即秦景公的墓地。這是一座“中”字形的先秦超級大墓,創下多個記錄:一,大墓長300米、寬42.5米、深度相當於8層樓,比殷墟商王墓葬大40倍,是截至目前(2019年)考古發現的最大的先秦墓葬。二,大墓中的槨室採用古籍中記載的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形式;三,大墓使用殉人達186人,為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兩千多年來,儘管該超級大墓已經被盜掘無數次,但仍出土了金、玉、銅、陶、漆等器具600多件,尤其是其中出土了幾件鐵質農具,證明秦國農業技術是緊隨東方國家的。秦景公時秦國的國力可見一斑。

秦景公兒子秦哀公時,吳國伐楚,郢都淪陷,又是申包胥哭秦庭,求來了秦師相助,再加上吳人內訌,才使楚國得以復國。秦軍能與當時以兇悍著稱的吳軍一較高下,其戰鬥力不言而喻。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秦公一號大墓-秦景公墓

不過從戰國初年開始,秦國確實逐步衰落了。這一方面是秦國自身的原因。進入戰國後秦國的頭兩位君主一個諡號厲共公,一個諡號躁公,都不是好諡號,說明兩個君主比較糟糕。尤其是自秦躁公以後秦國多次發生爭位的內訌,政局不穩定:秦躁公死後無子嗣、大臣擁立躁公弟懷公繼位;懷公變法觸及舊貴族利益被殺,大臣又擁立懷公孫靈公;靈公死後大臣廢黜其子公子連(秦獻公),擁立懷公少子秦簡公上臺;後來公子連又打回秦國,殺死了秦簡公之孫、秦後惠公之子秦後出子,重登寶座,這就是秦獻公。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戰國前期秦國世系

另一方面,則是東方國家發展較快。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以魏為首的東方國家紛紛變法飛速前行。秦國政局動盪,再加上僻處西方未能及時學習東方先進文化經驗(如秦桓公十年、前594年魯國即開始實施“初稅畝”),所以自然被甩下了。

以魏國為例。戰國初年,魏文侯在諸國中率先任用布衣卿相變法:用李悝為相廢除世卿世祿,依照《法經》實行法治,獎勵耕戰,實行“平糴法”;用吳起為將,精選士卒嚴格訓練,為魏國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魏武卒。因此魏國一躍成為戰國早期的第一強國。

秦國衰落的軍事表現,就是河西幾乎全面失守。

秦靈公在位時,晉國魏家(當時還未被周天子承認為諸侯)以河西少梁城為據點,與秦國激烈爭奪河西之地;之後的秦簡公在位時期,魏家佔領黃河以西、洛水以東的大部分地區,並設立的西河郡,秦人痛失河西。(當然這裡唐封葉要再次說明一下,河西除了梁國、芮國外,最初本來晉國佔領的地盤最多,魏奪取河西算是“收復”。)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魏國鼎盛時的西河郡示意圖

河西的失去讓秦人痛定思痛,開始了改革的試探之路。

秦簡公六年(前409年),簡公下令允許小吏佩帶寶劍,史稱“初帶劍”,從服飾制度方面提高新興階層的政治地位。第二年,秦簡公又下令“初租禾”,即廢除勞役地租,按照田地的實有畝數來徵收田賦。秦國的土地制度終於在約200年後接近中原各國,此後秦國農民的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激發。

秦簡公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秦國的國力軍力,秦簡公和其子秦後惠公一度趁著三晉和齊國爭奪中原之際發動對魏國、韓國的反攻,在多次失敗的同時也取得一些小勝。

秦後惠公在位十三年駕崩,他的兒子出子繼位時尚在襁褓之中。流落三晉達30年的秦靈公之子公子連趁機殺回國內奪取權力,這就是秦獻公。秦獻公登基時已經是40歲的不惑之年,他又熟悉三晉的情況,於是在抓牢權力後進行緩慢但穩健的改革。

秦獻公元年(前384年)開始,他先後實施了“止從死”(廢除人殉制度)、遷都櫟(yuè)陽(在今陝西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在蒲地、藍田等邊境地區設縣、“初行為市”(允許在國都內設立貿易商行、從事商業活動)、“為戶籍相伍”(打破國野之分、族群之別,把全國人口按照五家為一“伍”編制起來)等改革,秦國面貌逐漸得到一定程度改變。

