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醫生寫下“請戰書”!未告知丈夫…

“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在一封抗擊新型肺炎的請戰書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女醫生張旃副教授書寫現代版“與夫書”。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張旃副教授目前還擔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II科黨支部書記。本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她從一開始就奮戰在一線,並隨手記錄下自己的所行所思。

“週日夜班……要兼顧發熱門診和二樓留觀室。從還沒到上班時間,就開始接會診電話。我數了數,從5點到10點45分,一共24個醫療電話。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體力也是極大的消耗。”

張旃所在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II科,在本次疫情爆發出來之前已經治癒出院了兩批近10個病人。根據她的記錄,這些病人來的時候很重,主要有發熱,基本都有呼吸困難。但經過科主任胡克教授帶領全科人精心診治,大概都在10到14天就明顯好轉出院了。後來,第二批5個病人經檢測確認為冠狀病毒感染。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此時,胡克、張旃等專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後居家隔離,要求在院病人和家屬必須要戴口罩。同時將病人放在一起隔離,要求實習輪科醫生不得進病房,強化對醫護人員的保護。

但疫情的傳播和病毒的殺傷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週二上班,查房我戴上了N95的囗罩。我一般不戴N95,因為戴上後呼吸沒那麼順暢……查完房,不與病人接觸後我換回了外科口罩。週二白天感身體疲乏無力,但無其他症狀……”

張旃也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當年她就職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廣東省應急醫院,當年承擔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從中,張旃學到的經驗是沉著冷靜、科學應對,對普通人來說,更是要避免恐慌、加強防護、科學就醫。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1月18日,隨著疫情全面發展,作為科室黨支部書記的張旃,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黨委寫下了上述請戰書。

“如果領導們同意,請告之胡教授,同時停掉我的專家門診。另外,請加強留觀室的防護,固定下級醫生。”

寫下請戰書之時,張旃特別註明,此事沒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擔任神經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我是從別人朋友圈裡看到她的請戰書的。我堅決支持她的決定,但我更希望她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和同事。我等著你們凱旋歸來!”李明昌悉心叮囑。

網友:你們一定要平安歸來!

@nfgsw:她們也是女兒 妻子 媽媽 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平安歸來!

@原來是名名噢:致敬 優秀 辛苦了 感謝有你們 願大家都平安

@芥末多辣:醫護人員一定注意安全!沒有他們 疾病暴發流行時我們就只能等死 所以請尊重醫護人員 善待醫護人員吧 他們真的很偉大!!!![心]

@殺死失落:武漢加油!!

@女寢bot:請平安歸來[心][心][心]

@仰望希望的人: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就是保護自己了,武漢同胞要注意防範,能不出去就不要外出,現在是非常時期,那些戰鬥在一線的醫生護士辛苦了,你們是天使,你們要保護好自己啊

@年度風雲坤哥:謝謝你們 致敬 等你們凱旋[贊][淚]

@小明有花:我這個學醫的突然有了高度的職業認同感

中青報評論:不讓“逆行者”孤單前行

近日,一張鍾南山院士的照片在網絡上熱傳。1月18日,為了儘快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展開調研,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乘高鐵毅然趕赴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鏡頭記錄下他在高鐵餐車上休息的瞬間,儘管照片的構圖取景十分普通,卻成為2020年開年以來,最令人感動的畫面。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鍾南山在趕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蘇越明攝)

應對突發的疫情,許多人緊急投入“戰場”。1月21日,武漢同濟醫院主動參加新型肺炎治療的第二批志願者報名滿員,其中一位醫生的報名申請書上,赫然寫著“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八個大字。薄薄的紙上,字字力比千鈞,傳達著對“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承諾。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疫情調研的前線,鍾南山不是唯一全力以赴投入到與病毒鬥爭中的專家學者;情況複雜的急診室中,同濟醫院的這名醫生也不是唯一為救治病人不惜以身犯險的醫護人員。這些令人感動的言行背後,是眾多醫護人員與防疫專家的兢盡職守、嚴陣以待。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職業精神從來都不是一句輕飄飄的空話,它意味著堅守和奉獻。疫情出現至今,已經有十幾名醫護人員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感染,作為第一批到武漢調研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也在22日被證實隔離治療。這些令人揪心的消息,提醒著所有人救治工作的艱鉅與兇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救火”,當人們撤離、尋找安全庇護時,有一群人卻要迎險而上,責無旁貸。當人們用“最美逆行者”稱呼他們,不吝讚美之詞時,他們想到的可能只是職責所在,盡已所能治病救人。

網絡上時常流傳一句話: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危機並未到來時,很多人都是平凡的父母、平凡的伴侶、平凡的子女,當你在職業崗位上與他們相遇,都未必能記住他們的臉孔和姓名,會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理所當然。然而,一旦危機發生,“平凡”的定義便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這是責任,也是擔當。

或許當一切過去,他們的姓名不會被銘記,他們也迴歸平淡的日常,直到下一次,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之時,他們會作為一個集體形象再度被記起,被褒揚。但是,這些不會阻擋他們迎難而上。在電視屏幕上,鍾南山勸告全國人民:倘若沒有特殊情況,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武漢。然而,包括他在內的許多醫務工作者,卻在第一時間抵達了武漢。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會反覆提醒自己的親朋好友:近期如果沒有大事儘量少去醫院,但他們卻依然堅守在診療一線,甚至主動請纓到更危險的地方去。

其實,醫護人員未必喜歡聽到“白衣天使”這樣的字句,他們選擇犧牲與奉獻,不僅因為職責所在,更因為對生命的承諾。職責和擔當,會呼喚起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勇氣與崇高。

某種意義上,“逆行者”是孤單的,最大限度地為他們提供有效幫助,保護好他們免受不必要的傷害,是社會的責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可以與一線的防控人員並肩作戰:戴上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保護,遇到身體不適即時隔離救醫,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修改出行計劃,儘量避免出入疫情發生的地區,不信謠,不傳播不實信息……疫情當前,每個人從身邊做起,為防疫工作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努力,就是對抗疫一線工作者最好的支持和關懷。

武汉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未告知丈夫…

武漢女醫生寫下“請戰書”!未告知丈夫…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網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