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不做家务,居然对未来有这些影响


最近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孩子擀皮包好的水饺,附文说“擀皮技术越来越高了,老母亲很欣慰!”赢得了很多家长、老师点赞。


话说回来,每天做一件家务,是如何让孩子们受益的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正面管教》也积极倡导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归属感、价值感与成就感。

除此之外,孩子做家务还能让孩子体验一下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父母,使亲子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做家务,通常父母都会遇到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如果孩子对于做家务很抗拒该怎么办?


孩子抗拒做家务怎么办?

孩子抗拒做家务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包括优宝也觉得干家务枯燥乏味。

孩子做不做家务,居然对未来有这些影响

图片来源SOOGIF


孩子们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打发他们的时间,而且他们真的不太清楚有没有打扫地板对他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这就需要咱们家长开动脑筋让做家务变得有趣且快乐。


父母的心情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你自己都把做家务的经历当成一件苦差事,孩子就会像避瘟疫一样躲避家务。


相反,咱们做家长的如果可以先调整心态将其视为享受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转圜。


在教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咱们可以引导他如何将厨房的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如何快速地将袜子配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收获圆满完工的满足感,甚至为自己是一个能干的厨师或园丁而自豪。


孩子做不做家务,居然对未来有这些影响

图片来源微博@鲍秀兰诊室


做家务时切记要保持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欣赏。


与其给孩子自己派活,不如把干家务当成是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引导孩子看到家务活的内在价值。


放着他最喜欢的音乐,和他一起哼着歌,寻找一起工作的乐趣,并以此激励孩子,告知得到他的帮助对你意味着什么:


“非常感谢宝宝今天和妈妈一起做家务!我们合作得很棒……”

”宝宝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做家务,我们会完成得更快,然后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一起玩耍啦!”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什么家务,那他们的抗拒会少一些。


那么也有家长会问:我家孩子才3岁这么小能做什么家务呢?


娃才3岁能做哪些家务呢?

从三岁开始,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了:


自己丢垃圾、收拾玩具、刷牙、整理床铺、自己穿衣服;(3-4岁)

摆碗筷、收拾饭桌、清洗蔬菜;(4-7岁)

自己上学、打扫房间、垃圾分类;(6-8岁)

使用电饭煲、洗碗;(7-9岁)

会做简单的饭菜、用洗衣机洗衣服。

(8-10岁)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原来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绝情。


最后立下Flag:今晚我一定要忍下娃的“眼泪攻势”让他自己收拾他的玩具,如果有隔辈亲出现,我就转这篇文章给TA看。


今日互动留言


您家宝宝会不会做家务?您是怎么引导他的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育儿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