秦獻公後期,魏國遷都大梁,國家的重心也隨之遷往中原,而魏國的西河守、名將吳起也離開魏國前往了楚國。趁此良機,秦獻公加大了對河西的反攻力度。在經歷最初幾次失敗後,秦人先後贏得了雒陰之戰(前366年)、石門之戰(前364年)。尤其是石門之戰,秦軍斬魏軍首級達6萬,連周天子周顯王都送來了“黼黻”(fǔfú,繡有各種花紋的高級禮服)以示慶賀。2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又派庶長國討伐魏國西河郡,這就是少梁之戰。在此戰中,秦軍大勝,俘虜魏國公孫痤,收復了少梁城北方的要地繁龐城。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由以上史實可知,從秦簡公開始到秦獻公,幾代秦君都在改革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並取得一定進展。秦獻公去世後、秦孝公上臺時,秦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方面雖然依舊落後於東方國家,但秦國已經走出戰國初年的谷底,國力在不斷回升,與魏國的差距逐漸拉小,表現就是在與魏國的戰爭中扭轉了最初的被動挨打局面,尤其是秦獻公去世前,秦軍一連取得了三次對魏國作戰的勝利,收復了河西的一些城邑。本文前面曾解釋過,當時沒有六國合謀伐秦之事,所以根本不存在“秦國已經到了亡國邊緣”的問題。如果畫一個拋物線來表示秦國的走勢,從秦獻公開始,這條拋物線就是逐漸上揚走高而不是繼續下降的。

所以,商鞅變法前秦國是否“弱小”,就看你和誰比了,看你的參照物是什麼。

和那會兒的天下第一強國魏國相比,秦孝公初年的秦國當然能算得上“弱小”。因為那時秦國綜合實力確實不如魏國,也多次敗在魏國手中。不過要是以魏國為參照物,當時趙、韓、齊、楚、燕等國也都可以說是“弱小國家”了,因為他們也都不是魏國的對手。

要是放在當時的天下中,與同時期還剩下的大約30個諸侯國比綜合實力,秦國不但不算“弱小”,還要算是個強國:秦國是幾百年老牌大國,根基深厚,土地廣闊肥沃(關中沃土),人口眾多(吞併巴蜀前秦國人口應在200萬以上),戰略位置優越(只須防東面、易守難攻),民風淳樸,軍隊彪悍,雖然政治經濟文化上相對落後於東方先進國,但在不斷變革調整中。具體說,秦孝公繼位時的秦國綜合實力絕對強過泗上十二諸侯(宋、魯、衛、邾、薛、郳、滕、莒、任、郯、費、邳)和巴、蜀、中山、越等這些國家;在戰國七雄中,商鞅變法前的秦國綜合實力就算弱於魏國和楚國(體量大,又經過吳起短暫變法),但唐封葉個人認為強過燕國、韓國是沒有問題的,和齊國和趙國差不多能算並列(當時齊國剛剛田氏代齊,田齊最初屢敗於三晉;而趙國領土隔太行山被分為西北、東南兩半,趙烈侯雖用公仲連改革,但依然多次敗於魏國)。所以說商鞅變法前的秦國在天下30餘國中至少可以排前5名(並列)。你認為一個在30人班級中考前5的算是差生嗎?

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秦孝公初年戰國形勢圖

現在我們可以下結論了:秦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後來位列春秋“四大國”,戰國初年雖然一度落後,但體量較大,地理佔優,經簡公、獻公初步改革,國力有所回升,儘管弱於魏國,但在天下諸侯中仍居強國之列。

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秦國弱小呢?為什麼小說《大秦帝國》要把商鞅變法前的秦國說得那麼悽慘呢?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是有些人有意或無意過度美化商鞅、拔高商鞅變法而已。把商鞅變法前的秦國說得越弱小,豈不更顯商鞅“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商鞅變法確實對秦國有功,但離開了秦國數百年基礎和秦簡公、秦獻公等人的改革鋪墊,也是不可能取得後來的成就的。

還有人會問,既然秦國當時雖然落後但算不上弱小,也沒有亡國之危,秦孝公為什麼要變法呢?其實他在求賢令裡說得很清楚:

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說白了,秦孝公希望變法不是為了“救亡圖存”(秦國沒衰到那份上),而是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力,收復河西失地,恢復祖上榮光,進而稱霸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